《 江南论坛 》欢迎您!   2024-04-29 星期一   加入收藏 | 设为主页 联系电话:0510—80908055
经济观察 首页 >

无锡文化强市建设的人文经济学观察

作者:孟 菲   文章来源:本站   点击数:138   发布日期:2024-3-25

摘  要  繁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赋予经济发展深厚的人文价值,推动文化与经济的交融互动、融合发展。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文化很发达的地方,经济照样走在前面。可以研究一下这里面的人文经济学。”人文经济学这一新命题的提出,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提供了新方案,是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的一把钥匙。本文从人文经济学的角度,研究如何从无锡定位领悟人文经济学的内涵与意义,以及研究人文与经济如何共生共荣,积极探索中国式现代化无锡实践新路径。

关键词  人文经济学;中国式现代化;无锡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历史,文化与经济从来不是彼此孤立,而是紧密联系的。经济发展奠定人类文明进步的物质基础,文化为经济发展指明方向、提供精神动力,文化与经济相辅相成,共同推动人类社会发展。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提出,“文化很发达的地方,经济照样走在前面。可以研究一下这里面的人文经济学”。在《之江新语》中,习近平同志曾指出,文化的力量“总是‘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力量、政治力量、社会力量之中,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政治文明的‘导航灯’、社会和谐的‘黏合剂’”。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应对共同挑战、迈向美好未来,既需要经济科技力量,也需要文化文明力量”等诸多关于人文与经济融合发展的重要论述。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共江苏省委十四届五次全会提出,要高质量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省,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更加注重以文兴业、以文聚力、以文化经,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探索新经验。

本文从人文经济学的角度,研究如何从无锡定位领悟人文经济学的内涵与意义,以及研究人文与经济如何共生共荣,积极探索中国式现代化无锡实践新路径。

一、人文经济学的内涵和特点

(一)人文经济学的基本内涵

目前,西方经济学体系中有人文经济学这一分支。人文经济学的产生是对过于重视量化研究这一发展态势的反驳。过于重视量化研究是西方经济学当前的发展态势,这是将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化”的发展趋势。社会科学能不能做量化分析?在某种程度上是可行的。从某种意义上看,只有适应或针对社会某一群体的特征为研究对象,量化研究才具有价值。事实上,只有当过往社会已经发生的事情与现在生活的影响完全剥离开,这时的量化分析研究才是行之有效的,比如对于传统社会村落的量化研究就是可行的。然而,对于现在正在进行的很多活态的社会现象,如果过于依赖量化分析,把经济问题作为自然科学研究的客观对象进行物理研究,很可能引发超社会、去伦理导致的经济发展价值的偏离。

正是在量化研究逐渐成为主流趋势,并逐渐出现排斥非量化研究的情况下,出现了对这一趋势的学术反驳。人文经济学试图对现代经济学的发展方向进行纠偏,呼吁业界重视经济增长过程中人本主义约束的作用,并将社会中每个人的价值实现作为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关键指标。毫无疑问,在西方经济学体系中,人文经济学有其存在的重要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文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体系中的人文经济学有所关联,二者都强调经济发展要以人为本,在我国发展的视域下,这个“人”侧重的是人民的整体性;二者都重视在“人”的维度上评估经济发展成果,而不是仅仅局限于经济本身。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可以研究一下这里面的人文经济学”,与西方出现的人文经济学这一特定学术流派又有所不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文经济学”,是中国式的人文经济学,强调的是经济发展回归民生本质,追求的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发展道路,突出的是文化传承发展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相互赋能的内生活力及可持续性。所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文经济学”既有与西方人文经济学相互联系的地方,也具有独特性。

(二)中国式人文经济学的独特性

1.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一切发展的根本目标。阿马蒂亚·森在《以自由看待发展》一书中指出,发展是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目的是拓展人们的自由与选择范围。这段话从侧面反映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发展的根本目标,这也契合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经济发展的要义在人,要把绝大多数人的总体福祉作为发展的目标和任务。

2.人文价值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内涵。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型的过程中,国家对经济发展的判断发生了变化,不再聚焦于经济本身的一些量化指标,而是越来越强调共享、协调、绿色发展等因素。比如,一些大型企业应自觉承担起文化传承发展的责任,定期向社会公布包含人文责任的ESG(环境、社会、治理)报告。

3.有文化力量的国家才能成为真正强大的国家。何谓文化强国,一方面是指文化强大的国家,另一方面是指文化赋能强大的国家。文化赋能既包括对政治上的赋能,比如内聚人心、外塑形象,还包括对经济上的赋能。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文化的力量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从这个角度看文化的赋能作用更为清晰明确。事实证明,放眼全球的经济发展,在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只有文化意义上的强大才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而且只有将经济和文化二者相结合,才能成为真正强大的国家。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中国特色”是从中华文化传承发展而来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渐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式现代化之所以能走得通,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其深深植根于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人文和经济的关系自人类文明产生以来,中西方思想家一直存在激烈讨论和辨析,争论的焦点在于人类关于物质生产和精神需要如何平衡进而实现和谐共生。很多经济学家都关注过马克斯·韦伯提出的论断。他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认为,现代市场经济模式之所以发生并发展自欧洲,是源于其独特的宗教传统与文化基因。一旦缺乏这种独特的欧洲文化土壤,无论在印度还是中国,即便在人类历史上都曾长期辉煌过,但都不适宜甚至会阻碍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中国特色”与中华文化传承发展联系密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

5.中国式现代化的内生动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式现代化是当前研究的重要命题,这一重要命题必须基于对自身文化的深刻认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这是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内生动能。从人文经济学的角度看,中国式现代化包含着中国经济发展何去何从的问题。中国能否走出一条有别于西方的经济发展道路,形成独特的发展模式,人文经济学可以给人们一点启发。

作为研究者,要深刻理解习近平经济思想所赋予人文经济的时代特征,在文化传承发扬和工业化发展中重建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从西方经济学中“物”的经济学转变为中国经济学中“人”的经济学,重点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否与现代中国的经济发展实现对接和融合?怎样实现对接和融合?创立属于自己的科学研究方法,逐步构建起完整、科学的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探索出一条有别于一般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的现代经济发展之路。

二、无锡推动人文经济发展的实践基础和瓶颈

人文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智慧结晶,主张在经济发展中彰显“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文价值引领,通过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经济文化化和文化经济化双向交融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实践基础

1.丰厚的文化底蕴。作为吴文化、近代民族工商文化、中国乡镇企业的重要发祥地,无锡历史悠久、积淀深厚,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千年古吴都”和“百年工商城”。千百年来,独特深厚的历史文化与得天独厚的自然山水,共同滋养了这座江南城市,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积淀了厚实的人才基础,养育了机智灵活的民性,不仅成就了无锡的百年崛起,也维系了城市的后续发展。无锡在各个历史时期积淀了深厚而独特的人文记忆,留下了诸多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如梅村泰伯庙、鸿山泰伯陵、丘承墩吴越贵族墓遗址、阖闾城遗址、惠山祠堂群、茂新面粉厂遗址、东林书院、荡口古镇华氏故居、华氏义庄等,物态化的文化历史遗存已得到了较系统的发掘、整理与修复。据统计,市内拥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467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4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59处,文物资源总量位居江苏省前列。这些城市特质、人文轨迹和历史遗存是不可再生、不可多得的资源,可以生成城市的鲜明标识,成为传承优秀文化的新手段。近年来,无锡相关部门在充分挖掘无锡文化资源的历史价值与当代价值,实现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双向奔赴”方面做了诸多有益的探索。比如,2022年无锡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启动实施“百宅百院”活化利用工程,按照“护其貌、美其颜、扬其韵、铸其魂”的工作思路,对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物建筑进行风貌恢复和活化利用,充分发挥文物保护单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再比如,2023年无锡市出台《无锡市“百匠千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工程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对传统戏剧、传统工艺、传统医药、曲艺杂技、民俗民间文化五大门类非遗项目进行系统性保护,选树100名具有工匠精神的代表性传承人、开发1000项具有市场前景的非遗产品,通过搭建非遗创新发展平台,推动资源联动和跨界融合,让非遗走进并融入现代生活,提升非遗文化新体验。

2.坚定的文化自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中国式现代化是人文经济学的具体表达。无锡这片江南沃土,自古经济富庶、文化厚重,孕育了一批领时代之先的先进文化成果,诞生了无数务实敬业、踏实笃行、精益求精的能工巧匠,他们用自己精湛的技艺和敬业的精神,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给人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特别是近代以来,无锡大力兴办工商实业,无锡企业家和产业工人以其“至善、诚敬、创新”的精神诠释了无锡工匠精神和企业家精神。改革开放初期,无锡以乡镇企业家群体为代表的创业者在成长壮大过程中形成了“四千四万”奋斗精神,这些精神诞生于改革开放、植根于群众实践,是从无锡大地生长出来的原生型精神形态,富有穿越时空的旺盛生命力,是当前无锡重振经济雄风的根基所在。也正是借助工匠精神、企业家精神、“四千四万”奋斗精神,无锡巧妙地将传统与现代、人文与科技、人文与经济融合起来,探索创造出人文经济新形态。所以,“人文经济学”就是要在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重点思考文化如何贯穿经济发展,发挥价值导向、精神支撑、相辅相成等作用,在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基础,推动物质文明发展的同时,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增强文化自信,促进精神文明发展,进而引领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3.叠加的政策优势。无锡始终坚持政府与市场同频共振。既突出有为政府效能,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又发挥有效市场作用,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建设公共文化设施、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促进文化供给扩容提档。无锡市自2011年底就出台了《无锡市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意见》,设立了1亿元的文化产业专项资金,对龙头企业、园区集聚、自主创新、文化消费、文化“走出去”等进行奖励、扶持和补贴,推动文化产业步入持续快速发展轨道。2015年出台了《无锡市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行动的实施意见》,近两年又先后出台《无锡市“十四五”文化发展改革规划》和《无锡市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无锡市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在这些政策的推动下,无锡文化产业与多产业融合发展、创新发展,初步形成了多种门类、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文化产业体系。同时,运用“互联网+”思维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展示了城市良好形象。2023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653.44亿元、增速达10.32%,全省文化产业高质量考核综合排名提升两位,绝对值、占比、增幅、排名等创下历史新高。2023年12月,无锡出台《在社会主义文化强省建设中多作无锡贡献行动方案》,从提升思想理论凝聚力、核心价值引领力、地域文化传承力、城市文化影响力等方面制定了具体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可以说,从政策制度层面,无锡为文化强市建设提供了很好的保障。

(二)发展瓶颈

无锡在推动人文经济发展方面,虽然取得了诸多成绩,但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和短板。比如,气质特色还不够鲜明,城市的文化特质还没有得到充分彰显,创造性运用文化元素提升城市格局格调等方面还有很大潜力可挖,无锡尚未从“文化资源大市”成长为“文化品牌强市”。产业动能还不够强劲,文化产业规模实力亟待进一步提升,产业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平台型、龙头型文化领军企业数量较少,在引育高爆发、高成长的数字文化企业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发力。内涵挖掘还不够深入,无锡文化名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胜古迹等方面仍缺少系统性的研究阐释、宣传表达,在城市文化探源溯流、总结凝练上需要下更大功夫。一些场馆的文化资源处于“沉睡”状态,在把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产上还需要有更多的创新创造。优质供给还不够丰富,在硬件方面,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有吸引力、有影响力的公共文化空间相对不足;在软件方面,拿得出、叫得响的文艺精品不多,基层创作力比较薄弱,年轻态、时尚范的新型文化业态和模式有所欠缺。整体而言,市民对城市文化缺乏强烈的感知度、共鸣度,城市文化环境和文化氛围对年轻受众、高端受众、国际受众的吸引力有所不足。

三、无锡在全国人文经济发展中的定位及推进路径

人文经济学赋予经济发展深厚的人文价值,注重人文与经济的互相激荡、彼此生发,文以载道、弘道兴文。无锡自古以来民康物阜,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深厚的人文底蕴,被誉为“太湖明珠·江南盛地”。江南文脉底蕴深厚的精神内核是无锡经济的灵魂,多姿多彩的表现形式是无锡经济的底色。无锡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把握新时代人文经济学的丰富内涵,积极探索人文与经济共生共荣,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无锡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一)发挥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纽带作用,彰显江南文脉的独特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区域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直接联系区域文化与经济,承担着地域人文要素产业转化和经济活动有机融入地域人文要素的重任,是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和综合实力的重要力量。无锡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对于彰显江南文脉的历史价值与当代价值、实现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双向奔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无锡需要加强多渠道、多形式的对外文化传播与交流,展现立体、生动的无锡文化标识,塑造无锡文化品牌,树立无锡城市形象;深入实施地域文明探源工程,精心谋划无锡大运河文化带和大运河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系统建构无锡博物馆、展馆、文化馆体系,形成主题、类别、层级清晰的故事谱系,融汇吴文化、江南文化、工商文化、大运河文化、长江文化,溯源其历史、梳理其脉络、展示其演进、钩沉其人物、保护其遗产,解码无锡文化基因;以文化人、以文惠民,提档升级公共文化服务,提高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水平,丰富文化产品供给,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弘扬无锡城市精神,营造文明新风尚;系统布局无锡文化产业,以循古而来、向新而去的文化产业园为抓手,大力发展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虚拟现实、5G网络、区块链等技术的数字文化产业,构建创作、生产、加工、销售、推广一体化的文化产业链,推动江南文脉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凸显无锡厚积薄发的文化张力,为城市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二)增强文化的引领性与经济的融合性,推进文商体旅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密不可分,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让人们在领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灵之美。”无锡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工商名城,自然风景优美,名胜古迹众多,经济发达,赛事连连。要树立全域旅游发展理念,打破行业壁垒,有效整合资源,推进文化、旅游、商业、体育高质量融合,释放文化生产力和创造力,构筑复合型文商体旅消费新空间,培育新型文商体旅业态和消费模式,大力发展假日经济、首发经济、赛事经济、音乐经济、早间经济、夜间经济、非遗市集等“特色经济”,建设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无锡现有惠山泥人、宜兴紫砂、无锡精微绣、无锡留青竹刻、锡剧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61项,通过“非遗+旅游”“非遗+文创”“非遗+演艺”“非遗+研学”等多种方式,持续激发非遗活力,让非遗融入现代生活,提升非遗文化新体验。以独特的地域文化魅力和价值观引领时尚品牌向步行街、商业综合体和重点商圈聚集,打造新国潮、新国乐,拓展智能化消费体验“新场景”,优化消费空间品质,打造“美食之都”“购物天堂”,激发消费需求集中释放,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三)增强文化的渗透性与经济的创新性,实施城市有机更新新模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城市规划和建设要高度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不急功近利,不大拆大建。要突出地方特色,注重人居环境改善,更多采用微改造这种‘绣花’功夫,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城市更新是推动城市新旧动能转换、补齐民生短板的重要途径,要以人为本,注重民意,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引导社会公众和利益主体的整体性认同,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要在城市更新中体现城市作为江南文脉的载体作用,梳理城市文化资源,保护好历史文化遗存,全面实施“百宅百院”活化利用工程,让古建老宅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成为体验惬意“锡式生活”的好去处,使人们深入理解城市的历史遗存和文化记忆;以无锡城市精神推动“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关上一扇门、打开一扇窗”等多种形式的城市产业更新;城市生态格局构建、生态环境修复、生态景观营造与发展城市绿色产业、建设宜居城市紧密结合,提升城市承载能级,激活城市发展活力。

(四)增强文化的感染力与经济的包容性,推进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

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人文环境正成为城市核心竞争力,高品质的人文环境就是一个城市最好的营销。推进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需重视城市人文环境建设,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让地域文化可感、可知、可亲、可及,满足青年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让江南文脉开放包容、经世致用、心怀天下的精神品格激励青年砥砺前行。促进无锡公共服务供给优质共享,健全就业创业服务体系,为青年提供施展才华、追求梦想、建功立业的高品质人文环境,打造有温度的城市,提升青年在城市生活中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无比爱才,锡望您来”,让青年近者悦、远者来,“城市对青年更友好,青年在城市更有为”。

(五)增强文化的标识性和经济的集聚力,发挥经济功能区高地作用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统筹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加强科技基础能力建设,强化科技战略咨询,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无锡是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中国超级计算机“神威·太湖之光”等大国重器的诞生地。当前,“465”现代产业集群正在构建,以物联网为核心的数字产业体系正在布局,集成电路产业园、传感网国际创新园、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等各产业园区蓬勃发展,太湖湾科创带、梁溪科技城、蠡湖未来城等“一带多城”的创新协同发展格局逐步形成。地方战略产业发展需要高质量产业空间承载。文化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要积极构建独具特色的园区文化生态,形成各个园区独特的IP,优化园区公共服务平台,彰显园区产业禀赋,吸引携带原创性技术基因的企业入园,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孵化一批独角兽企业,集聚入园企业深度协同、联合攻关、共享订单,共建产业集群和产业链,成为“高而强”的地标产业、“大而特”的优势产业、“新而优”的未来产业的高地。

(六)增强文化的吸引力和经济的辐射力,发挥长三角中心城市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主持召开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擘画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蓝图。无锡作为长三角中心城市之一,要在践行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前列,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主动融入“国内大循环”“省内大协同”“对外大开放”,扬“无锡之长”,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动无锡品牌和管理模式输出,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不断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充分发挥科创载体、科创飞地、科创中心作用,引才、引智、引资源,实现产学研协同发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创新生态链优势互补,构建区域创新协同发展体系。以江南文脉的时代风尚推动人文交流,助力民心相通,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持续深化经贸合作,优化完善海陆通道,乘跨境电商新风口,助力企业出海,在交流互鉴中实现城市能级跃升。

(作者系无锡市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研究员)

【责任编辑:张卓】

社科

最新期刊

第四期

江南论坛期刊2024年

在线预览

电话:0510—80908055  0510-80908053   邮编:214000   地址:无锡市滨湖区雪浪街道南象山路2号
备案号:苏ICP备12063891号-1 推荐使用IE9及以上浏览器 技术支持:无锡跨度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0510-85749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