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南论坛 》欢迎您!   2024-04-29 星期一   加入收藏 | 设为主页 联系电话:0510—80908055
经济观察 首页 >

商业银行在铸造新质生产力中的地位与路径

作者:陆岷峰   文章来源:本站   点击数:163   发布日期:2024-2-28

摘   要  在全球化浪潮和经济结构变革的背景下,新质生产力成为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文章深入探讨了商业银行在新质生产力构建中的作用,强调金融创新和技术支持的重要性。本文认为商业银行通过提供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及推动金融科技发展,有效促进了新质生产力的增长。同时,积极参与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等国家战略,商业银行进一步培育了新质生产力。文章提出的策略和路径,旨在为商业银行服务于新质生产力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商业银行;新质生产力;金融创新;技术支持;可持续发展

在新时代的经济发展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重申了科技创新在现代生产力构建中的核心地位,并明确指出新质生产力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关键组成部分,对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在全球化与信息化浪潮的推动下,新质生产力以其涵盖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等技术创新的前沿领域,已经成为衡量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作为金融体系的核心,商业银行在新质生产力的构建与发展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它们不仅通过资金支持为创新提供动力,还通过金融创新推动资源的有效配置,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成长。

一、新质生产力的内涵概述

新质生产力的理论框架是一个多维度、交叉融合的概念,它不仅包含技术创新,更涉及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个层面的变革。在这个框架下,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是信息技术,这是因为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应用,这些技术成为现代社会经济活动的基石。从微观层面来看,新质生产力表现为企业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从宏观层面来看,它推动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促进了新兴产业的兴起和传统产业的改造。而从微观角度来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内涵:

第一,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构成了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这不仅关乎信息技术的进步,而且还涉及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技术等多个领域的重大突破。例如,纳米技术的发展为材料科学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可再生能源的广泛利用促进了能源结构的根本转变;生物技术的进步在医疗、农业等多个领域展现了巨大的发展潜力。

第二,管理创新。管理创新是新质生产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企业的管理模式也在相应变革之中。例如,精益生产、敏捷制造等先进管理理念的采纳显著提升了企业的市场响应速度和适应能力。同时,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也使得企业决策过程更加科学、精确。

第三,人才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支柱。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需求不仅在数量上有所增加,而且在质量上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就要求教育体系能够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终身学习能力以及复合型技能的人才。

第四,制度创新。制度创新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和支持。这包括产权制度、金融制度、税收制度等方面的改革以及营造支持创新活动的政策环境。例如,知识产权保护的加强能够有效激发技术创新的活力;金融体系的完善则能为创新型企业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

第五,产业融合。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不同产业间的深度融合。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制造业与服务业、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例如,互联网+战略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了产业的深度融合,催生了新的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1]

第六,可持续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必须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这意味着在追求经济增长的过程中,还需兼顾环境保护和社会公平。例如,绿色技术的发展不仅有助于减轻环境污染,同时也能够开辟新的经济增长领域。[2]

总之,新质生产力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要求从技术、管理、人才、制度、产业和可持续发展等多个角度来考虑问题。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深入发展,新质生产力将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关键因素。因此,理解和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对于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和政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商业银行在铸造新质生产力中的作用与地位

商业银行在现代经济体系中担任着关键的金融中介角色,通过其基本职能——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和提供支付结算服务,对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发展起到核心推动作用。这些活动使商业银行成为储户和贷款用户之间的桥梁,促进了资金的流动和经济活力。

第一,商业银行的资本配置作用。商业银行在金融市场中担当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资本配置功能不仅推动了资源向更有效率的领域流动,实现了优化组合,还在形成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发挥了根本性的支撑作用。新质生产力的出现往往标志着经济结构的调整与升级,这一过程依赖于资本的有力投入和创新活动的持续推进。商业银行通过对不同行业和不同规模企业的贷款服务,为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提供了坚实的资金基础,确保了经济发展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第二,支持创新型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商业银行在支持创新型企业的发展方面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通过向创新型企业提供贷款,商业银行有效降低了它们的融资成本,这不仅加快了技术研发和应用的步伐,而且还推动了科技进步和产品创新,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此外,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支持促进了经济的多样性,帮助这些企业扩大规模、提升市场竞争力。这些措施对于促进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和维护社会稳定都具有深远的意义。[3]

第三,支付结算服务的现代化。在全球化和互联网经济的大背景下,商业银行所提供的支付结算服务显得尤为关键。这些服务提高了资金流通的速度和安全性,有效降低了交易成本,从而大幅提升了整个经济运行的效率。商业银行在国际贸易和跨国投资领域中,通过提供外汇交易和国际结算服务,帮助企业解决货币兑换和跨境支付的难题。这不仅促进了国际贸易的拓展,也加速了全球资本的流动,进一步整合了世界经济。

第四,宏观经济管理中的关键角色。商业银行在宏观经济管理中扮演着货币政策执行者的关键角色。通过调整存贷款利率和控制信贷规模,商业银行直接影响着货币供应量和资金成本,进而对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和金融市场的稳定性产生深远影响。商业银行的这些操作,不仅反映了其在金融体系中的中心地位,也体现了其在维护经济健康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通过这些复杂而精细的调控手段,商业银行有助于平衡经济周期,防范金融风险,确保经济长期稳定增长。[4]

综上所述,商业银行在铸造新质生产力中的作用和地位至关重要。它们通过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促进资金的有效配置,支持经济结构的优化和产业升级。为了维护金融市场稳定和促进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商业银行的健康运营至关重要。

三、新质生产力的现状和特点

新质生产力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以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科技为代表,正在深刻改变生产和生活方式,推动着全球经济结构的重大转型。

第一,技术驱动的增长。新质生产力的现状显示,中国正处于一个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阶段,这一点在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互联网的普及率不断提升,大数据分析技术在商业决策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工智能已经成为推动科技创新的关键力量。在这些技术的推动下,中国的生产力水平和经济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例如,在制造业,通过智能化改造,工厂能够实现24小时不间断生产,降低了人力成本和生产误差。在服务业,数字化工具的应用使得服务更加个性化和高效。此外,随着云计算平台的普及,企业能够更灵活地存储和处理信息,提升了业务的灵活性和市场响应速度。新兴商业模式(如共享经济和电子商务)的兴起,不仅改变了消费者的生活方式,也为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活力。

第二,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趋势。在全球范围内,绿色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中国在这方面也展现出了强烈的发展意愿和实际行动。政府对于环境保护的政策支持和引导,使得绿色产业成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清洁能源的利用率在不断提高,风能、太阳能发电已在多个地区成为主要电力来源之一。循环经济的概念也越来越深入人心,推动着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向更环保、更高效的方向发展。商业银行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资金供应者的角色,通过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支持了一系列绿色项目和企业的发展。这不仅有助于缓解环境压力,也为银行自身带来了新的业务增长点。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双重目标也被放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

第三,数字化转型的浪潮。数字化转型是当前中国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之一。无论是传统行业还是新兴行业,都在通过数字化转型提升自身竞争力。在这一过程中,金融行业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商业银行不断引入金融科技创新,如区块链、移动支付、大数据分析等,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极大地提升了客户服务体验,也优化了银行的内部运营效率。例如,移动支付的普及使得消费者能够随时随地进行交易,而区块链技术的引入则提高了交易的安全性和透明度。[5]同时,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结合使得银行能够更精准地进行风险评估和管理。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数字化转型不仅是银行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也是其寻求长远发展和维持市场地位的关键。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数字化转型将继续深化,银行业和其他行业的界限将进一步模糊,合作与竞争将共存。

四、新质生产力面临的发展挑战

新质生产力面临的挑战包括技术创新与应用的不平衡、高昂的研发成本、对人才的迫切需求、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问题以及伴随自动化和智能化带来的就业结构变化和社会适应问题。主要有:

第一,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技术创新作为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因素,其本身却固有不确定性。商业银行在追求技术前沿的同时,必须在风险控制与创新驱动之间找到平衡点。技术的不确定性表现在多个层面:首先,是技术本身的成熟度,新技术在早期往往伴随着高失效率和不稳定性,如何判断并选择正确的技术路线对银行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其次,是技术演进的速度,技术快速迭代更新意味着银行需要不断投资于新技术,而这些投资可能在短期内难以产生回报。最后,技术融合的复杂性也不容忽视,不同技术间的交互可能产生预料之外的问题,对银行的运营稳定性构成威胁。因此,银行需要建立灵活的技术策略和投资决策机制,以适应技术发展的不确定性,确保在创新与稳定之间取得平衡。[6]

第二,市场机制的完善需求。新质生产力的兴起带动了市场机制的变革需求,传统市场规则往往难以适应新的经济活动形态。以共享经济为例,它打破了传统的所有权与使用权关系,对资产的评估、管理乃至税务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商业银行而言,新的市场形态意味着新的业务机会,但同时也带来了如何评估信贷风险、如何设定贷款条件等一系列问题。在金融监管方面,数字货币、跨境支付等新兴现象的出现,要求监管机构更新监管框架,以防范潜在的金融风险。商业银行在这一过程中需要积极与监管机构沟通,参与市场规则的制定,同时,也要加强内部控制,以适应市场机制的变化,保证自身的合规性和市场竞争力。

第三,人才短缺和技能差距。随着新质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对于具备专业技能的人才需求日益增长。在数据分析、网络安全、人工智能等关键领域,专业人才的短缺已成为制约商业银行发展的瓶颈之一。这种人才缺口不仅体现在数量上,更在于员工技能与岗位需求之间的差距。银行业正在经历数字化转型,这要求员工不仅要拥有传统的金融知识,而且还要拥有掌握新兴技术的能力。然而,现有员工的技能结构往往与新的业务需求不匹配,新招聘进来的人才也难以迅速适应银行的企业文化和业务流程。此外,技术的快速变革也意味着员工必须持续学习,以跟上技术的步伐。因此,商业银行需要构建有效的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通过内部培训、外部引进以及与教育机构合作等多种方式,缓解人才短缺和技能差距问题,以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五、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

商业银行正通过数字化转型策略应对新质生产力带来的挑战,包括投资金融科技以提高服务效率,加强网络安全以保护数据隐私以及推动移动支付和在线银行业务。同时,商业银行还在积极培养创新人才,优化信贷结构,支持高科技企业发展以及与科技公司合作开发新产品,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和维持竞争力。主要应对策略:

(一)技术创新不确定性应对策略

在当前快速变化的技术环境中,商业银行面临前所未有的不确定性。新兴技术如人工智能、区块链和大数据正在改变金融服务的提供方式,这要求商业银行采取积极的策略来应对可能的技术震荡,以更好地应对技术不确定性。

首先,为了保持在不断演进的金融科技领域中的竞争力,商业银行必须建立一个敏捷的技术发展框架。敏捷开发方法的核心在于快速迭代和及时响应市场变化,这对适应技术革新至关重要。商业银行应组建跨职能的敏捷团队,能够迅速开发和测试新产品,确保与市场同步。这一框架还要包含定期的反馈循环,以确保产品和服务实时满足客户的需求。

其次,商业银行需要在技术研究与风险管理上进行投资。通过建立技术观察组和研究小组,银行能持续跟踪新兴技术,并评估其成本效益和潜在风险。建立一个综合的技术风险评估框架,有助于识别和管理与技术采用相关的风险,确保银行的业务持续稳健发展。[7]

再次,商业银行应积极寻求与科技公司的合作。这样的合作能够为商业银行提供外部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解决方案,从而加速技术创新。合作模式可以是多样化的,包括合资企业、技术授权、共享研发中心或创业孵化器等,共同推进新技术和产品的开发。

最后,银行还需要构建一个弹性的IT架构,以便于新技术的快速集成,同时,不干扰现有业务流程。这要求商业银行的IT系统必须是模块化的,支持快速的插拔和升级。采用云计算服务不仅可以提高系统的可伸缩性和灵活性,还能有效降低成本。为了培养创新文化,银行应鼓励员工进行创新思维和技能培训,建立内部创新实验室或与外部创新生态系统合作,探索新技术的应用。同时,银行应制定预见性战略规划,通过前瞻性分析预测技术发展的多种可能路径,并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为了适应技术进步,商业银行需要强化人才培养和吸引,特别是在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和数字化服务领域。同时,调整人才战略,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和职业发展机会以及更加灵活的工作环境。

(二)市场机制的完善需求应对策略

在市场机制不断演化的今天,商业银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为了保持竞争力并满足客户需求,商业银行必须采取积极的策略来应对市场变化。为了积极应对市场变革,商业银行需要采取以下三条措施:

首先,积极参与市场规则的制定。商业银行应当采取主动态度,参与到市场规则的制定过程中。这包括与监管机构进行对话、在国际金融标准制定机构中发挥作用,确保新规则既反映市场实际需求,又促进全球金融市场稳定。通过参与行业论坛、研讨会和公共咨询,商业银行能够对规则制定过程提供具有建设性的反馈和建议。

其次,加强风险管理与创新金融产品服务。为应对不断出现的新风险类型,商业银行需建立更灵活、综合的风险管理体系。这可能涉及引入新的风险评估工具,加强对宏观经济趋势的监测,提高市场动态敏感度,并加强内部培训,确保员工理解和应对新风险环境。同时,商业银行需要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如推出基于区块链的供应链融资服务,为小微企业提供灵活的融资支付工具,并探索与金融科技公司的合作,共同开发创新产品。[8]

最后,强化合规监管科技与优化客户体验服务。随着监管要求的提升,商业银行应加大对合规科技的投资,使用自动化工具监控交易、机器学习预测合规问题,并通过区块链技术提升交易记录透明度。加强合规人员培训,确保熟练使用这些工具。此外,为满足客户对服务日益增长的期望,银行需要优化服务体验,简化业务流程,提供个性化服务,并通过数字化渠道增加便利性,如通过移动应用提供全天候客户服务,使用人工智能提供定制化金融咨询。同时,提高服务透明度,通过客户研讨会,帮助客户理解金融市场变化及新产品特点和风险。

(三)人才短缺和技能差距应对策略

在新质生产力时代,技术进步和商业模式的变革极大地提高了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商业银行作为金融行业的中心,面临严峻的人才缺口和技能不匹配的问题。这不仅体现在专业人才的招聘难题上,更在于现有员工的技能与银行业务需求之间的差异。尤其在数据分析、网络安全和人工智能等关键技术领域,人才需求迫切,而市场上这些专业人才却极为稀缺。随着商业银行业务的数字化转型,对这些关键技术的依赖性不断增强,加剧了人才供需的不平衡。商业银行在招募合适人才时,不仅要与科技行业竞争,还要面对新员工技能与岗位需求不完全匹配的适应期。为了适应业务环境的变化,现有员工需要不断培训和提升技能。因此,商业银行必须建立一个促进员工持续学习和发展的环境,以应对技术进步带来的挑战。

首先,实施内部培训与职业发展计划。银行应开展定制化的内部培训项目,以提升员工的技术技能和业务能力。同时,通过制定具体的职业发展计划,鼓励员工在职业生涯中持续学习和进步。此外,通过建立知识共享平台,如内部论坛、研讨会和工作坊,促进知识的共享和交流,从而强化组织内的学习。结合强化绩效和激励机制,确保员工的学习和技能提升与个人发展紧密相关,激励员工主动学习和提升技能。

其次,外部人才引进与教育机构合作。对于关键技术领域,银行需要从外部市场直接引进专业人才,以快速填补技能空缺,并引入新的思维和经验。同时,与高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共同设计符合行业需求的课程和实习项目,培养未来的金融科技人才。此举不仅有助于构建人才梯队,也能确保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同步。

最后,采用新兴技术强化培训效果与培养多元化人才队伍。利用在线课程、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等现代技术手段,为员工提供沉浸式和互动式的学习体验,增强培训的效果和吸引力。同时,鼓励多样性和包容性,吸引和培养不同背景的人才,以促进创新思维和多元化的解决方案。通过这些综合措施,商业银行能够有效应对人才挑战,保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领先地位。

六、结语

商业银行在新质生产力构建中发挥关键作用,既是资金配置者与金融服务提供者,也是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推动力。为适应市场与技术革新,商业银行须不断自我更新,提升人才素养,引进专业力量,合作培养未来人才,并营造持续学习文化。在新质生产力塑造中,商业银行需结合技术创新,拥抱数字化,注重风险管理与合规,保障可持续发展。[9]这些措施将提高服务效率,优化客户体验,使商业银行在新金融生态中获得优势,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商业银行未来将更加融合人才与技术,通过创新驱动发展,为新质生产力提供金融与智力支持,共谋社会全面繁荣。

参考文献:

[1]陆岷峰,欧阳文杰.构建金融强国:现代化金融生态系统与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社会科学辑刊,2024(01):01-11.

[2]陆岷峰,欧阳文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金融强国的目标与实现路径研究[J].西安财经大学学报,2024,37(01):1-12.

[3]陆岷峰,欧阳文杰.数字科技金融与小微科技企业:赋能优势、运行机理与发展策略——基于金融强国发展战略维度的新思考[J].上海商学院学报,2024,25(01):74-88.

[4]陆岷峰.平台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优势、运行机理与赋能路径[J].新疆社会科学, 2024(01):80-89.

[5]黄永刚.金融强国背景下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战略研究——以中小商业银行为例[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24(01):51-60.

[6]陆岷峰,施志晖.金融强国战略下推动人民币数字化与国际化的策略[J].农村金融研究,2023(12):11-19.

[7]陆岷峰.金融数智化赋能实体经济:个性特征、运行机理与应对策略[J].兰州学刊,2023(12):35-47.

[8]杨丽萍,陆岷峰.“双碳”目标下数字绿色金融发展模式研究[J].金融与经济,2023(12):78-87+96.

[9]陆岷峰.新发展格局下数据要素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J].社会科学辑刊,2023(02):143-151.

(作者系南京工业大学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泛泰数字科技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

【责任编辑:方晓红】

社科

最新期刊

第四期

江南论坛期刊2024年

在线预览

电话:0510—80908055  0510-80908053   邮编:214000   地址:无锡市滨湖区雪浪街道南象山路2号
备案号:苏ICP备12063891号-1 推荐使用IE9及以上浏览器 技术支持:无锡跨度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0510-85749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