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南论坛 》欢迎您!   2024-05-15 星期三   加入收藏 | 设为主页 联系电话:0510—80908055
实践思考 首页 >

推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作者:戚小倩 黄正平 吴佐海   文章来源:本站   点击数:153   发布日期:2024-1-24

摘  要  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是中国共产党重要的历史经验,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起来,不断提高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更是新时代党的思想建设和理论建设的必然要求。南通市瞄准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这一目标,着力建设理论宣讲高地,创造性推动理论宣讲工作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党的创新理论;理论宣讲;启示

中国共产党是始终高度重视理论武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 “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强调“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是党的思想建设的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聚焦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这个首要政治任务”。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聚焦首要政治任务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党的十八大,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江苏省南通市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履行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使命任务,全民性、全社会、全过程推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铭刻脑海、扎根心田、融入血脉,成为广大党员干部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思想之旗、精神之旗。南通市瞄准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这一目标,着力建设理论宣讲高地,不断向理论宣讲高原、高峰迈进,推动理论宣讲“南通现象”向理论宣讲“南通经验”转变,进而形成理论宣讲“南通范式”,《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多次予以关注报道。

一、南通理论宣讲工作的主要经验

(一)在理论宣讲工作体系构建上,从培育“理论宣讲名嘴群体”向打造“理论武装共同体”迈进,实现“讲学研”全程联动、一体推进

南通市注重协调各方面力量,加强理论宣传大格局建设,着力推进理论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

探索宣讲新理念。始终重视理论宣讲理念和实践的双向互动,在大量生动实践基础上,不断更新提升理论宣讲理念,以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推动新实践、新提升。先后总结形成了基层高质量的理论供给就在于高质量的理论工作,理论宣讲中央有要求、基层有需求、理论宣讲者有追求等开展理论宣讲的十个理念,推动理论宣讲向全民性、全过程、全社会发展。

壮大宣讲品牌群。深入实施理论宣讲品牌化战略,使理论宣讲既有活动流量,又确保内容质量。全市各地积极创新、因地制宜,集中涌现了一批好经验、好做法,形成了启东市“理响东疆”、崇川区“青骑兵”、海安市“理论集市宣讲超市”、如东县“四支队伍讲理论”、海门区“红燕送理”等县市区级理论宣讲品牌群以及海角之声、青启之声、杏坛宣讲团等乡镇街道级理论宣讲品牌群。这些理论宣传特色品牌,深受广大干部群众好评,有效解决了基层党员群众坐不住、听不懂、学不进等问题,为南通建设宣讲高地提供了有力基础和支撑。

打造宣讲共同体。积极把握理论宣讲工作理论性和实践性要求,整合资源、开展合作。南通市委宣传部与南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组建新时代理论武装研究中心,交流理论学习体会,研究理论武装规律,总结基层实践经验,培训城乡理论宣讲骨干,让基层理论宣讲名嘴走进大学课堂,让大学专家学者走进城乡基层,发挥地方和高校的双重主动性和积极性,打造理论宣讲“讲学研”共同体,不断深化对党的理论武装规律性认识,提升科学化、规范化水平。由南通大学新时代理论武装研究中心申报的课题《新时代基层理论武装的实践及经验研究》《中国共产党理论武装的百年历程及基本经验研究》获国家社科基金立项,形成了《培育“名嘴群” 说好“百家话”》等一批高质量理论武装工作研究成果,为做好理论武装工作提供了有力学理支撑。同时,理论宣讲共同体正稳步有序地从本市向本省、全国拓展,如皋市姚呈明理论武装工作室先后在陕西省汉中市洋县、青海省贵德县设立工作站,通州区曹荣琪理论宣讲工作室在宿迁市宿豫区、浙江省瑞安市建立合作关系,均在省内外产生了积极效应。

(二)在理论宣讲人才队伍建设上,从强调规模效应向赓续奋斗精神迈进,实现“宣讲员”全面发展、薪火相传

南通市始终将组建一支政治立场坚定、理论功底深厚、文化知识广博、职业道德高尚、宣讲本领出众的理论工作队伍作为重要任务来抓,持续加大教育培训,强化激励引导,涌现出一批批常年活跃在群众身边的宣讲骨干、百姓名嘴。

优化三维结构。在市级层面选培“十”位理论宣讲名师、县级层面培育“百”位理论宣讲名嘴、镇村层面培养“千”名理论宣讲员,组建以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领军,各地各部门专家学者、党员干部、百姓名嘴等6000多人组成的常态化宣讲队伍——南通市党的创新理论“燎原”宣讲团,构建市县镇村四级联动、机关部门协调互动、理论宣讲员相互带动的理论工作队伍建设格局,推动理论传播星火燎原、深入人心。

创新三项机制。建立激励引导机制,积极开展“名师、名嘴”阶梯式评定,营造尊重、关爱理论人才的良好氛围。建立导师指导机制,从党校、高校专家教授中遴选9位政治强、学术优、宣讲好的理论名师,成立“理论名师工作室”。依托各地宣讲骨干,建设23家 “理论武装工作室”“理论宣讲名嘴孵化工作室” “ ‘四史’宣讲工作室”等,通过“青蓝工程”“导师制”等方式,建强宣讲队伍。建立“赛、训、研、备、审、讲、悟”为一体的“链式”百姓名嘴群体孵化机制,特别是在集体备课、课件评审中把牢政治导向。组织实施百姓名嘴“30×50孵化工程”(30名百姓名嘴每人培养50名理论宣讲员),开展“青年马克思主义者集训营”活动,让百姓名嘴群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茁壮成长。

赓续“三心”基因。南通市始终把德才兼备作为理论宣讲员培养的“黄金标准”,理论宣讲群体在长期的理论宣讲实践中积淀形成了对党忠心、对理论专心、对宣讲热心的优良传统。在百姓名嘴师徒结对中,一群群名嘴育人先垂范、传艺更传德,推动理论宣讲员立业先立志、讲理更讲德。同时,围绕理论要点、时事热点、思想疑点和工作重点,积极举办各类政治理论学习、系列化“理论沙龙”“学习研讨班”等,展开自由研讨、头脑风暴,相互学习、互相启迪,提升政治自觉、理论自觉和行动自觉。

(三)在理论宣讲分众传播实践上,从满足党员干部需求向创造全社会理论需求迈进,实现“供需配”全面精准、良性互动

聚焦不同对象特点和群体需求,南通市注重从供给端入手,推进理论宣讲结构性改革,着力通过开展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理论宣传宣讲,在提升“精准度”上下功夫,增强辐射力、感染力。

宣讲活动对象化。在理论宣讲主体上,广泛开展“请进来、聚起来、送下去、走出去”活动,组织领导干部带头讲、专家学者深入讲、理论骨干示范讲、乡贤能人广泛讲、文艺骨干说唱讲、先进典型巡回讲、党员群众参与讲、青年学生竞赛讲、企业商圈轮流讲、邻里同行互动讲;在理论宣讲受众上,由党员干部延伸到全社会,实现全民性理论宣讲。针对“两新”组织、企业职工,侧重从经济形势切入;针对青年学生,侧重从党史国史切入;针对外国来华留学生,侧重从中国制度、中国文化等切入,连续3年组织本地院校外国留学生参观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路线、观看京剧表演、举办新年联欢会等活动,在跨文化交流中讲好党的故事、传播党的声音,《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等中央媒体宣传推介。

宣讲内容分众化。集中全市力量、坚持集体攻关,在分众化宣讲的基础性工作、规范化运行上持续探索、绵绵发力。2023年,组建由党校高校理论教师、基层理论名嘴、相关行业系统负责同志参与的工作团队,以委托课题方式,紧扣分众化、对象化要求,编写《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分众化宣讲提纲汇编》,为开展农村群众、企业职工、机关干部、党外知识分子、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新的社会阶层、妇女群众、青少年八类群体的理论宣讲,量身打造可资借鉴的备课指南,让广大干部群众对党的创新理论的认同感持续升温,推动“燎原式”理论宣讲品牌靶向传播、精准覆盖。

宣讲形式互动化。结合基层干部群众思想实际、工作实际和接受能力,通过面对面式、围聊座谈式、集市点单式等方式,结合有奖问答、道情说唱、评弹山歌、快板演绎等形式开展分众化宣讲,用群众熟悉的话语体系和喜欢的表达形式把党的创新理论说清楚、讲明白,确保讲到群众“心窝里”,在心中扎根、发芽,从而催生新的理论需求。启东市创新开展“从冬奥看中国”微宣讲,推出“我在‘墩墩’家里讲冬奥”系列微视频22集,用小切口解析大道理,用小故事反映大时代,使冬训宣讲既“讲理”又“潮炫”。海安市运用“理论+文艺”,以传统唱凤凰、黄梅戏、水乡道情、评书等艺术形式展现联系和结合本地实际的党的二十大精神,讲活讲新党的创新理论。海门区组建了“红色大喇叭”“小巷党课”“文艺轻骑兵”“党建小场心”等40多个基层理论宣讲队,覆盖全区298个基层村(居)民委员会,让身边人讲身边事,用小故事阐释大道理。

(四)在理论宣讲传播媒介拓展上,从有形阵地覆盖向有效空间覆盖迈进,实现“理论圈”全面融合、无缝对接

南通市大力延伸和拓展理论触角,构筑传播顺畅的理论“船”和思想“桥”,做到理论传播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实现有形、有力、有效“三覆盖”。

传统阵地“活”起来。在注重盘活传统理论宣讲阵地“存量”的同时,又高度重视创设新的增量,让“存量”变成“大量”,让“变量”变成“增量”,形成一大批目的明确、创新性强、互动性强的理论武装“众传空间”,推动“理论之氧”及时输送到城乡基层“毛细血管”。打造生产一线型阵地,在乡村、工厂企业搭讲台、建平台,形成了如东县车间课堂、船头课堂以及海安市23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品牌。打造群众身边型阵地,在社区小巷、村居邻里搭讲台、建平台,涌现了海安市“老兄弟围聊会”、海门区“奋斗学习社”、启东市“镇村史馆讲理论”等典型。打造理论沙龙型阵地,在机关企事业单位搭讲台、建平台,形成了市委宣传部“理论沙龙”、市委办公室青年理论学习小组等特色载体。打造“三堂融合”(理论讲堂、社科讲堂、道德讲堂)型阵地,在城市中心、繁荣商圈搭讲台、建平台,形成了崇川区“江海大讲坛”、如皋市“东皋大讲堂”等知名阵地。

线上线下“串”起来。坚持以“系统思维”为引领,发挥媒体理论宣传主渠道作用,融合“报、刊、台、网、端、微”等媒体,构建起全天候、立体化理论传播矩阵,开设理论传播专题专栏,开展网上云宣讲、现场云直播。连续多年通过理论名师精心策划、宣讲名嘴精准表达、线上线下精细传播等方式,从线下走到线上、从线上回到线下,策划制作《从“三只鸡”看解放思想》《新思想·名嘴说》《学党史开新局·青年名嘴悟思想》等微视频,上线“学习强国”全国平台,组建微视频巡讲团开展线下巡回宣讲。围绕迎接党的二十大主题,精心制作《新思想·名嘴说》系列视频。启东市组织开展“理响东疆”云宣讲研讨会,推进全方位、多层次、多声部传播党的创新理论。

理论空间“长”出来。通过高水平队伍、有节奏安排、高密度频次、大容量内容的理论宣讲构筑起大量近距离、可参与的理论工作空间,达到有效覆盖。紧扣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二十大及历次全会精神,发挥“十百千”理论宣讲队伍优势,市县两级选优配强队伍组建党委宣讲团,着力构建市委宣讲团宣讲到县、县委宣讲团宣讲到镇、“百姓名嘴”宣讲到基层一线的三级宣讲网络,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宣讲活动,每年开展主题化、分众化、对象化基层宣讲万场以上。组织开展“牢记谆谆嘱托 建设幸福南通”“强国复兴有我”主题活动,大力开展“学习新思想、迎庆二十大”万场宣讲进基层活动。在每年基层党员冬训期间,各级各类的宣讲骨干更加活跃,各种各样的工作空间不断涌现,各式各样的宣讲活动铺天盖地,各色各样的宣讲形式竞相斗艳,人们学理论、议理论、讲理论、用理论的氛围十分浓厚,成为一年一度江海大地党员干部群众期盼热望的盛大“理论节日”,南通市连续多年获评全省冬训工作优秀组织单位。

(五)在理论宣讲话语方式创新上,从“向下扎根”求实效向“百花齐放”成风格迈进,实现“方法论”全面集成、交融共享

理论工作的实际成效最终要看是否能走进群众心坎、得到真心认同。南通市注重通过理论话语方式创新,让基本原理变成生动道理,让根本方法变成管用办法,不断提升理论传播实际效果,将面上的“总体漫灌”和因人制宜的“精准滴灌”结合起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宣传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人心。

全面精准第一位。理论宣讲首先要解决“对不对”“准不准”的问题,然后解决“好不好”“美不美”的问题。南通市理论宣讲工作者坚持理论宣讲必须以理论学习、理论研究先行,树立用学术讲理论的意识,使理论宣讲更有高度、深度和厚度。理论学习上要求“全面、持续、深入、系统”,理论研究上要求“专注、溯源、比较、广博”,理论宣讲上要求“全面、精准、重点、通透”,推动理论宣讲者先学一步、深学一层,不断提升把理论大餐化为群众口粮的能力。

全面领会讲精彩。南通市广大基层理论宣讲者坚持“得其门而入,更要悟其道而出”。理论宣讲工作的第一步是“就文本读文本”,就是学原著读原文,这是讲准理论的前提,必须学懂、弄通、吃透。第二步是“离开文本看文本”,结合理论宣讲对象的实际情况、社会中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历史纵向和空间横向比较,提升对文本的认识深度、高度和广度。三是“回到文本讲文本”,宣讲时紧扣文本内容和观点。基层理论宣讲者只有在学习和钻研基础上,才能够一朝顿悟,功到自然成,发他人所未发之秘,辟他人所未辟之境。

全心传播理论美。理论之美,在于展呈心心相悦的沟通之美,南通市基层理论宣讲者把听众看成充满思想活力的生动个体,以崇高呼唤崇高,以力量催生力量,以激情点燃激情,听众感受到的是雾霾散尽、拨云见日般畅快。理论之美,在于体现不断精进的节奏之美,理论创新不断推进,需要有强烈的宣传节奏,踩准节点,高潮迭起,显现出理论传播的美好节奏。理论之美,在于传达理论宣讲的艺术之美,南通市理论宣讲者追求既有定力又有活力的宣讲效果,不断学习和积累,让每一场宣讲都有新的理论、新的观点、新的信息,让听众百听不厌,在有韵有味、有形有质中传播理论、振奋人心。

二、南通理论宣讲工作的有益启示

(一)把讲政治放在首位

理论宣讲工作本质上是政治工作。作为理论宣讲工作的参与者、实践者、组织者和推动者,必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掌握唯物主义辩证法和科学的方法论,进一步深刻认识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站稳政治立场,以过硬政治素质完成首要政治任务,在坚决捍卫“两个确立”、进一步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中,不断推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要把握新时代理论宣讲工作客观规律,深入分析理论宣讲的群众诉求、基层需求和工作要求,把想说的和群众想听的结合起来,注重研究、挖掘、掌握干部群众对党的创新理论兴趣和要求,努力在宣讲的精准性上下功夫,在表达的精彩性上有突破,在受众的满意度上见成效,力求实现分众化基础上的大众化,实现需求与供给一致,提高理论传播针对性、有效性,让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真正讲进群众心坎、讲出时代强音,各级宣传部门注重对理论需求进行仔细梳理、科学引导,帮助干部群众树立正确认识、动机、兴趣,激发内生动力,实现精准灌溉,使干部群众更广泛的理论需求得到满足,更多的理论问题得到解答,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凝聚起磅礴力量。

(三)学懂弄通做实理论

理论宣讲要始终以理论为主体和底色。基层理论宣讲工作者要带头学理论、讲理论、用理论,做到真学真懂、真学真悟、真学真信、真学真用。原原本本学、全面系统学,认认真真、逐字逐句研读权威理论读物,深入领会其中蕴含的重要观点、重大判断、重大举措,深刻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知其所以必然。要强化问题导向,在书本中找答案,在调查中善归纳,在备课中寻思路,在交流中促灵感,在践行中做表率,努力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讲学研透彻。

(四)树立系统推进观念

理论宣讲要树立全局观念、系统思维、长远眼光,基层理论宣讲工作者要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理论宣讲工作要有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让理论宣讲工作各要素协调联动、和谐互动。要调动全社会各方面有利因素、有效资源,凝聚广泛共识、形成发展合力。通过构建理论宣讲共同体,以共同的价值取向、共同的目标追求、共同的利益诉求、共同的高效行动,创造性推动理论宣讲工作高质量开展,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发展中,实现最大范围的大众化、最大程度的通俗化。

本文系2020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课题立项一般项目“新时代基层理论武装的实践及经验研究”(编号 20BDJ003)的阶段性成果。

(戚小倩系中共南通市委党校副教授,南通大学新时代理论武装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黄正平系南通大学新时代理论武装研究中心主任;吴佐海系南通大学新时代理论武装研究中心副主任)

【责任编辑:张卓】

社科

最新期刊

第四期

江南论坛期刊2024年

在线预览

电话:0510—80908055  0510-80908053   邮编:214000   地址:无锡市滨湖区雪浪街道南象山路2号
备案号:苏ICP备12063891号-1 推荐使用IE9及以上浏览器 技术支持:无锡跨度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0510-85749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