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南论坛 》欢迎您!   2024-05-15 星期三   加入收藏 | 设为主页 联系电话:0510—80908055
经济观察 首页 >

数字经济赋能浙江制造业转型升级对策研究

作者:张修凡   文章来源:本站   点击数:226   发布日期:2024-1-24

摘  要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对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数字经济的驱动下,数字技术赋能制造业实现生产力提高和环境友好间的新平衡。通过剖析数字经济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浙江经验,总结制造业转型过程中面临的制约,进一步提出推动数字经济与绿色制造的深度融合,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放大市场的拉动作用及加快平台建设与完善,推进精准性政策实现引导与帮扶。

关键词  数字经济;制造业;产业升级;浙江省

发展数字经济是我国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选择,是制造强国建设的坚强柱石。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提出到2025年基本形成横向打通、纵向贯通、协调有力的一体化推进格局,旨在到2035年,数字化发展水平进入世界前列,数字中国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一、数字经济推进浙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实践探索

早在2002年1月,浙江省九届人大五次会议正式提出建设“数字浙江”。“数字浙江”建设是“八八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2003年,浙江实施“百亿信息化建设工程”,浙江信息化发展不断发展,全面支撑国民经济社会信息化建设。当前,浙江正处在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篇章的关键时刻。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战略部署,总结浙江数字经济发展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历史经验,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实践探索。

(一)优化资源配置

传统制造业面临资源错配导致的产能过剩、效率下降、产量损失等问题。数字技术蕴含的计算资源诱导生产要素的积累,形成集约高效的发展模式。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的制造业门类非常齐全,现在要努力的,就是全面提升,过去的中低端要向上走,布局高端。”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指出,要把坚守实体经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强省之要,巩固传统产业领先地位,加快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浙江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指示要求,推动数字经济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全面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数字要素通过匹配效应引导生产要素流动和渗透,降低要素搜寻成本和交易成本。

(二)创新发展驱动

浙江运用数字新技术、新理念,实现制造业全方位、全链条转型。通过数据共享和信息扩散的优势,嵌入到传统产业链的发展中,增强创新能力,技术创新和产业变革的周期迅速缩短。数字经济是实体经济转型和现代化的主要动力,是技术创新的主战场,是制造业转型和现代化的主引擎。浙江省把完善发展“一号工程”作为重要抓手,提出坚持创新突破,着力提质增效。在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通过政策推动、市场拉动和技术牵引等手段保障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绿色智能化”的发展路径。浙江省政府印发《全球先进制造基地高质量发展建设指导意见》,通过政策文件的制定和数字经济“一号工程”的实施,打造数字产业化先行开发区、产业数字化转型示范区、数字经济体制机制先行创新区。

(三)促进产业升级

浙江持续扎实推进“一号工程”,制定了《浙江省数字经济五年倍增计划》和《浙江省国家数字经济示范省建设方案》。立足数字经济发展,浙江进入以数字化深度转型为特征的数字化改革新阶段。提升“网络化集成生产”和“产业生态自我进化”能力,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传统制造企业利用数字化平台实现跨行业、跨层次、跨区域发展,带动流程重构和增值创新,驱动智能化转型和能级转型。数字工业化推动知识密集型、能力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制造业智能化发展,促进良好的生产和研发设计,引领制造业降低能耗。增强全产业链的联动性、智能化和绿色化,产生长期生态效益。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浙江不断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制造业全面提升的要求,利用数字经济发展推动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建设的“再提升”。

二、浙江数字经济发展助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发展困境解析

目前浙江数字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在数字经济发展助推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中,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或制约要素:

(一)数字经济发展不平衡

浙江省内的数字经济发展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东部地区城市,如湖州作为全国首批开展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综合试点,积极推动电子信息产品绿色制造和使用,大力应用数字技术打造低碳智慧企业和低碳智慧园区。浙西南部分地区的数字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市场发展程度相对较低,部分地区的制造业发展仍以电子、电线电缆等传统制造业为主,高端产品制造业主要集中于个别县市、区,数字经济发展不平衡与层次差异明显。

从整体上来看,浙东北地区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且呈现增长的趋势,而浙西南地区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内差异呈现波动趋势,近年来呈现逐渐缩小的趋势。浙西部地区的数字经济发展相对东部地区稍弱。近年来,浙西南地区的数字经济发展较快,逐渐缩小与东北地区间的差异,但部分地区的先进设备及专业人才不足,数字经济衍生能力较弱,数字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情况仍十分突出。

(二)数字经济与制造业融合度不高

制造业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数字经济为制造业的绿色化和智能化转型提供了良性支持。然而,从近些年的相关数字报告可知,浙江大多数制造企业的数字化总体水平并不算很高,甚至低于消费业的数字化水平。服务业数字化融合度较高,一二产业数字化融合不足。在制造业核心行业领域中,数字技术引进度较小,产业融合示范项目数量较少。数字创新要素无法支撑制造业创新,尚未摆脱对传统要素的依赖,制造业创新发展结构可能陷入“创新锁定”的困境。

(三)关键核心技术的“卡脖子”问题

关键核心技术是数字技术发展以及制造业转型升级发展的“牛鼻子”。我国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然而在新阶段,技术自主程度不足以支撑新的发展目标。数字技术是推动制造业绿色智能转型升级的关键技术支撑,但目前我国依然存在关键核心技术的“卡脖子”问题。在新旧动能转换的过渡阶段,旧动力不适应新的发展目标,新动力驱动力不足。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数字技术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旧模式与新阶段的内生性矛盾是造成“卡脖子”技术的根本原因。科技创新与数字技术等高级的生产要素依然较为欠缺,5G、人工智能、芯片开发、超级计算机、网络安全、工业机器人等颠覆性、突破性的数字技术领域仍存在“卡脖子”问题,制约着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四)存在平台垄断行为

数据平台以数据支撑用户采集,是沟通外部资源和内部协同决策、信息交互、价值探索,实现共享价值创造的载体。数字平台能够准确评估和分析能源消耗,产生要素密集效应,从而有效降低各类信息采集、存储和处理的成本,简化企业的生产流程和运营,从而提升制造业生产效率。数字技术为基于广泛渗透、数据驱动、系统智能的制造业创新创造了更广阔的空间和平台。但因为数字平台具有组织协调资源配置、收集数据和控制算法、制定和执行交易规定等功能,数字平台可能产生市场支配、实施垄断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反垄断的复杂性和难度,给反垄断监管带来了新的挑战。数字平台背景下,企业间的动态竞争、跨行业跨国经营、复杂的网络效应等问题,使得平台垄断问题变得更为严重与复杂,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竞争,降低制造企业的创新活力,阻碍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三、数字经济推动浙江智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保障措施

(一)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

1.加大财政投资支持

财政科技投入是制造业升级的重要推动力,为制造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目前,浙江正处于向数字经济加速过渡的重要阶段,积极引导制造业细分环节的数字化与绿色化协同转型。政府应进一步加大数字化转型专项资金规模等财政支持以扶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项目。同时,加大对浙江西南地区的衢州、丽水市及东北地区舟山市的数字化转型扶持力度,避免财政科技投入地区之间差异性大、科研经费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加大财政科技投入的政府预算,在不断提高各地区政府对科技支出重视度的同时,政府可以采用招商引资的方式吸引外来资金进行数字技术研发,提高制造业数字技术水平,掌握绿色创新主动权,掌握关键核心技术。

2.实施财税优惠

优先落实支持政策。出台支持数字经济、促进节能环保、推动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等相关政策,进一步实施支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税费优惠政策,推动制造业的绿色智能发展。通过政府补贴与财税优惠政策,推动制造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升级改造,促进创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循环,促进整体产业技术升级。全力支持数字技术创新税费政策,支持符合条件的制造企业申请认定高新技术企业,大力利用数字经济税费优惠政策指引,全力支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支持数字经济项目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建设。推进数字化转型与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优化制造业的绿色智能化转型升级。加强制造企业的环境管理与治理,在数字经济项目与制造业绿色化改造等方面实施一系列优惠政策,在高新技术产业化等重点领域优先落实。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升浙江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石,对于制造业绿色智能化发展至关重要。加强数字化基础设施平台建设,将传统制造业的相关基础设施与数字化、智能化相结合。通过构建全方位信息共享平台,促进制造业市场主体参与互动,调动积极性,有效提升制造业数字化发展水平。数字化基础设施能够帮助制造业对数据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通过深度加工处理,提供经营策略,进而全面提升制造业升级效率。布局制造业基础设施网络化,大力发展诸如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信息技术类基础设施,提高移动电话普及率、互联网端口密集度,优化制造业生产流程,同数字化结合共同促进制造业升级。在加大数字化投入力度的同时,积极扩大新型基础设施的投入,增加IPV6地址数、增大5G基站建设力度,优化资源配置。

(二)放大市场的拉动作用

1.完善市场机制

从顶层提出统一数据格式标准、质量标准、共享交换技术标准等,推动数据大规模流通、交易和共享服务。在数据要素充分市场化条件下,推动数据分类分级,强化各类开放数据管理机制。完善数据交易标准,明确信息在采集、传输、存储、使用等方面安全的边界和具体要求,促进企业间数据互联和交易共享。加速企业数据标准化,缩小城乡间“数字鸿沟”,从而形成有效的数字经济聚集效应。

2.加强信息公开和数据公开

加强数字治理,加快推进数字领域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推动数据要素配置市场化,规范平台经济治理。探索重点行业典型应用场景,开发推广平台化、组件化的工业互联网系统。推动数字技术在制造企业的运用,降低产业链首尾交易成本。建设完善的要素市场,平衡进入市场的各类要素份额,实现保理营销,满足个性化需求,实现生产智能化,组织产业合作和服务。通过供求机制、竞争机制和价格机制,实现数据要素的市场化配置。支持创建开放、透明、活跃、完整的数据要素市场。

(三)加快平台建设与完善

1.加强反垄断监管

加强监管与责任落实。以区域数字经济服务平台等建设,架构数字经济服务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审慎推进平台开放与数据互联互通。《浙江省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2年)》显示,2022年,浙江产业数字化指数位居全国第一,数字经济重点产业增加值897.7亿元。截至2022年,浙江已开发区域平台、行业企业级平台105个,拥有云经济企业47万家,高新技术企业1.1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8万家。数字经济重点领域研发强度达到7.3%。在显著的规模经济、范围经济以及网络效应下,数据互联互通和平台开放可能是最优的监管方式。通过数字平台市场的互操作性,缩小平台巨头与其他中小数字平台企业的数据优势差异,降低由于数据霸权导致的进入壁垒,赋予现有竞争对手更加公平的竞争机会以及新的市场进入者加入平台和竞争的能力。禁止主导数字平台产生自我优待限项,对平台生态系统中的部分经营者存在歧视,从整体上提供公平竞争的数字市场环境与相对平等的条件。

2.强化平台数据共享

推动数字平台开放,实现数据共享。与此同时,应注意强制平台开放可能会严重打击其投资和创新的积极性,因此需要有选择地、有范围地开放。数字平台企业对于依赖其数据在下游市场开展业务的经营者,拒绝其数据访问申请会影响下游市场产品或服务的提供并排除下游市场的有效竞争,即数字平台企业垄断势力向下游市场的传递。消除政府管理部门与企业之间的数据交流壁垒,通过对这些数据资源的整合、处理和深度挖掘,实现公共和企业间数据资源共享。

3.推进智慧智能园区建设

围绕制造业的生产消费、技术创新、能源环保等领域推进智慧智能园区建设。推动数字服务平台建设,架构助力数字经济集群发展的数字云平台和数字经济大数据资源中心。在大力发展数字新基建的背景下,推进数字经济的生态化、融合化和一体化。通过智慧智能园区的建设,进一步推动数字化与制造业的高度融合与协同共生,发挥数字经济的规模倍增、数据价值与数实融合效应。进一步打造数字基础设施,持续提升宽带网络覆盖水平,深度下沉互联网基础资源。在数据资源丰富的基础上提升数据质量,完善数据流转交易机制。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重要突破口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EB/OL].http://v.china.com.cn/news/

2019-10/25/content_75340802.htm.

[2]查志强.打造浙江数字经济升级版[J].政策瞭望,2020(6):2.

[3]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J].政策瞭望,2021(6):4-10.

[4]发展数字经济,助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厉敏访谈[J].信息化建设,2021(08):16-21.

[5]徐梦周,吕铁.数字经济的浙江实践:发展历程、模式特征与经验启示[J].政策瞭望,2020(02):49-53.

本文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数字技术与环境规制耦合推动城市绿色发展的影响机制及作用路径研究”(编号72304250)和浙江省临平区社会科学研究课题“ 数字技术赋能纺织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机制研究—以杭州市临平区为例”(编号Lpsk23C02)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张卓】

社科

最新期刊

第四期

江南论坛期刊2024年

在线预览

电话:0510—80908055  0510-80908053   邮编:214000   地址:无锡市滨湖区雪浪街道南象山路2号
备案号:苏ICP备12063891号-1 推荐使用IE9及以上浏览器 技术支持:无锡跨度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0510-85749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