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南论坛 》欢迎您!   2024-05-14 星期二   加入收藏 | 设为主页 联系电话:0510—80908055
实践思考 首页 >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作者:陈卫华   文章来源:本站   点击数:217   发布日期:2023-12-26

摘  要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实践教学是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应遵循思政课教学“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基本原则,高度重视思政课实践教学,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基础上,对现有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进行有效改革与创新,以提高高校思政课的整体教学效果。

关键词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创新

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承担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涉及“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1]因此历来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要真正发挥思政课的效用,思政课就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更应该在社会生活中讲。思政课实践教学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社会现实相结合的桥梁,同时也是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和实效的重要路径,应该受到高度重视。

思政课实践教学主要是引导大学生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使思政课在原有的知识传授、理论教育基础上转化到价值认同、能力提升、信仰坚定层面上,进一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帮助大学生正确地认识社会和适应社会。

一、目前思政课实践教学面临的问题与困境

1.实践教学参与各方重视程度不够

实践教学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有机组成,与其他的思政课程讲授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实践教学参与各方重视程度不够。首先,有部分高校相关职能部门没有认识到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认为其在思政教学中是可有可无的环节,导致对实践教学的相关环节,例如课程安排、学分设置、经费保障等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并加以妥善解决。部分高校没有把实践教学作为单独的课程设置,课程没有排进课表,没有独立编制的实践教学师资配备,财政预算中也没有核拨专门的教育经费,给实践教学的顺利实施带来了困难。其次,教师重视程度不够。很多高校没有专门的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大多数由现有各门思政课的教师兼任。教师大多对自己任教的思政理论课比较重视,在备课、教学等环节投入较多精力,而把实践教学当成是正常教学活动的副产品,在组织实施教学时缺乏必要的激情,甚至敷衍了事,也影响到实践教学的高质量展开。最后,部分学生不够重视。部分学生认为实践教学只是随便应付、混个学分,对实践教学没有认同感,缺少参与的积极性。由于实践教学没有专门的教学时间,大多利用学生的休息时间甚至寒暑假完成,部分学生更是认为无足轻重,只要随意交个结课报告就可了事。以上原因都严重影响到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有序、高效开展。

2.实践教学内容的模板化、形式化突出

很多高校在开展思政课教学时普遍存在着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的问题,认为思政课实践教学无足轻重,即使开展了实践教学,最终也是流于形式,并没有起到真正的立德树人作用。由于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实践教学参与各方不愿意投入较多的精力和物力开展教学活动,致使思政课实践教学缺乏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支持,教学形式因循守旧,模板化、单一化,对于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创新与研究也就缺乏热情和动力,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要作用,导致思政课实践教学难以有效开展。由于目前许多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教师由理论课教师兼任,理论课教师大多擅长理论教学,没有时间和机会积累实践教学经验,实践教学能力不足,认为实践教学就是出校门溜一圈,为图省事,大多由一两位教师带几十甚至上百个学生找个地方随便参观一下、拍几张照,让学生交份报告就算了结,教学活动流于形式。很多学生把实践教学当成景点游览,上交的调查报告或感受体会大多都是从网络上抄袭拼凑而成的,没有真正体会到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要作用,其积极性与参与性未被有效调动,这背离了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初衷,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3.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单一化、简单化严重

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有其特殊性,其开设目标是为了赢得学生对课堂所学马列主义理论的真信,引导学生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开展积极有效的社会实践,将理论运用于实践,检验于实践,发展于实践,在实践教学中巩固、升华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和掌握。因此,其考核方式有别于一般的理论课程,无法通过单一的解答试卷和试题来检验教学效果。其考核方式更应注重过程化、多样化和长期化。考核形式不应仅仅局限在学生结课时提交一份纸质作业,还可以让学生通过音视频作品、艺术创作、笔录口述史等丰富多样的形式提交教学成果。这样既可以鼓励学生的实践积极性,也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

二、积极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江南大学自2016年起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2018年正式启动思政课综合实践教学,通过几年的改革与创新,思政课实践教学逐渐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模式。具体而言:

1.课程设置的制度化

江南大学从2018年开始将思政课实践教学作为一门独立的思政系列课程设置,课程排入课表,设定教学时数为16课时,设立单独的2个学分,作为全校本科生的必修课。承担实践教学具体组织实施的马克思主义学院,为此专门成立了思政课实践教学教研部,负责实践教学的组织实施,包括制定单独的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制定特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同时根据实践教学的课程特点,制定了灵活而实用的考核方式,使实践教学成为一门独立而独特的思政课程,具有教育教学所应有的基本要素。因此,在思政课教学体系中,实践教学具有与其他课程同等重视程度,保证其得以有计划、有组织地建设和实施。

2.教学对象的全员化

思政课实践教学应该也必须全员参与。首先,实践教学有助于大学生更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与理论课教学相比,实践教学要求更加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求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感悟课堂所学理论,它是思政课教学体系的客观要求。其次,在实践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学生的实践学习只能启发、导向、指引,而不能完全管控、替代甚至包办。从实践计划的设计,再到实践行动的实施,直至实践结果的总结和反思,都需由大学生亲力亲为。正是在不断的实践、观察、了解、思考与反省中,大学生逐步认知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最后,实践教学的重点在于增强学生心系民族复兴的家国情怀和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增强善于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充分发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学习和自我约束的潜能,这是每一个当代青年大学生都必须具备的品质和能力,因此它的教育对象应该涵盖全体在校大学生。

3.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要培养学生运用理论观察社会、认识社会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由于社会生活本身涉及领域宽泛,内容繁多,往往涵盖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生态环境等多方面、多领域,因此,实践教学在具体的教学内容上,所涉及的范围也非常广泛,这就要善于研究当代学生多层次需求,加大实践教学供给侧改革,依据当代大学生的群体心理和思想状况,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不断改革和创新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使思政课实践教学真正发挥其应有的效用。具体的教学形式包括:

(1)现场教学(行走的思政课)

由指导教师组队带学生统一参观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并在参观现场组织教学活动。在活动现场,由带队教师结合基地实际情况现场讲课,开展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了解党史国情和民生发展,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在现场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积极与指导老师交流互动。

(2)微拍中国(微视频拍摄与制作)

要求学生用声音、影像、文字、图片等形式呈现思政课学习过程中的精彩故事,或用微电影、微视频的方式寻找并记录身边的感人事迹,呈现社会的发展进步,在加深对国情、社情、民情、党情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展现当代青年学生崭新的精神面貌。

(3)开展社会调查

选取这一教学形式的学生通过围绕相关选题,利用暑期时间运用所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真正参与社会实践或开展社会调查,完成一份有实地调查、有真实数据、有内心思考的社会调查报告。学生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进行调研,聚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青年化阐发,聚焦党领导中国青年运动成就和经验的挖掘提炼等,完成一份既有历史深度又有时代广度的高质量的社会调查报告。

(4)“我说思政”(云上演说)

这一形式要求学生结合自身的学科背景,针对思想政治理论5门课程的某一个知识点进行以思政为主题的线上演说(“我说思政”)并录制成微课。学生要结合实践主题,进行教学设计、开展教学,通过实践教学引导学生深化对思政课教学内容的认识,在展现当代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精神风貌的同时,加强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解和信心,同时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5)艺术创作

根据江南大学拥有艺术设计专业的实际情况,从学生的专业背景与兴趣爱好出发,要求学生结合建党一百年和喜迎党的二十大等主题,进行绘画或书法类艺术创作。通过感性认知与理性反思,完成自我精神追求的超越,借助各种平台的展示、宣传与欣赏,达到社会影响力的扩散,最终充分体现作品时代性、人民性、实践性及原创性的统一。

4.教学考核的过程化与延续化

思政课实践教学作为一门独立设置的课程开展教学活动,其教学效果的考核也有特殊性。在实际操作中采用过程化考核方式,考核既面对学生,也面对指导教师。在整个实践教学过程中要求每位学生就实践选题、具体实施、推进进度等问题,与指导老师至少交流汇报2次。指导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进行2次以上的面授,同时必须与学生通过微信、QQ等随时保持联系、沟通,及时了解学生实践进度,而留存的相关记录所反映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投入程度也作为教师年终考核的依据之一。

教学成果总结与反馈是实践教学的延伸与拓展,也是影响学生获得感的重要因素。因此,每年秋季开学后,都会在全校范围内进行实践教学成果评定,开表彰大会,对优秀作品进行表彰并颁发证书,在校图书馆展室集中展出优秀的艺术创作作品与短视频作品。这极大提高学生的获得感和荣誉感,提高了思政课实践教学在广大青年学生中的美誉度,也为实践教学的进一步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的启示

1.实践教学是思政课教学的重要组成

思政课实践教学是实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知之而后信之,信之而后行之”的必要阶段,主要是在传统课堂教学的基础上,通过具体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指导,树立正确的“三观”,从而更好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它是高校思政课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高校思政课作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阵地,要让马克思主义理论真正走进学生心中,让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真学、真信、真用,就要通过他们的亲身实践,通过投身鲜活的社会生活,使他们的心中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从而赢得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高度认同,并成为坚定信仰。因此,在当今的思政课教学体系中,实践教学作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典范,加强其建设既是高校思政课体系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提升思政课整体教学效果的必然选择。

新时代思政课要把学校课堂向社会课堂延伸,就要积极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2]思政课实践教学作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实现立德树人有着特殊的作用,是高校思政课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环节。

2.实践教学是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的有效路径

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主要使命是立德树人,是培养当代大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坚定大学生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因此思政课教师给予学生的不应该只是一些抽象的概念,而应该是观察认识当代世界、当代中国的立场、观点、方法。[3]思政课教育如果偏重于单纯的课堂理论灌输,只知道在讲台上照本宣科,“拿着文件宣读,没有生命、干巴巴的”,[4]就难以激发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无法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思想活跃的当代大学生在思政课上往往会提出一些尖锐敏感的问题,涉及深层次理论和实践问题,简单的理论说教很难使他们心悦诚服。因此,思政课“一定要和现实结合起来”,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4]这就需要通过并加强实践教学,在世界观教育的同时加强方法论教育,让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去认识人生、认识社会。在接受课堂知识的同时,走进社会,在社会实践中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加强对党的方针、政策的理解,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良好而崇高的道德品质,从而有效提高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效果。

3.实践教学有效提高大学生对思政课的参与度与认同感

思政课教学在坚持教师为主导的同时,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在加大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基础上,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5]让他们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在提高他们对思政课参与度的同时,提高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同感,从而进一步坚定其共产主义信仰。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实践教学的方式,由教师设计提出问题,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运用实地考察、现场调研等形式,在火热的现实生活中正确看待、辩证认识、理性分析现实问题,明辨大是大非、真假黑白,在对社会假恶丑现象的批判中弘扬真善美。[6]

思政课的任务是传导主流意识形态,有效开展实践教学有助于让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正确看待、辩证认识、理性分析现实问题,在对社会假恶丑现象的批判中弘扬真善美。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教师对学生只是启发、引导,从实践计划的设计,再到实践行动的实施,直至实践结果的总结和反思,都需由大学生亲力亲为。在这过程中,学生由被动接受变成主动参与,在亲身实践中培养求真务实的精神,提高对社会问题的分析认识水平,在提高参与度的同时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进一步加深对课堂学习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与信仰,从而有效提高与巩固思政课教学的实际效果。

思政课要真正做到、做好“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必须高度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积极开展高校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将理论讲授与投身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在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的基础上,用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形式,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把人生抱负落实到脚踏实地的实际行动中来,把学习奋斗的具体目标同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结合起来,成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栋梁之材。

参考文献:

[1][2]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01).

[3][4][5][6]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求是,2020(17):4-16.

本文系教育部2021年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一般项目: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编号21JDSZK112)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张卓】

社科

最新期刊

第四期

江南论坛期刊2024年

在线预览

电话:0510—80908055  0510-80908053   邮编:214000   地址:无锡市滨湖区雪浪街道南象山路2号
备案号:苏ICP备12063891号-1 推荐使用IE9及以上浏览器 技术支持:无锡跨度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0510-85749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