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南论坛 》欢迎您!   2024-05-14 星期二   加入收藏 | 设为主页 联系电话:0510—80908055
本刊特稿 首页 >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

作者:李 昕   文章来源:本站   点击数:455   发布日期:2023-9-4

摘  要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然遵循文化发展的自然规律和内在逻辑。中华文明能够成为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靠的是中华民族一代代人的言传身教、薪火相传、守正创新。没有文化传承就没有归属感和文化认同,没有文化认同,在面对外来文化入侵时就不会有文化自信。文化认同、文化自信是文化创新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更是文化自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实践基础。从文化认同、文化自信,到文化自强,这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遵循的内在逻辑和实践路径。

关键词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文化自信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当今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1]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仅是时代的要求,更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建设和文明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2]文化是习得的。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然遵循文化发展的自然规律和内在逻辑。中华文明能够成为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靠的是中华民族一代代人的言传身教、薪火相传、守正创新。没有文化传承就没有归属感和文化认同,没有文化认同,在面对外来文化入侵时就不会有文化自信。文化认同、文化自信是文化创新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更是文化自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实践基础。从文化认同、文化自信,到文化自强,这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遵循的内在逻辑和实践路径。

一、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中构建文化认同

中华民族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华人民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精华所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明得以延续的基础,是构建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的基本前提。

认同(identity)又称同一性、身份认同,是对自我的反思性概念,是“对某事物区别于其他所有事物的认可,这包括在其自身统一性中的所有内部变化和多样性。该事物被视为保持相同或具有相同性”。[3]作为一个社会历史概念,与社会认同、政治认同等相比,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人类对于文化的倾向性共识与认可。这种共识与认可是人类对自然认知的升华,并形成支配人类行为的思维准则与价值取向。由于人类存在于不同的文化体系中,因而文化认同也因文化的不同而各异。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文化认同,文化认同也因此而表现为对其文化的归属意识”。[4]是人们对“我是谁、我在哪里”的反思性认知。文化归属感是文化认同的主体性特征,价值体系是文化认同的核心内容,而文化形式的认同则是文化认同的重要表现,语言、服饰、风俗习惯、价值取向等相同的文化行为或文化特征都是文化认同的集中体现。

文化认同古已有之,是所有民族国家共同的文化诉求。“文化认同是一个与人类文化发展相伴随的动态概念,是人类文化存在与发展的主位因素”。[5]但伴随着全球化进程,许多国家的文化认同都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在前现代社会,人们的生产、生活的范围均有较大的局限性,社会生活相对封闭,文化认同与血缘认同、族群认同、社会认同等高度重合,但在以社会化大生产为标志的现代社会,数字技术飞速发展,极大地增强了人们生产、生活的快捷性、关联性、互动性和开放性,使本土文化的文化认同出现危机。

事实上,现代性的发展与文化认同危机具有内在联系。一方面,现代性对传统的否定,在一定意义上造成了文化断裂。传统是文化中最具特色、最重要、也最具生命力的内容,是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毫无疑问,现代性是在批判、超越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确立起来的。现代性建构的过程必然伴随着对传统和传统文化的批判与否定,影响到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造成文化断裂,给外来文化的入侵提供可乘之机。另一方面,伴随现代性而来的强势文化的全球扩张和文化霸权造成了原有文化秩序的破坏和文化生态的失衡。现代性在催生“世界历史”的同时,也带来了经济扩张、政治殖民和文化霸权。强势文化对主流话语的垄断、对弱势文化的挤压以及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间的不平等关系,都使原有的文化格局被迫重组。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和西方强势文化的入侵,许多国家出现了以“历史健忘症”和“文化软骨病”为代表的文化认同危机。如果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认同出现危机,势必会造成民族凝聚力的离散,甚至是经济衰退、社会动荡。正是看到这一点,习近平总书记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出发,站在时代高度,将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治国理政,将其转化为提升民族自信心、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的强大精神力量。

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建文化认同,以认识其来源和精髓为前提。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形成文化归属感、构建文化认同的基础。文化的归属感和价值认同以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入理解为基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工程的研究成果,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6]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加强对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的阐释、宣传、推广和转化,让人们通过认识中华文明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深刻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灿烂成就。

阐释、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伴随人类社会发展,历久弥新的宏大课题。继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获取文化认同是关系到国之根本的大事,也是国家自强兴旺的基本前提。民族的衍续归根结底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维系。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延续民族的文化基因,更重要的是通过文化认同增强民族凝聚力,维护民族国家的合法性。

二、在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中建立文化自信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7]不同文化在相互交流、碰撞中取长补短。文化交流促进了文化的创新,为新文化样态的产生提供了土壤,也更加坚定了文化自信。

面对外来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要秉持开放包容,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8]文化多样性的背景下,文化冲突和文化融合相伴而生,都是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文化全球化与全球地方化,或文化本土化如影随行,在社会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呈现显性或隐性,文化融合一直存在,且从未停止。

文化冲突带来的不只是对立和对抗,还有文化自觉和文化对话。近年来,伴随着文化多样性的危机,各民族争取文化主权、获取文化认同的诉求日益迫切,文化本土化趋势日益凸显。以快餐文化的全球传播为例,快餐文化被认为是美国文化的代表,是美国文化全球扩张的重要载体。1987年11月20日,肯德基在中国的第一家餐厅在北京前门开业,1989年12月8号,上海第一家肯德基落户外滩东风饭店,从此开启了在中国的“扩张之路”。为适应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肯德基改变了在美国市场主打吮指原味鸡的策略,开发出香辣鸡腿堡和香辣鸡翅,还有符合北京人口味的老北京鸡肉卷,又针对中国人偏爱蔬菜、稀饭、米饭的习惯,开发出皮蛋瘦肉粥、蛋花汤、油条、豆浆、米饭等产品。同时肯德基的经营模式也刺激了中国本土快餐业的发展,出现了李先生,真功夫,永和大王等民族快餐品牌。文化在交流中互鉴、发展,只有坚定文化自信,守住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才能在文化交流与碰撞中站稳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9]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有“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的民本思想,“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道德操守以及亲仁善邻、兼爱非攻、协和万邦的处世之道。

2012年,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其中融合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是中国为应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形势提出的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反映了中外优秀文化和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既顺应新时代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化,也指明了世界发展和人类未来的前进方向,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和热烈响应。

在亲仁善邻、兼爱非攻、协和万邦思想的影响下,2013年,我国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共建‘一带一路’是促进全球开放合作、完善全球经济治理的中国方案,标注了国际经济合作的新高度”。[10]“一带一路”提出10年来,“中国已经同151个国家和地区、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余份涵盖各领域的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在全球拥有27个自贸伙伴,吸引了全球超过四分之三的国家参与,为共建国家创造了42万个工作岗位”,[11]帮助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快经济发展,真正实现了“硬”联通、“软”联通和“心”联通,其沿线的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地区不仅成为全球共同发展的受益者,也会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者。

无数事实证明,我国有能力、有智慧、有决心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中勇毅前行。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前提和基础。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智慧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是文化自信的集中表现。

三、在传统文化创新发展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中华文明是中国和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的延续,既要薪火相传,也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时代精神,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将传统文化的精髓应用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伟大事业中。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遵循文化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创新是文化变迁的基础。文化变迁层面的创新大致分为四种形态,即长期的变异、发现、发明以及传播和借用。长期的变异体现的是一个从个体变异开始,在数量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没有耕种技术的发展,就不会有农耕文化;没有蒸汽机的发明,就不会有现代人引以为傲的工业文明;如果不是发现了鸟类飞行的秘密,人类就不会发明飞机;如果没有发现万有引力,就不会有今天物理学和天文学上的众多发明。

在这些影响创新的因素中,传播与借用是创新最普遍的形式。一般认为,中国的饮食文化受原材料的影响主要经历了三次重大变革:第一次是张骞出使西域带回许多农作物的种子,如核桃、蚕豆、芝麻、葡萄、石榴、香菜、胡萝卜、黄瓜、大蒜等,陆续在中国广泛种植,为中国2000多年的饮食文化奠定了基础;第二次是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的大航海时期,又称地理大发现时期,新航线将欧洲、美洲、非洲和印度连接起来,不仅促进了文化间的交流,也促进了物种之间的交换,玉米、红薯、西红柿、花生等就是因此相继进入中国;第三次应当是发轫于近现代,且现在依然身处其中的贸易全球化,将世界各地的食材带到中国,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民族的饮食文化。

物种的传播带来了丰富的食物和独特的烹饪方式,不仅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也逐渐改变了人们的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从而促进了文化的变迁。饮食文化中的传播与借用只是影响文化创新发展的一个因素,真正对文化创新发展发挥重要作用的应当是基于以上所有过程而产生的科技创新。科技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更改变了人类认识世界的方法和途经。在科技的推动下,文化的发展被注入了新的血液,这不仅仅意味着许多新鲜事物的出现,还意味着以往文化的表现形式被改变。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农耕社会的产物,随着现代化的进程以及全球进入资源匮乏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遭遇原料、技术、传播等方面的发展瓶颈。如熊胆是中国传统中医药中的一味珍贵药材,千百年来,在中医制药中一直沿用至今,且一直被认为“到目前为止,熊胆还没有任何替代品出现,更不能简单地根据功能主治用草药代替”。2012年初,媒体曝出归真堂活熊取胆,引起了公众的质疑——“活熊取胆是否对熊造成伤害?”“活熊取胆质量真的好吗?”“天然熊胆是否真的无法替代?”

活熊取胆对熊的伤害极大,取胆伤口常年不愈,常常发炎溃疡,肝胆病变也十分常见。为避免活熊伤口发炎,会大量使用抗生素,从而造成黑熊胆汁抗生素残留,所以活熊取胆的胆汁质量很不稳定,与优质天然熊胆的功效相差甚远。2007年,人工熊胆完成了研制、试验、批产权等全部工作。人工熊胆的化学组成、理化性质、稳定性等均与优质天然熊胆一致,主要有效成分相同、含量接近,而且质量稳定。经临床试验,在治疗急性扁桃体炎、肝火亢盛型高血压上,人工熊胆与天然熊胆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可以1:1等量替代。

传统的京胡、京二胡、三弦等乐器需用蟒蛇皮制作,价格高、产量少,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京剧艺术的普及与发展。为解决京剧乐器制作中蟒皮原料匮乏的问题,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立项支持京剧乐器仿生皮研发及推广,研发了可替代天然蛇皮的、可用作京胡等乐器前口的仿生皮产品,其音色、音质与传统蟒蛇皮基本一致,而且耐潮防腐更胜一筹,既解决了传统制作工艺上的弊端及野生动物保护的问题,又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

传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这是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基本准则。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基础,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培育和创造具有当代价值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并在全社会构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认同、从而坚定文化自信,实现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到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化自强。只有精神世界的独立自主和高度的文化繁荣,才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参考文献:

[1][8]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N].人民日报,2023-06-03(001).

[2][英]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1.

[3]James M Baldwin. Dictionary of Philosophy and Psychology:volume1,New York:The Macmillan Company,1998:504.

[4][5]郑晓云.文化认同与文化变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4.

[6][7]习近平.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J].求是,2022(14):4-8

[9]中国政府网.习近平出席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EB/OL].(2018-08-22)https://www.gov.cn/xinwen/2018-08/22/content_5315723.htm?tdsourc-etag=s_pcqq_aiomsg.

[10]共建“一带一路”促进共同发展繁荣[N].人民日报,2022-10-11(003).

[11]中国青年网.“一带一路”为世界经济培育新增长点[EB/OL].(2023-06-29)http://news.youth.cn/gj/202306/t20230629_14615430.htm.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人类命运共同体语境下的南京大屠杀创伤记忆研究”(编号21BZS095)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哲学与文化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责任编辑:易玉洁】

社科

最新期刊

第四期

江南论坛期刊2024年

在线预览

电话:0510—80908055  0510-80908053   邮编:214000   地址:无锡市滨湖区雪浪街道南象山路2号
备案号:苏ICP备12063891号-1 推荐使用IE9及以上浏览器 技术支持:无锡跨度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0510-85749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