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南论坛 》欢迎您!   2024-05-14 星期二   加入收藏 | 设为主页 联系电话:0510—80908055
本刊特稿 首页 >

农业现代化的江苏新实践与推进对策

作者:曹明霞 高 珊   文章来源:本站   点击数:673   发布日期:2023-7-27

摘  要  江苏农业现代化快速推进中目标实现程度较高,发展水平走在全国前列,但依然存在农业生产质量效率偏低,农业数字化转型推进较慢,农村产业融合程度亟需提升,现代农业技术应用人才短缺等亟需破解的难题。对此,建议构建城乡统一大市场,促进要素有序自由流动;注重农业发展科技引领,提升农业数字发展水平;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拓展农业增值增效空间;激活农业经营主体活力,促进农业生产效率提升。

关键词  中国式;农业现代化;江苏;新实践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基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深刻阐释了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意义,明确要求江苏在“推进农业现代化上走在前”。对江苏而言,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基因有传承、实践有要求、发展有基础。完全有条件、有能力也有责任担负起走在前的新使命,展现江苏农业新担当。基于人多地少、资源约束突出的省情农情,江苏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抢抓数字化转型的新机遇,在现代化的科技装备和经营主体等生产要素助推下,全面提升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不断接近国内外先进水平,打造为国内农业农村现代化引领示范和标杆地区。

一、江苏农业现代化推进现状

(一)农业现代化整体推进速度较快

2017年,江苏省农业现代化水平综合评价指数为75.64,2021年,农业现代化水平综合评价指数已达到90.36,增长率高达19.46%。从四大评价要素系统现代化指数来看,农民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水平评价指数增幅较大,农民现代化评价指数从16.24增长到23.76,增长了22.37%,农村现代化水平评价指数增长了21.29%,农业现代化和城乡融合发展现代化水平评价指数也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增长率分别为17.69%和14.87%。因此,近年来江苏省农业农村现代化总体水平较高且推进速度较快。

(二)农业现代化目标实现程度较高

2021年,农业农村现代化已实现了2025年目标的90.36%,实现程度较高。从农业农村现代化评价体系的32个具体指标看,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率、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和镇村公交开通率4个指标已提前实现了2025年的目标值,18个指标实现了目标任务的90%以上,6个指标实现程度在80—90%之间,仅有4个指标实现程度小于80%,根据推进速度和时间综合研判,2025年可顺利完成阶段性目标任务。

(三)农业现代化水平走在国内前列

全国范围内看,江苏属于农业大省和农业相对强省,农业农村现代化示范带动作用明显。2022年,江苏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733.9亿元,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71.8%,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85.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出全国平均水平8353元,位居全国各省份第二。通过对广东、江苏、浙江和山东四省农业现代化关键性指标进行比较,2021年,江苏水稻单产596.2公斤,单位农业劳动力经营耕地面积9.8亩,农业劳动生产率8.05万元,这些指标均稳居四省前列(表1)。

二、江苏农业现代化推进中亟须破解的难题

江苏农业现代化虽然走在国内前列,但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尚有较大差距。主要源于农业产业对现代生产要素的吸引力弱,显性的表现为农业生产质量效率偏低,农业数字化转型推进较慢、农村产业融合程度亟须提升以及现代农业技术应用人才短缺等。

(一)农业生产质量效率依然偏低

资源集约利用率不高。与发达国家相比,农业投入产出协调性较差,“高投入“特征明显。据《国际统计年鉴(2022)》相关数据,江苏单位耕地面积上劳动力、拖拉机和收割机的使用量大大高于美国和法国等发达国家。江苏每千公顷耕地化肥施用量为610.3吨,分别是日、韩、美、法的2.56倍、1.68倍、4.84倍和3.61倍,也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与较高的投入水平相比,江苏省主要粮食作物,如水稻、小麦单产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稻谷单产与处于领先地位的美国相当,且略具优势,小麦单产已接近土地产出率较高的法国,是其单产水平的82.15%。与稻谷和小麦相比,江苏玉米单产明显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玉米单产水平仅是美国、法国的53.94%和60.34%。而单位耕地面积施肥量是美国的4.84倍,法国、日本和韩国的3.61倍、2.56倍和1.68倍。这一方面说明,江苏省农业资源集约利用率低于主要发达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弱、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等都是造成资源利用率低的可能原因;另一方面也说明,江苏省主要粮食作物的土地生产率已接近于世界先进水平,仅靠加大实物要素投入提升的空间非常有限。

(二)农业数字化转型推进缓慢

农业数字化转型是数字科技与农业产业融合的过程,是抢占农业现代化制高点的必然选择。然而,江苏农业科技创新及应用能力不能满足农业现代化的现实需要。从事农业数字产品开发及相关数字服务的企业较少,产学研模式落地难度大。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应用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且江苏省内部农业科技发展水平区域差距明显。日本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80%,美国和法国则在90%以上。科技创新及应用能力不足主要表现为江苏农业资源综合利用率较低,生产成本远高于欧盟和美国等发达地区。此外,各类助农惠农项目规划未能完全覆盖农业数字化相关的基础设施与设备。因此,农业经营主体对周期长、投资大、见效慢的农业项目缺乏数字化改建与升级的动力。

(三)农村产业融合程度不高

农村的三产融合多是一产和二产、一产和三产等的简单嫁接,产业链后端功能建设相对薄弱,农业比较收益短时间内提升难度较大,价值链实现仍很不充分。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江苏农产品加工业总体上仍处于以初级产品加工为主的阶段。农产品加工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目前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且农产品加工业的技术装备水平较低,与发达国家存在15—20年的差距。江苏农业产业链向产前产后的延伸不足,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和农业服务业发展水平有限,使得全省农业比较收益提升的难度加大;并且我国对许多农业产品的补贴己达加入世贸时所承诺的上限,普遍面临“地板”加速抬高、价格“天花板”难以提升的双重挤压。

(四)农业技术应用人才短缺

一是现代农业专业技术人才紧缺。目前农业教育仍主要聚焦于传统种植业、畜牧业等的人才培养,而数字农业技术研发、管理服务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严重不足。加之,乡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导致无法吸引既懂农业、又熟悉数字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使得数字技术在农业领域的推广应用受限。二是农民数字素养和技能培育难度大。农业从业人员年龄普遍较大且文化教育水平偏低,对现代农业理念接受意愿较低,对数字农业技术掌握能力差,难以承担农业现代化的重任。从业人员的素质与数字农业技术发展不相适应,难以承担农业现代化的重任。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程度指标实现程度较低就是农民文化素养水平偏低的直接体现。调查数据显示,江苏省农村劳动力中,初中及以下教育程度者占比达89%,而美国和欧盟等地区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大多在10年以上,日本农村劳动力高中文化程度者占75%左右,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1.7年。

三、江苏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随着江苏省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农业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绿色生态发展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须进一步认清形势,针对农业农村发展问题,科学研判当前农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才能科学合理制定农业发展的政策体系。

(一)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突破期

以农业农村部与江苏省合作框架协议为契机,率先开启农业农村现代化示范建设,引领江苏率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充分发挥江苏农业农村经济基础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强的优势,共同推进江苏农业农村工作走在前列,为全国梯次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经验。对江苏农业农村而言,部省合作将有力推动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好实践探索中的问题,用创新的理念赋予乡村振兴新的动能,推动农业农村改革实现全面突破,形成江苏新的特色和优势。

(二)农产品消费结构优化的升级期

现代化的生活品质决定了农产品消费结构亟待优化升级。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江苏省农产品结构初步调优、生产方式初步调好、产业体系初步调顺以及相关改革不断深入推进。“十四五”期间,江苏省农产品需求量仍持续增长,但需求结构会悄然发生变化。消费者对个性化、定制化、绿色化、品质化的产品需求更加强烈。并且随着消费方式和消费渠道发生深刻变化,人们对半加工、半成熟产品的需求会日益增多。因此,当前适逢农产品生产结构优化升级期。需在市场引导下,顺应从过去的“有没有”到“好不好”的转型升级,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

(三)乡村发展变革转型重构的关键期

重塑城乡关系,激发乡村转型重构活力。根据西方国家乡村重构与转型的经验,后工业化、逆城市化和全球化是推动乡村重构与转型的主要因素。由此判断,目前江苏整体上进入乡村发展变革转型重构的关键期。总体来看,全省已经实现从“乡土中国”到“城乡中国”的大转变。乡村要发生变革重构,需重新认识和定位城市与乡村之间的相互需求关系。农业自身的产业革命和农民自身的代际革命从农村内部激发城乡要素的双向开放流动,促进城乡产业经济活动的升级转化。城乡融合发展在坚持城乡一体化总目标的基础上,在重点方向上应有所突破。首先,推动城乡要素的自由流动与优化配置。其次,加强三次产业的互动融合与提档升级。再次,加快城乡设施的合理布局与互联互通。最后,实现城乡居民的收入增长与共同富裕。

四、推进江苏农业现代化的路径与对策建议

江苏要以质量变革、动力变革和效益变革共同推动全省农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实现更高层次的相互促进、良性循环,从体制机制、数字科技、产业融合和人力资源等方面的关键领域和环节率先抢抓新机遇实现新突破,奋力推动农业现代化持续走在前列。

(一)构建城乡统一大市场,促进要素有序自由流动

破除妨碍城乡间要素流动的体制机制壁垒,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所在。因此,要构建城乡统一大市场,实现资源要素的双向流动与优化配置。一是深入推进户籍与相关权益分离,破除城乡劳动力自由流动隐性门槛,有效解决农村流动人口的城乡“双栖”现象。同时,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体制,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同转移人口的挂钩机制。二是探索农民“离土离乡不离权”的发展方式,保障其与土地以及集体经济有关的产权及利益不受损害。要明确宅基地、集体资产相关的产权和物权。对集体资产进行股权固化改革,使农民可以“带股进城”。三是综合运用贷、保、投、股等多种金融手段,撬动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更多流向农业农村。

(二)注重农业发展科技引领,提升乡村数字发展水平

加快突破农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制约,全面提升农业数字发展水平。一是加强数字农业发展的标准化建设。强化数字农业发展的规划引领作用,加快建立数字农业发展的行业规范与技术标准。二是促进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提档升级。建议单列专项资金,支持区县级数字农业平台、街道农技推广服务大厅和社区农业综合服务示范站等的建设。三是加大数字农业发展政策扶持与补贴力度。明确各级农业主管部门数字化建设主管机构和职能职责,根据省域内各地自然条件与农业特点,因地制宜规划农业数字化发展方向、建设要点与发展规模。

(三)加大对农政策支持力度,激活农业经营主体活力

要突破对农业农村产业发展的路径依赖,深入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引导农业向高产、高效和高附加值转变。一是强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用地保障。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前提下,对村庄用地布局进行优化调整,使农村零星分散的存量建设用地能得以有效利用。落实农业配套设施用地,对建设仓库、晒场、机库、烘干房等配套设施,以及农产品精深加工场地建设用地,要给予优先保障。对以旅游发展为重点的乡村,要统筹旅游发展空间预留,给予一定比例的土地指标用于旅游配套设施建设。二是加大财政金融等对产业融合发展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省财政现代农业发展信用担保基金作用,为各类农村产业融合主体提供信贷担保支持。做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专项债券发行指引工作。三是优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服务环境。借助“苏农云”大数据平台,加快整合农业农村信息资源,实现农业全产业链上物流、资金流与信息流的畅通与对接。

(四)加大农村人才培养力度,增强农村产业发展动力

必须适应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需要,加快培育农业经营人才,确保农业生产率大幅提升。一是加强数字农业人才培养计划。设立数字农业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引导相关高校和科研院所建设数字农业人才培养基地。二是创新和完善乡村引才、扶才、优才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支持乡村有计划地引进农业高端技术人才。针对回乡返乡创业科技人才,加快推进实现跨区岗位聘用及职称认证,探索将其纳入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体系。三是大力推进新型职业农民素质培养行动。广泛开展创新创业培训,针对新业态、新模式提供系统培训课程。普及数字农业知识,在电商营销、智能农机和休闲旅游等方面培养农民的现代化生产经营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政.70年沧桑巨变农业发展满目芳菲[N].中国改革报,2019-11-7.

[2]江苏农村经济50年(1949-1999)[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3-7.

[3]杜志雄.农业农村现代化:内涵辨析、问题挑战与实现路径[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5):1-10.

[4]蒋和平,杨东群.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成就与未来发展思路和途径[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9(5):711-720.

[5]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农业现代化工程的意见[J].江苏农村经济,2011(9):15-19.

[6]汤雯,刘杨,刘若瑜.浅析南京市江宁区智慧农业的发展现状及建议[J].上海农业科技,2019(4):3-4.

本文系2020年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农业农村现代化评价研究”(编号20EYB007)和2022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双碳目标下农户参与农田土壤碳汇的行为动因及激励政策研究”(编号22BGL306)的阶段性成果。  

(曹明霞系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高珊系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责任编辑:江东】

社科

最新期刊

第四期

江南论坛期刊2024年

在线预览

电话:0510—80908055  0510-80908053   邮编:214000   地址:无锡市滨湖区雪浪街道南象山路2号
备案号:苏ICP备12063891号-1 推荐使用IE9及以上浏览器 技术支持:无锡跨度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0510-85749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