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南论坛 》欢迎您!   2024-05-15 星期三   加入收藏 | 设为主页 联系电话:0510—80908055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首页 >

中国共产党共同富裕思想的三重逻辑

作者:陈选华 朱程程   文章来源:本站   点击数:506   发布日期:2023-6-30

摘  要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追求和历史使命。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实现共同富裕思想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以及实践逻辑的有机统一,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共同富裕;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共同富裕是人类实现自由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1]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和中国式现代化,为全体人民谋福祉是时代的呼唤。

一、中国共产党共同富裕思想的历史逻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共同富裕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民的夙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树立“大历史观”的重要性,这要求我们要以历史的眼光看待共同富裕的发展,把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代特征相结合。

(一)“大同社会”的理想追求

千百年来,大同社会是中华民族理想社会的最高阶段,但由于生产力的制约,且不具有比较完整的理论及实施制度而难以实现。《礼记·礼运·大同篇》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早在先秦时期,儒家就倡导建立一个普遍富裕的“大同社会”,为当代共同富裕理论提供了重要的传统文化资源,也提供了相应的思想滋养。从孔子提出的“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到《天朝田亩制度》中提出的“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再到康有为的《大同书》,表明了大同理想的源远流长。虽然当时的大同理想具有空想性、阶级性等局限性,但为中国共产党共同富裕思想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来源,也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重大的借鉴价值。

(二)“平均贫富”的朴素思想

“平均观念,渗透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思想领域,是各种政治思想、社会思想、伦理思想乃至经济思想的重要文化支点”。[2]贫富分化的本质是对经济关系和阶级关系的重新整合和发展,是时代矛盾的体现。正确处理贫富关系,对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均贫富思想在先秦时期开始萌芽,《晏子春秋》中提出:“其取财也,权有无,均贫富,不以养嗜欲。”秦汉至隋唐是均贫富思想的发展阶段,汉代的限田法、西晋的占田制和北魏、隋、唐的均田制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均衡社会财富的思想。纵观古今,这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展示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对于共同富裕的理想追求。

(三)“小康思想”的丰富发展

“小康”一词最早出自《诗经·大雅·民劳》,“民亦劳止,汔可小康”,表达了身处奴隶社会中的人们对美好安定生活的向往。小康社会是通往大同世界的过渡阶段。近代康有为认为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只能言小康,不能言大同。毛泽东同志强调要先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需要一个过渡期,才能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社会。邓小平同志不仅描绘了小康社会的发展蓝图,还创造性地提出了“三步走”战略。江泽民同志提出了“新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丰富了小康思想的基本内容。胡锦涛同志将“三位一体”发展为“四位一体”,标志着人民对小康社会有了更高的要求。在习近平总书记和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的带领下,2020年我国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跨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步,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

二、中国共产党共同富裕思想的理论逻辑

中国共产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中国具体国情为基础,开拓了共同富裕新境界。在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共同富裕思想的不断创新发展下,共同富裕思想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共同富裕的论述

首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均强调了物质生产的重要性。马克思强调生产力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最终目的是实现人自由全面的发展,使人有更多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形成一个物质极大丰富,各尽其能,各取所需的共产主义社会。列宁指出:“在共产主义第一阶段还不能做到公平和平等,因为富裕的程度还会不同,而不同就是不公平。”[3]在物质水平低下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很难实现共同富裕,这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其次,马克思通过从剩余价值论、劳动异化论、资本主义制度的矛盾及弊端论述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性,资本主义是人民走向共同富裕道路的“挡路石”,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路径。最后,马克思还指出:“我们的需要和享受具有社会性质,所以他们是相对的。”[4]言外之意,共同富裕在不同发展阶段所对应的水平也是不一样的,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二)毛泽东同志关于共同富裕的论述

毛泽东同志的共同富裕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的继承发展。毛泽东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广大农民阐释了共同富裕思想。毛泽东关于共同富裕的论述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指出实现共同富裕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新中国刚成立时,我国还只是一个人口众多,普遍贫困的农业型国家,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第二,实现共同富裕需要大力发展生产力。“一化三改”、按劳分配等为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制度基础,但由于时代和实践等各方面的因素,也出现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这种理想化的平均主义错误。第三,农业合作化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主要实现途径。为了消除两极分化,让个体农户走向集体所有制,推进农业合作化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

(三)邓小平等同志关于共同富裕的论述

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5]首先,“富裕”是前提,实现共同富裕需要打破之前的共同贫穷,建立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经济制度,坚持以经济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改革开放。其次,“共同”是关键,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不是贫穷的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是所有人的富裕。“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物质的积累,也是先富带动后富的过程。最后,共同富裕是实现“物质富裕”与“精神富裕”的有机统一。邓小平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两种文明的协调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此外,江泽民同志强调:“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本质特征,绝不能动摇。”胡锦涛同志强调:“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的共同富裕思想是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对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大理论价值。

(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富裕的重要论述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6]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共同富裕的重要性,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共同富裕是物质和精神统一发展的富裕,不是经济物质单向度发展的富裕;共同富裕是循序渐进分阶段实现的富裕,不是一蹴而就的富裕。针对共同富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几点原则和要求。第一,鼓励勤劳致富,中国人民的幸福离不开奋斗,要避免“内卷”“躺平”现象。第二,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立足我国基本国情的制度,必须一以贯之。第三,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坚决防止落入西方的社会福利陷阱,以我国经济发展现状为基础建立合理的民生保障体系。第四,坚持循序渐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富裕思想的重要论述既是对共同富裕思想的继承创新,也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发展,对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具有重大意义。[7]

三、共同富裕的实践逻辑

立足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新起点上,中国共产党人努力探索,始终把实现共同富裕作为根本的价值取向。可以从制度、战略、政策三个层面作为着力点,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一)制度层面:坚持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首先,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我国目前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共同富裕的背后存在着消费需求不足影响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问题。邓小平曾指出:“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8]在党的领导下实现共同富裕,需要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把生产资料掌握在人民手中,而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是人民当家作主,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的制度保障。因此,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对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大意义。

其次,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主要表现为生产力的效率无法满足人们多元的需求。市场经济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方式能够最大程度上提高企业活力和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实现共同富裕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效率问题,目前我国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逐渐饱和,需要加大调整经济结构力度,优化经济结构推动产业转型,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提高生产力水平。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极易形成垄断,资本家通过财富积累,数量和质量上占据着绝大多数资源,最终导致两极分化。我国实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将政府的宏观调控与市场经济相结合,既能充分调动市场经济活力,又可以最大程度缩小贫富差距。

最后,不断完善分配制度体系。分配环节中消费者分配到的财富决定了消费者的消费力,因此,完善分配制度十分重要。未来我国的分配制度体系需要不断完善,同时注重公平与效率,避免两极分化,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第一,初次分配要坚持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第二,二次分配需要政府这个无形的手,如税收制度和社会福利制度进行调控,更加注重公平。第三,前两次分配后,贫富差距仍然较大,则需要社会发挥其主导性进行第三次分配。第三次分配建立在自愿的基础上,以道德为驱动力自发地捐赠个人财产帮助社会。这需要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以及精神文明极大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第三次分配才可能会起到更大程度的作用。

(二)战略层面:坚持完善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战略布局

一方面,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践行新发展理念。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生产力水平,最终靠的还是提高科技水平,实现高质量发展。我国发展目前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要立足于发展新机遇,转变发展方式。一是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二是加大对科学技术的政策性支持,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三是深化改革,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动力变革,效率变革,质量变革。四是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促进绿色发展。五是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发挥大国优势,增强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话语权。

另一方面,坚持完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缩小区域之间的差异。实现共同富裕,“共同”是关键。我国生产力已经获得很大的提升,在多方面跻身于世界前列。现在面临的是解决公平问题,由于中国地域广阔,各地区的地理位置、资源等自然条件以及市场、交通、科技、劳动力等社会环境差异较大,区域、城乡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会加剧收入差距。因此,要坚持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地域、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形成以中等收入群体为主体的橄榄型社会结构。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要实现发展与共享的辩证统一,找到公平与效率的平衡点,协调各个地域、各个行业以及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改变城乡二元结构,避免两极分化。

(三)政策层面:坚持完善促进社会公平政策体系

首先,坚持完善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促进社会公平和分配关系和谐的重要手段。其中,税收是促进公平公正的一种非常重要的财政政策的工具,国家可以通过税收体制改革,调整累进税、财产税等改进税收结构来缩小收入差距,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另外,国家可以通过财政补贴,增加低收入群体的可支配收入。除此之外,财政政策还包括公债政策、公共支出政策和预算政策等,对完善收入分配格局,有效缩小“三个差距”具有重要作用。

其次,坚持完善教育政策。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9]教育是国家大计,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是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从国家层面出发,理应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公平、充分的教育,纠正目前义务教育发展的问题。落实“双减”政策,推进教育资源均等化。切实促进教师资源共享,并借助科技手段推动教育公平,用“互联网+”促进教育资源供给,实现教育公平。

最后,坚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我国的社会保障政策主要可以从社会保险政策、社会救助政策、社会福利政策、社会优抚政策四个部分出发。从社会保障政策方面来看,主要可以完善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如提高就业补助,实现全国医保联网等。从社会救助政策方面,我国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消除了绝对贫困。但是存在一部分相对贫困的人,政府需要提高最低标准的社会保障。从社会福利政策方面,为了实现相对的社会公平,需推动各地区公共福利、老年人福利、妇女福利等社会福利逐步统一。从社会优抚政策方面,要给维护国家利益,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做出牺牲的人以社会保障,建设和谐社会是走向共同富裕的关键一步。

党的二十大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10]这给处于新的历史起点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现代化的发展方向。继续坚持党的指导思想稳步走向共同富裕,有利于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共同富裕思想的发展不仅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也为世界上其他发展中国家消除绝对贫困、走向共同富裕提供了中国方案和中国经验。

参考文献:

[1][9][10]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习近平同志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的报告[N].人民日报,2022-10-17(01).

[2]李振宏.中国古代均平文化论纲[J].学术月刊,2006(02):124-131.

[3]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95.

[4]马克思.资本论[M].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995:349-350.

[5][8]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11.

[6]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2021年11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N].人民日报,2021-11-17(001).

[7]习近平.扎实推动共同富裕[J].求是,2021(20):4-8.

本文系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属性研究”(编号YJS20210364)的阶段性成果。

(陈选华系安徽工业大学课程思政建设示范中心主任、教授;朱程程 安徽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江洁】

社科

最新期刊

第四期

江南论坛期刊2024年

在线预览

电话:0510—80908055  0510-80908053   邮编:214000   地址:无锡市滨湖区雪浪街道南象山路2号
备案号:苏ICP备12063891号-1 推荐使用IE9及以上浏览器 技术支持:无锡跨度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0510-85749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