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南论坛 》欢迎您!   2024-04-16 星期二   加入收藏 | 设为主页 联系电话:0510—80908055
经济观察 首页 >

以“链式思维”推动无锡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路径研究

作者:邢益新 任彩云   文章来源:本站   点击数:947   发布日期:2023-2-27

摘  要  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通过将传统产业与其他业态进行融合,达到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的协同推动,能实现1+1>2的乘数效应。本文以产业链为切入点,选取传统制造业中的电线电缆产业,通过构建线缆产业链统计分类,对无锡线缆产业链布局现状有所了解,同时扩展到全域传统制造业,结合“链式思维”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面临的现实困境,有针对性地提出要提升协调发展水平、着力培育链主企业、传统新兴产业并驾齐驱等建议,谋深谋细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路径。

关键词  传统制造业;“链式思维”;无锡

传统产业,尤其是传统优势制造业,无论从产业生态优化、产业链完善、经济稳增长,还是促进共同富裕等诸多方面考量,都是无锡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就是夯实实体经济的根基。然而,近年来传统制造业发展逐渐缓慢,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一、“链式思维”融入传统产业的现实意义

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链不完整、产业能级不够高等既是无锡传统产业发展的现实困境,也是全国其他城市传统产业发展的现实通病。各城市就如何“唤醒”传统产业进行研究探索,其中将“链式思维”融入产业发展是行之有效的路径。它可以有效打破企业单打独斗分散式经营的局面,打破产业链上中下游分块式发展的壁垒。具体来看,有以下三方面意义:一是凝聚产业发展合力,降低生产运营成本。产业集群会缩小产业体系的空间范围,从而降低生产、供货成本。此外,产业集群中的企业管理相对比较集中,可实现社会资源集约利用。二是竞争倒逼技术创新,推动企业优胜劣汰。产业集群的形成会吸引大量企业入驻,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又会倒逼技术创新,有利于创新氛围的营造。三是集群具备绝对优势,有力促进区域发展。产业集群是区域参与经济竞争的新生力量,是提升城市能级、区域地位和国际影响的中坚力量。

二、“链式思维”构建产业链统计初探

链式思维构建产业链统计分类,是以区域某主导行业为基础,基于行业涉及的产品在产业链中所处的位置,通过向上和向下的延伸探索,力求在本地打造行业全产业链。本文从电线电缆产业切入,构建电线电缆产业链统计分类并进行相关分析。

(一)电线电缆上下游产业链分类

电线的主要结构为“导体+绝缘”,电缆的主要结构为“导体+绝缘+护套”。通过该定义确定线缆产业上游行业主要为提供制造电线电缆产品原材料的基础材料行业,如铜、铝及其合金,制造交联绝缘套及护套料的橡胶行业,如聚乙烯、聚氯乙烯化工行业等;中游行业主要为提供电力电缆、通信电缆、电气装备用电缆及裸电线、绕组线等其他类型电缆的线缆生产制造企业;下游行业主要为对电线电缆有需求的行业,如工程机械、通信行业、电力行业及建筑行业等。目前,与电线电缆行业密切相关的电力、工程机械、通信、船舶、交通等行业需求旺盛,尤其是连续增长的家电制造业和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发展的海洋工程等特种装备制造业更是电线电缆行业持续发展的保证。

(二)电线电缆产业链统计分类

基于上下游产品分类,按照“模糊对应”思路,并参考《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整理出上游原材料加工制造环节包含6个行业小类,中游主体产品制造环节包含4个行业小类,下游应用领域为使用电线电缆产品的相关行业(见表1)。因大部分领域涉及多个统计分类,所以很难进行行业归口统计。以“链式思维”构建完整统计分类的思路为:上中游产品产出+下游应用产出,在摸清楚上中游规模、效益的前提下,下游领域更多探索如何基于现有基础,进行产业链式布局,从而对整体领域实现有效供给。

    三、电线电缆产业链构建实证分析

电线电缆产业是无锡重点传统制造业,自上世纪90年代起步至今,历经30年的风云跌宕,产业规模从百亿能级成功跃居千亿能级,产业层次从“低小散”持续向“高精尖”攀升,市场版图由国内向国际市场扩张。

(一)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支撑工业经济发展

“十三五”以来,无锡电线电缆产业规模稳步扩大,总体保持稳定发展态势。2016年全市规模以上(以下简称“规上”)线缆产业总产值2211.34亿元,2021年达到2931.34亿元,五年连上7个百亿台阶,年均增长5.8%。2021年全市规上线缆产业实现营业收入2925.67亿元,利润总额82.94亿元。线缆产业总产值占地区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13.7%,是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二)上游规模略胜一筹,产业布局趋于均衡

从产业链布局看,2021年无锡电线电缆产业链中的上游基础原料产品制造环节实现产值1547.61亿元,中游电线电缆主体产品加工制造环节实现产值1383.73亿元,上游规模略胜一筹。纵观历史数据,上、中游产业布局总体呈现震荡均衡趋势,2016年无锡电线电缆产业上、中游规模比例为61.1:38.9,到2021年的52.8:47.2,占比差距从22%缩小至5.6%,上中游规模趋于均衡。

(三)空间集聚效应凸显,宜兴引领作用最强

从企业数看,2021年无锡规上电线电缆产业企业460家,宜兴、江阴企业数分列前二,分别为209家、145家,合计占全市的77%,市区占23%;从产值看,宜兴占全市比重高达68.1%,其次是江阴(20.1%),市区仅占11.8%;从线缆产业户均产出看,宜兴户均产值9.55亿元,高于全市平均(6.37亿元)3.18亿元,户均产出为八板块之首。宜兴集聚了全市线缆产业近七成的产值,引领作用最强。

(四)头部企业支撑有力,未来发展存在隐忧

本文选取了宜兴线缆基地2021年产值前10的企业进行调研,均为中游产品制造企业。2021年这10家企业实现产值630.87亿元,同比增长31.6%,占宜兴该行业规上企业总产值的46.7%,拉动地区规上线缆产业产值增速14.5个百分点,龙头企业在整个行业中起到了较好的带动作用。但企业也普遍反映未来发展存在隐忧:一方面,原料价格波动。电线电缆行业具有“料重工轻”的特点,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加大了公司成本管理的难度。另一方面,产销周期长。下游企业中电力公司占据了较大份额,电力系统一般会在二、三季度进行招投标,供应商下半年交货,销售的季节性特征会造成中游企业生产经营业绩出现波动。同时,国内电线电缆生产企业众多,且多以中低压线缆为主,同质化竞争严重。

四、“链式思维”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存在的困境

(一)“链式思维”融入产业规划布局还不够

无锡产业结构偏重、偏传统,大多数传统制造业位于产业链中游且多以基础加工制造为主,利润空间两头受挤,企业抗风险能力差。企业之间产品、技术、经济关联性缺乏,通常每个企业内部就可以完成从原材料到最终产品加工的全过程,企业单打独斗、分散经营的特征明显。受传统思想制约、地域文化局限,大多数企业抱有“小富即安”心理,且企业“外包意识”普遍较弱,行业内部缺乏细致的分工,传统产业“一盘棋”意识不强,行政界限淡化还不够,牵头部门在产业链梳理和整体布局的闭环作用发挥还不够。如宜兴电线电缆产业上、中游规模比例约为2:3,上、中游形成有效业务链接的比例不足50%。

(二)链主企业集聚打造及全方位服务还不够

不少产业链缺乏带动作用明显的“链主”企业,企业规模普遍偏小,高成长性企业不多,发展的速度和质态不够高。参照贝恩和日本通产省对产业集中度的划分标准,选取产值、营业收入、利润总额等三项指标,分别计算无锡规上线缆产业集中度指标CR4、CR8值,得出无锡电线电缆产业市场还属于竞争型市场结构,这表明无锡传统制造业链主企业打造还不够。另外,无锡的营商环境与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对不同产业和企业的政策扶持覆盖面还不够,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企业发展信心不足,更要认识到优化营商环境、助企纾困的重大作用。

(三)传统产业改造升级重视程度还不够

地方政府和企业更热衷于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对传统产业技改不够重视。纵观无锡近年来的产业政策,更多的是倾斜于新兴产业领域,缺少有针对性的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专项政策。但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相互影响。转变发展方式、大力发展新兴产业,不应忽视传统产业,要加强传统制造业企业的技术改造,力促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共同推动工业倍增式跨越。

五、助推无锡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建议

(一)放大区域格局,提升全域协调发展水平

一方面,要树立全市“一盘棋”理念,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科学调研摸清各地区的优势产业,明确重点领域和发展路径,基于重点产业空间布局,充分发挥各地区智能创新发展先行区(开发区)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另一方面,要放大区域格局,“跳出产业看产业”,把传统优势产业发展放在国家、省、市重大发展战略中考量。要立足全产业链谋划布局,推动传统产业从某一领域向全域延伸,把话语权、自主权掌握在无锡,把利益链、价值链留在无锡。与此同时,要借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深化与周边发达地区科研院所合作;聚力太湖湾科创带建设,积极争取各类资源要素;抢抓“一带一路”、RCEP等合作机遇,拓展国际市场,统筹市内外区域协调发展,提升全域协调发展水平。

(二)激发主体活力,着力培育一批“链主”企业

发展的活力来自市场、来自企业。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企业降本减负,全面落实近年来无锡市出台的产业扶持和企业减负各项政策;强化金融服务支持,缓解企业融资难问题,助推小微企业做大做强。打造服务效率最高、管理最规范、市场最具活力、综合成本最佳的营商环境。另一方面,要充分调动企业家创业积极性,弘扬新时代企业家精神、锡商精神和工匠精神,切实保护好企业家合法权益;支持企业兼并重组,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在培育龙头企业上狠下功夫,打造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行业影响力、生态主导力的“链主”企业,从而吸引配套企业围绕其集聚,构建“链主”企业顶天立地的发展格局。

(三)强化思想认识,实现传统新兴产业并驾齐驱

电线电缆产业、纺织及服装加工、精密机械及汽车配套工业、电子信息及家电业、特色冶金及金属制品业、精细化工及生物医药业等都是无锡重要的传统产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要清醒认识到,传统产业不是落后产业、夕阳产业,而是工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通过调结构、创新发展模式,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转型升级,做优传统,做强新兴,实现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并驾齐驱,促进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利用互联网+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改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一是给予专项政策支持,鼓励传统行业龙头企业通过兼并重组、产权转让等方式加强存量资产优化整合;二是引导广大小微企业大力攻坚细分领域,努力成为细分领域的“单打冠军”;三是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作者单位:无锡市统计局)

【责任编辑:江辰】

社科

最新期刊

第三期

江南论坛期刊2024年

在线预览

电话:0510—80908055  0510-80908053   邮编:214000   地址:无锡市滨湖区雪浪街道南象山路2号
备案号:苏ICP备12063891号-1 推荐使用IE9及以上浏览器 技术支持:无锡跨度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0510-85749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