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南论坛 》欢迎您!   2024-04-18 星期四   加入收藏 | 设为主页 联系电话:0510—80908055
本刊特稿 首页 >

以“科产城人”深度融合提升城市现代化水平

作者:丁 宏   文章来源:本站   点击数:944   发布日期:2023-2-27

摘  要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当前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已成为城市现代化发展的关键动力,应以“科产城人”深度融合为主攻方向,不断深化创新城市发展思路,全面提升城市全要素生产率,以“探路者”的姿态和“挑大梁”的自觉探索完善具有时代特征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实践提供更加坚实的战略性支撑。

关键词  科产城人;城市发展;城市现代化

一、新时代城市高质量发展的若干问题思考

1.“以人为本”是城市发展的终极价值追求及创新驱动力。格莱泽在《城市的胜利》中写道,城市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和最美好的希望。[1]城市的本质特征是人的聚集,是每一个致力于实现自身理想和价值的人的希望所在。在当前全国人口出现负增长的态势下,能否吸引人口合理流入扩大人口规模总量成为城市竞争力的关键象征。一二线城市甚至县城都开始加入到“抢人大战”的行列,纷纷出台“真金白银”的优惠政策以吸引劳动力落户,尤其是青年人才。根据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22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数据显示,就业重心有所下沉,新一线城市中苏杭、成都流入增长明显,二线城市及以下地区吸引力增强。对于城市而言,吸引人口流入只是第一步,更为关键的是如何为新增城市居民构建有温度的宜居宜业环境,帮助其实现更加美好的城市梦想。

2.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是影响未来城市发展模式的关键要素。新形势下,原来依赖低廉土地、环境和人力成本的传统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乔尔·科特金在《新地理:数字经济如何重塑美国地貌》中指出,未来城市的竞争力取决于是否能吸引到“精明的地点消费者”,包括投资者、工程师、系统分析员、科学家等。[2]城市发展逻辑从以招商为初始点的“产—人—城”模式向以“招研”为初始点的“城—人—产”模式进行转变。近年来“合肥模式”备受关注,从2012年到2021年,合肥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7倍,连跨七个千亿元台阶,全国排名上升至第19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2倍。合肥的发展,正是以创新为第一动力,通过长期以来对于“国之重器”和基础研究的大量投入,推动“墨子传信”“铁基超导”等国际领先原创成果相继问世,吸引国内外高能级创新资源要素集聚,真正实现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推动城市的空间重构和产业重塑。

3.抢占未来产业发展新赛道对于城市提升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未来产业具有引领性发展、颠覆性创新、爆发式成长等特性,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的大背景下,抢占未来产业发展新赛道已成为城市竞争力提升的关键变量。从全球范围看,主要国家都在加强未来产业的战略部署,如美国的《2020年未来产业法案》、德国的《国家工业战略2030》、日本的《集成创新战略》等都在谋划和组织未来产业的发展。我国“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在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城市应抓住发展未来产业“换道超车”实现产业飞跃的战略机遇,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前瞻性布局更加智能、低碳、健康的未来产业,打造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弹性产业生态。

4.人口等生产要素将在城乡和区域间更加自由地流动在集聚中达成平衡状态。1935年,胡焕庸提出主要是基于气候和降水等自然因素影响形成的“胡焕庸线”:线东南36%的土地供养着全国96%的人口,西北64%的土地供养4%的人口。在陆铭看来,“胡焕庸线”正好说明了只要劳动力是自由流动的,最终将实现地区间人均收入的平衡发展。[3]在全国建设统一大市场的发展趋势下,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将被进一步打破,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指出,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落户限制,试行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未来中国的人口流动将更加自由,他们将“以脚投票”,向收入水平同时也是人力资本投资回报最高的地方,即沿海和区域性大城市流动,最终“在集聚中走向平衡”。

5.促进“科产城人”深度融合是打造更加美好的“向心城市”的必然选择。陆铭在其新作《向心城市》中揭示未来人口空间变化的规律:即人口会越来越向城市集中,向大城市集中,向大城市的中心城区集中。[4]向心城市同时也是中心城市提升能级,不断增强要素集聚力、产业服务力和资源配置力的过程。《“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指出,“优化提升中心城区功能,增强全球资源配置、科技创新策源、高端产业引领功能,率先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产业结构,提高综合能级与国际竞争力”。对于城市而言,应坚持人民城市的建设理念,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为出发点,面向未来科技、未来产业、未来生活,全力推动“科产城人”融合共荣,构建高效协同、开放自强的创新生态体系,建设现代化引领性典范城市。

二、加快“科产城人”深度融合的相关建议

1.以中心城市高水平引领带动“科产城人”融合高度。当前的全球竞争已经体现为巨型城市群和特大城市的竞争,中心城市是区域资源要素最集中,最能体现城市群发展高度的核心节点。要提升在城市群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必须对标国际顶级城区,进一步做大做强中心城市,更加强化城市中心的首位度与集聚辐射功能,放大主引擎综合效应,科学合理地提高城市密度和能级,加强顶层总体城市设计,更好统筹历史文脉、生态资源、创新平台和产业空间,努力提升城市宜居品质,积极争取更多新增建设用地空间规模,全面放开落户限制,加快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推动城镇人口合理集聚,构建更加具有影响力和显示度的创新核和产业高地,以中心城区强化带动构建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的城镇体系格局,[5]建设有品位、有温度、具有无限想象力、无穷创造力的现代化中心城市。

2.以县域经济和小城镇高质量发展拓展“科产城人”融合厚度。中办、国办专门印发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专项文件,要求增强县城综合承载能力,提升县城发展质量,更好满足农民到县城就业安家需求和县城居民生产生活需要。在新形势下,推动县域经济进一步实现战略性转型,是推进城市现代化发展的重大命题。应推动县域根据自身条件科学把握功能定位,培育发展特色经济和支柱产业,更加紧密地融入都市圈经济发展大局,通过市域一体化树立“一盘棋”意识,破除区域发展壁垒,以板块临界空间为重点实现统筹协调发展。推动县域产业集群勇于创新向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重点发展比较优势明显、带动力强的特色产业,加快构建迈向价值链中高端的现代产业体系。引导小城镇更加积极主动嵌入区域产业链、价值链和供应链,深化推进强镇扩权和产城融合发展,深入挖掘小城镇地域特色和文化传承,打造“小而美”“特而精”的宜居环境,更好承担中心城市的人口和产业转移,提升小城镇对于大城市的“反磁力”。

3.以全面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彰显“科产城人”融合浓度。“创新”应该成为新时代城市现代化最鲜明的特征,城市发展不能再走“摊大饼”“搭便车”等盲目扩张的老路,必须尊重城乡发展的客观规律,顺应科技进步、产业升级人口流动和空间演进趋势,以创新驱动为核心支撑,促进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人才链等深度融合,实现城市高效集约发展的现代化升级。要继续加大对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的投入力度,依托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高水平创新平台建设“科学城”,促进科学、科技与城市的有机融合,[6]瞄准科学发展的前沿方向和趋势,引进“锚机构”集聚最高水准的战略科学家和研发团队,推动“揭榜挂帅”“赛马制”等科技体制机制创新不断落实深化,打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最后一公里”,推动创新从以跟跑为主的状态,向领跑、并跑、跟跑三路并行进行转变,实现创新资源最集聚、创新生态最活跃、创新协同最高效,为城市现代化发展流入强劲动力。

4.以产业链创新链协同发展锻造“科产城人”融合强度。数字经济是转型发展的关键变量,也是有效利用新技术新业态,促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方向。应紧抓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建设,发挥好当前高校、科研院所密集以及科创资源丰富的优势,推动企业发挥创新市场主体作用建设创新联合体和新型研发机构,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发展更多的“独角兽”“瞪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集中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技术引领型、市场主导型“链主”企业,增强产业链重要节点的控制力。针对当前促进经济恢复回暖的现行态势,进一步提高结构性减税降费的精准性和可持续性,切实解决企业实际困难,在促进科技创新、加快结构调整等方面更加主动作为,推动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增强市场预期和发展信心。

5.以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建设展现“科产城人”融合温度。推进产城融合,城市是基础是载体。产业为城市发展提供动力,城市为产业发展反哺活力。要坚持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将城市作为“有机生命体”,以内涵集约、绿色低碳为路径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促进城市生态与生产、生活有机结合和谐发展,在城市更新行动中注重运用系统性思维和手段,创造高质量和具有持久活力的城市生活,推动城市全生命周期的可持续发展。[7]注重建设韧性城市,加强城市安全体系建设的战略谋划,增加城市的“冗余空间”,最大程度地增强城市对于灾害事件的承载能力、恢复能力和适应能力,最大可能地应对城市风险。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城市现代化深度融合、迭代演进,创新基于海量信息和智能过滤处理的城市建设管理、产业经济发展、社会民生服务等模式,构建面向未来的全新城市形态。进一步推进城市的开放发展,提高城市国际化水平,加强与欧美、日韩以及“一带一路”国家的经贸合作,通过制度性开放创新和营商环境建设集聚更多的高端创新资源。

6.以积极财税金融政策支持提升“科产城人”融合热度。当前宏观政策正处于发力窗口期,为更好应对风险挑战和抢抓战略机遇,实施更加积极的财税政策,做好跨周期调节和前瞻性调控,引导投资适度超前投向实体经济和基础设施领域,尤其是支持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型基础设施,通过财政投融资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加公共服务资源供给,提高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弥补医疗、教育、养老、居住等方面的短板,切实提升城市居民的满意度和获得感。实施更加有效的人口人才政策,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建设青年友好型城市,加强对于“一老一小”的公共服务福利,打造“近悦远来,人聚产兴”的创新创业生态。推动基金、理财、保险等各类金融工具的集聚,增加创新创业投资资本的有效供给,推动金融资源与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打造透明开放有活力的“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生态。

参考文献:

[1][美]爱德华·格莱泽.城市的胜利[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2][美]乔尔·科特金.新地理:数字经济如何重塑美国地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3]陆铭.大国大城:当代中国的统一、发展与平衡[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

[4]陆铭.向心城市:迈向未来的活力、宜居与和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22.

[5]郭志强,吕斌.国家中心城市竞争力评价[J].城市问题,2018(11):28-36.

[6]朱东,杨春,张朝晖.科学与城的有机融合——怀柔科学城的规划探索与思考[J].城市发展研究,2020,27(01):4-11.

[7]王富海.城市更新行动:新时代的城市建设模式[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2.

(作者系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北新区〈自贸区〉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创新型城市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责任编辑:江锦】

社科

最新期刊

第三期

江南论坛期刊2024年

在线预览

电话:0510—80908055  0510-80908053   邮编:214000   地址:无锡市滨湖区雪浪街道南象山路2号
备案号:苏ICP备12063891号-1 推荐使用IE9及以上浏览器 技术支持:无锡跨度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0510-85749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