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南论坛 》欢迎您!   2024-04-29 星期一   加入收藏 | 设为主页 联系电话:0510—80908055
经济观察 首页 >

嘉兴产才融合发展的路径研究

作者:叶晟婷   文章来源:本站   点击数:961   发布日期:2022-9-27

摘  要  产业发展和人才发展相互促进、互为补充,产才融合发展对于推动嘉兴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嘉兴要以“人才引领产业发展、产业支撑人才发展”为指导原则,推动“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和服务链”五链深度融合,构建“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市场、金融”六位协同机制,强化产才融合工作合力,以产业发展为着力点,以创新创业为落脚点,以人才服务为支撑点,全力推进产才深度融合,为嘉兴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

关键词  产才融合;高质量发展;协同机制;创新

产才融合发展是指“产业和人才在聚集过程中,达到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共同发展,是两者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产业和人才两者间发展辩证关系的直接体现”。产业发展和人才发展是相互促进、互为补充、共融共生的。近年来,嘉兴高度聚焦“人才强市”战略、聚力产才融合发展,2022年,嘉兴更是将建设长三角金南翼最具创新活力的产才融合典范市作为人才工作的重点任务和指引方向,加快推进产才融合,推动嘉兴高质量发展。

一、嘉兴产才融合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产才融合发展是嘉兴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必然要求

现代产业体系是指全球领先的、代表未来发展方向与强大竞争力的新型产业体系,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核心。嘉兴要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关键在于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和人才引领,通过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三链融合,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和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二)产才融合发展是嘉兴打造长三角人才集聚“强磁场”的重要手段

自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嘉兴一直将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作为首位战略进行落实,并且在长三角各城市中显现出越来越强的人才吸引力和竞争力。落实首位战略的第一资源和核心要素是人才,嘉兴打造面向全球的长三角人才集聚“强磁场”,应树立产才融合理念,吸引和培育带动产业创新的高层次人才和团队。

(三)产才融合发展是嘉兴助推城市蝶变跃升的有效路径

“十四五”是嘉兴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新时期,也是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典范城市的决战期。高质量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要求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打造高端产业创新平台、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推动“产业—人才—城市”全面融合发展,为建设“重要窗口”中的“最精彩板块”提供产业支撑和智力支持。

二、嘉兴产才融合发展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形成支撑产业发展的人才政策供给体系

2019年,嘉兴出台了《关于更高质量建设人才生态最优市的若干意见》,从竞争性、精准性、实效性和满意度四个维度入手,打造具有嘉兴辨识度的高质量人才生态。同年又发布了《嘉兴市四个重点产业人才发展规划》,为数字经济、新材料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时尚产业等四个重点产业的人才发展规划明确了目标。2020年,嘉兴出台了《创新嘉兴·优才支持计划》,进一步强化了对先锋型团队、骨干型团队和拔尖人才的政策支持。

(二)聚力搭建产业创新平台引育人才

一是加大力度打造科创平台。先后引进了中电科南湖研究院、南湖实验室、清华航空发动机研究院嘉兴分院、北京理工大学长三角研究生院、浙江大学嘉兴研究院等高端平台,通过搭建重大科创平台实现双招双引。二是集中资源建设高能级产业平台。在培育建设“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中,坚持人才引领以提升平台创新力,明确招才引智的重点是引进高层次科研人才和团队、领军型科技创业人才和团队及各类高素质产业人才。

(三)多举措多途径聚人才兴产业

一是围绕嘉兴新制造“555”行动计划加大人力资源配置和供给,在专技培训领域启动新时代工匠培育工程,支持劳动者参加学历提升教育。二是发布了大学生“550”引才计划,通过各种形式的线上线下人才招聘活动招引青年人才。三是发挥企事业单位主体引才作用,首创了“首席人力资源官制度”。四是探索推进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产才合作平台,实现协同创新中心创建试点单位县(市、区)全覆盖,有效推动了工程师人才链与制造业产业链、创新链的融合发展。

(四)产才融合释放多重红利效应

一是加强与大院大所合作,创建创新研究院和产业研究院,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比如,“乌镇·院士智慧谷”已形成“院士之家、院士产业示范园、院士成果转化基金”三位一体引进模式,其先导区“乌镇院士之家”获浙江省首批“院士之家”。二是加快人才集聚助推产业发展。“十三五”期间,嘉兴人才资源总量已突破126万人,集聚顶尖人才151名、国家级高端人才407名;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累计已达2414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1339.38亿元,列浙江省第3位。

三、嘉兴产才融合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人才发展与产业发展耦合联动不够

一是人才和产业融合机制尚不健全。人才部门和产业部门尚未形成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缺少推动产才融合发展政策、制度等方面的顶层设计,人才和产业的耦合度仍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各县(市、区)的产业存在着明显的同质化竞争。多数产业园区不同程度地存在“产业在前,人才在后”或相互抢人夺人的问题,缺乏引育用留等一系列人才管理配套方案,这与全面构建完整的人才支撑体系仍有不小差距。

(二)高能级龙头企业和产业创新平台数量不够

高能级产业龙头企业以及高校、科研院所等研发平台是吸引集聚科创人才的重要载体。目前,嘉兴缺乏行业龙头企业和领军型企业,“2021年浙江省民营企业100强”榜单中,嘉兴上榜企业只有6家,远低于杭州(33家)、宁波(18家)和绍兴(13家)。同时,嘉兴的人才平台科技创新综合实力、成熟度和人才集聚度在长三角各城市中竞争力仍偏弱。而产才融合示范城市江苏苏州,近十年来,把深化“院所合作”作为汇聚创新要素的重要抓手,已累计与230多家知名高校院所共建平台载体130多家、产学研联合体1800多个,实施合作项目1.4万余项。

(三)人才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协同不够

合理的产业结构能够推动就业结构良性发展,优质的就业结构也能为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奠定坚实基础。2016年至2020年,嘉兴产业结构和人才结构都呈现“二三一”的格局,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人才供不应求,而第一产业的人才供过于求。嘉兴具有全国乃至世界前列的“高精尖缺”人才偏少,高技能人才的规模和结构不合理。

(四)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需求衔接不够

近年来,嘉兴重点培育发展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氢能源、航空航天、生命健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力度引进国内外优秀人才,但是,对于产业发展需要的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新工科”人才培养力度仍显不够。同时,嘉兴高校办学层次以本专科为主,培养的学生素质难以与重点产业所需的“新工科”人才相匹配,相关专业设置与产业贴合也不够紧密。此外,上海、杭州、宁波等周边城市对人才的虹吸形势严峻,造成嘉兴人才不断外流。

四、嘉兴加快产才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明确产才融合主要思路

嘉兴推进产才深度融合要紧紧围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面向未来创新活力新城、打造长三角人才集聚强磁场和建设共同富裕典范城市的目标要求,以“人才引领产业发展、产业支撑人才发展”为指导原则,实施“人才+产业”“人才+项目”“产业+人才”行动,推动“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和服务链”五链深度融合,构建“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市场、金融”六位协同机制,为助推嘉兴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

(二)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强化产才融合工作合力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推进产才深度融合要坚持党管人才这一政治方向,发挥我国政治制度优势,以形成工作合力。要从理念上明确产才融合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明确只有整体布局产才融合,才能够增强人才改革各环节之间、人才发展战略与其他发展战略之间的关联度和协同度。充分运用系统思维,牢牢把握人才发展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和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之间的协同。二是不断完善产才融合工作体制机制。加强人才部门与经信、科技、财政、发改、商务、金融等多部门横向之间的协作配合,强化人才部门促产业、产业部门抓人才意识,形成部门联动、共同发力的产才融合推进模式。产业部门在抓嘉兴新制造“555”行动规划实施的同时,人才部门要同步做好人才规划、绘制人才地图,做到产业规划与人才规划协同做、产业地图与人才地图协同绘、产业资金与人才资金协同投、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协同推。

(三)以产业发展为着力点,推动产业平台精准引才

一是聚焦产业园区主阵地推动产才融合发展。产业园区是产业集群发展的空间载体,产业集群的经济效益、创新政策对人才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嘉兴要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积极推进创建市级产才融合示范园区。同时,园区要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深化集群内企业与科研院所、高校的产学研合作,将产业集群高地打造成为集产业—创新—人才三合一的示范园区。二是重点推进科创湖区高端科创平台建设。加强湘家荡、鹃湖、天鹅湖、凤凰湖、祥符荡、明湖等科创湖区的科研院所、高新企业、高校等科创平台建设,聚力集聚高端人才和科技创新人才,以人才集聚带动产业繁荣。可以借鉴东莞松山湖、苏州金鸡湖等科创湖区的经验,重点建设“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生命健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以湖聚才、以湖兴产。

(四)以创新创业为落脚点,聚焦产业人才集聚培育

一是围绕新制造“555”行动夯实新制造产业人才支撑。以企业为主力军提升其人才引育水平,通过给予企业引才奖励资金、配套资金、扶持资金等方式,进一步激发企业引才的主动性。产业化龙头企业和领军型企业,要加强对企业家、管理者的培育培养,为实现产业链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持。发挥高校优势,以产教融合推进产才融合。可以借鉴江苏、山东等地的做法,探索设立产业教授制度,深度对接高校与企业创新资源,提升“新工科”人才培育质量。二是统筹产业人才与社会事业人才的平衡。产业发展不仅需要大量的产业人才,而且需要大量优秀的社会事业人才,这样才能推动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深化“禾商名家”计划,突出新生代企业家、科技企业家的培育。多维度地招引和培育党政人才、文化人才、教体人才、医卫人才、社工人才、乡村振兴人才等专项人才队伍。

(五)以人才服务为支撑点,优化人才发展生态

一是全力打造人才创新创业服务体系。从人才政策目标来看,持续营造人才生态在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仍是主流。推进产才深度融合要求打造“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的人才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推进创新创业服务的数字化,大力推进“e站式”服务云平台建设,鼓励和支持线上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引进和培育知名中介机构、猎头公司、高端会计、高端咨询等服务项目。强化创新创业的金融服务,探索设立人才专营机构,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发高科技人才企业信贷产品。加大创新基金投入,联合金融机构、社会资本设立投贷联动引导基金,高效构建产业—人才项目投融圈,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二是着力解决人才生活配套服务的“关键小事”。完善住房保障政策,优化实施人才房票、公积金政策,持续加大高品质人才公寓的供给力度。加强教育资源配套,满足人才子女教育需求。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扩大医疗开放领域,满足人才医疗服务需求。建设国际人才社区,营造适合国际高端人才创新发展的“类海外”环境,不断夯实嘉兴宜业宜居、近悦远来的人才发展生态。

参考文献:

[1]廖世铢.福建省产业人才融合发展的实践与探索[J].发展研究,2020(11):77-82.

[2]徐军海.构建现代人才发展治理体系的逻辑与路径—基于“主体—要素—过程”分析框架[J].江海学刊,2020(03):91-96.

[3]陈丽君,王雪玲.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人才政策的演进与未来趋势——基于主题词的量化分析[J].治理研究,2019(04):88-98.

本文系2021年度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重要窗口’视域下科技创新人才集聚的动力机制与路径研究”(编号Y202147313)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嘉兴学院商学院)

【责任编辑:江锦】

社科

最新期刊

第四期

江南论坛期刊2024年

在线预览

电话:0510—80908055  0510-80908053   邮编:214000   地址:无锡市滨湖区雪浪街道南象山路2号
备案号:苏ICP备12063891号-1 推荐使用IE9及以上浏览器 技术支持:无锡跨度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0510-85749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