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南论坛 》欢迎您!   2024-05-03 星期五   加入收藏 | 设为主页 联系电话:0510—80908055
实践思考 首页 >

社会嵌入理论视角下广州市“初老服务老老”模式研究

作者:蒋心悦   文章来源:本站   点击数:568   发布日期:2022-6-7

摘  要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养老服务供给不足的问题日益突出,如何发掘出新的养老资源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养老需求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广州市开发并实践了一个积极老龄化的新模式——“初老服务老老”模式。基于社会嵌入理论,该模式通过制度嵌入、组织嵌入、平台嵌入、交往嵌入,丰富了积极养老资源,推广了积极老龄化的理念。但是该模式也存在嵌入不充分的问题,基于这些问题,本文认为该模式可以在智慧助老、社会联动、扎根社区、媒体影响等方面继续发展。

关键词  社会嵌入理论;养老志愿服务;初老服务老老

一、 老龄化背景下的“初老服务老老”模式

1.人口老龄化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结果,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为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为13.50%,这一数据显示我国即将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广州作为全国流动人口高度聚集的超大城市,其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为11.41%,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已达7.82%,广州也不可避免地跨入了老龄化社会。与全国“未富先老”的局面相似,广州的养老形势也逐渐严峻,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由于家庭的日益小型化,子女无力负担老人,产生了空巢老人的问题。因此,发展机构养老、社区养老,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成为应对老龄化的主要抓手。广州在“十三五”期间成为全国唯一一个集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等5项国家试点的特大城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但是,面对日益增长并且日益多元化的养老需求,广州的养老供给体系依旧存在着有效服务供给不足,人才队伍短缺等问题,机构养老和社区养老模式无法充分满足养老需求。面对养老服务供给不足的现状,亟需转变思路,发掘出一种新的积极的养老资源。

2.积极老龄化

进入老龄化社会,便意味着老年群体成为了社会的负担,这是大部分人,甚至包括老年人自身的错误认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改善,我国绝大多数60-70岁的低龄老人身体健康状况良好,并且他们希望在退休之后能继续参与社会活动,发挥自己的价值。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在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中,60-69岁的低龄老年人口占55.83%,这部分低龄老年人是珍贵的积极养老资源。

面对人口老龄化的严峻形势,广州市引入了积极老龄化的战略,通过积极开发老年人力资源,开发并实践了一个积极老龄化的新模式——“初老服务老老”模式。该模式依托广州市志愿者协会,引导初老志愿者投身养老志愿服务,并依托广州公益时间银行App,扎根广大社工服务站,推出一系列社区助老志愿服务活动。这种志愿活动的服务者和服务对象都是老年人,高龄老人在活动中获得了服务照料,低龄老人则重新获得了社会价值。尽管这一模式才开展了一年多,各方面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但是其作为积极老龄化战略的创新实践,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思考。本文将以社会嵌入的理论视角,分析“初老服务老老”模式的特点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发展建议。

二、 社会嵌入理论的分析研究框架

社会嵌入理论来源于“新经济社会学”。所谓“嵌入”,即一个系统有机结合进另一个系统之中或者一事物内生于其他事物之中的客观现象。目前社会嵌入的概念已出现泛化,其研究对象亦已经从经济活动走向社会的各种活动。在养老领域,社会嵌入理论也得到了运用。李翔认为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在社会嵌入理论视角下满足了老年人再社会化的现实需求。章萍认为上海的“长者照护之家”是一种“嵌入式”养老服务新模式。解芳芳和朱喜钢基于社会嵌入理论分析比较了中日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李国雨认为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模式克服了传统家庭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的劣势。综上,目前的社会嵌入理论的主体多为社区养老模式,缺乏对社区中的志愿组织、互助养老志愿服务模式进行嵌入性分析。

本文将运用社会嵌入理论分析广州市“初老服务老老”模式,以这种模式为社会嵌入主体,以制度嵌入、组织嵌入、平台嵌入、交往嵌入为嵌入客体,由此构建“初老服务老老”模式的社会嵌入分析研究框架。通过这些嵌入,“初老服务老老”模式获得了制度基础、组织动员、平台支持,从而在社区逐渐扎下根,一支支初老志愿服务队为老人带去了丰富多样的志愿服务,丰富了积极养老资源,推广了积极老龄化的理念。

三、 “初老服务老老”模式的嵌入性分析

1.制度嵌入

制度嵌入主要通过政策嵌入将初老志愿服务队嵌入到一系列政策体系中,从而为“初老服务老老”模式奠定制度基础。

“初老服务老老”模式的开展与我国倡导积极老龄化的战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我国在1982年前后正式提出“老有所为”的政策理念。2005年,我国提出要充分发挥老年人的特长和优势,动员和鼓励低龄、健康的老年人投身社区志愿服务。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鼓励老年人继续发挥作用,把老有所为同老有所养结合起来,开展“银龄行动”,引导老年人以志愿服务形式积极参与各种活动。

广州市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中也特别提出,“积极探索互助性养老,鼓励低龄、健康老人服务高龄、失能老人”。于2021年10月2日开始实施的广州市养老服务条例鼓励老年人在养老生活中互相扶助,包括低龄、健康老年人帮助高龄、失能老人。广州市政府也出台政策为公益性养老服务组织提供资金资助。在这些政策的倡导和资助下,积极老龄化的理念被推广,初老志愿服务队伍逐渐发展壮大,“初老服务老老”的模式逐渐在社区扎下根。

2.组织嵌入

组织嵌入需要将“初老服务老老”模式融入到志愿服务组织中。在广州市的实践中,以广州志愿者协会为核心,通过广州公益时间银行App吸引初老志愿者和初老志愿服务队伍加入,并通过一系列志愿服务程序,构建了从招募、激励、培训到开展活动等一系列流程,形成了一支支正规化的初老志愿服务队伍。

在第35个国际志愿者日,广州志愿者协会发出“初老服务老老”志愿者服务大行动倡议。为了更好地推动市民参与养老志愿服务,广州市志愿者协会设计开发了公益志愿服务平台——广州公益时间银行App。这个App主要发挥两方面的组织作用,一方面整合原有养老志愿组织,另一方面吸引招募更多的低龄老人,整合全市初老资源。截至2021年9月,广州公益时间银行App注册志愿者已经达到22万人,其中初老志愿者2.2万余名,组建了100支初老志愿服务队。

3.平台嵌入

通过组织嵌入形成一支支正规化的初老志愿服务队伍后,需要进入社区为老人提供服务,这就需要平台的嵌入,即依托社区的社工服务站、社区服务中心等平台,由它们来配合初老志愿服务队伍提供养老服务。

广州市“十四五”规划也注重发挥平台嵌入的作用,鼓励社区、社会工作者、社区公益平台积极参与养老志愿服务。首先,这些平台是初老志愿者提供志愿服务的重要场所。其次,这些平台的专业人员可以为初老志愿者提供一些培训。

4.交往嵌入

“初老服务老老”模式的落脚点是老年人,在这一模式下,低龄老人是志愿服务提供者,高龄老人是志愿服务享受者,双方产生了良好的社会交往,实现了交往嵌入,产生了双赢的结果。

我国的退休年龄较早,大多数人口在60岁便进入退休阶段,他们的身体健康、负担较少,有时间和精力参加养老志愿服务。相较于年轻志愿者,初老志愿者与高龄老人具有较强的同质性,能理解老年群体真正的需求是什么,从而给高龄老人提供更为细致的帮助。更为重要的是,低龄老人往往不习惯退休后的生活,有继续社会化的需求,通过参与养老志愿服务能够满足他们继续社会化的需求,重新实现社会价值。对于高龄老人来说,他们有着基本生活需求、精神慰藉需求、陪伴照护需求等,“初老服务老老”志愿服务组织初老志愿者为社区的高龄老人提供了多种服务,如电话访问、上门陪伴、送生活物资、进行义修、义剪、测量血压、表演节目等。在一次次活动中,初老志愿者为高龄老人带去了温暖与陪伴。

四、 “初老服务老老”模式发展的问题与建议

“初老服务老老”模式通过制度嵌入、组织嵌入、平台嵌入、交往嵌入搭建了广州市独具特色的老年志愿服务体系,积累了大量活跃的初老志愿服务队伍,与社区的多家养老平台互帮互助,为需要帮助的老年人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志愿服务。但是,在实践过程中,该模式还是存在一些嵌入不充分的问题。首先是组织嵌入的不充分,广州志愿者协会利用广州时间银行App招募初老志愿者参与志愿活动,但是由于很多老年人不熟悉软件的使用,造成初老志愿者资源的流失;其次是平台嵌入的不充分,初老志愿队伍主要链接社区内的养老平台,平台数量较少,且互动的深度也不够;最后是交往嵌入的不充分,受到能力以及活动时间的限制,初老志愿者提供的服务有限,且很少能够与老人们建立真正的情感联系。

基于以上的分析,本文尝试给出一些建议,以推动“初老服务老老”模式进一步发展。

1.App适老化改造,开展智慧助老

为了更好地组织和管理初老志愿者,需要打破老年人的信息困境。一方面,可以对时间银行App进行适老化改造,将其注册、签到、签退、兑换等程序进行精简,并适当调整App的字体,增加语音助手功能,使其便于老年人使用。另一方面,可以开展“智慧助老”培训活动,引导老人走出信息困境。实际上,广州志愿者协会已经开始在这方面开展工作,首先培训一批熟练掌握App的初老志愿服务队伍,然后由他们在社区开展常态化“智慧助老”活动。

2.全社会联动,提供更多平台资源

推动“初老服务老老”模式与全社会的平台联动发展,有助于丰富和提升助老服务内容,提升初老志愿者的能力素质,更好地发挥初老志愿者的潜力。一是对接医疗机构和社区的卫生院。通过嵌入专业的医疗志愿平台,可以在初老志愿服务队伍中配备专业医疗人士,还可以对初老志愿者进行专业的基础医疗培训。二是对接老年呵护中心。在心理精神层面对初老志愿者进行培训,让他们树立对健康理念、养老理念、死亡话题的正确认知。三是挖掘初老志愿者的潜在价值。有一些低龄老人还具备很多专业知识和技术,老年大学可以邀请他们上课。

3.志愿队伍扎根社区,建立情感联系

相比于年轻志愿者,初老志愿者重要的优势在于,初老志愿者时间更为充裕,与老年人的共同话语更多,可以更好地陪伴老人。因此,在志愿服务设计的过程中,应突出初老志愿者与老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在现有的活动模式中,初老志愿者加入志愿者团队,跟着团队进行志愿活动,但是每次的活动时间都较短,不能与老人建立起情感联系。因此,应该让志愿团队扎根每一个社区,在社区中建立起固定的养老志愿服务队伍,通过一位初老志愿者对应几位老龄老人的模式,真正为老人提供常态化与及时性的服务,从而建立更为紧密的社会网络。

4.发挥媒体影响力,传播“初老服务老老”理念

目前,社会对于老龄化还是呈现消极的悲观态度,人们并没有将老年人当作一种积极的人力资源去对待,甚至很多刚退休的中老年人也将自己视作社会的负担,从而与社会逐渐脱钩。尽管广州市“初老服务老老”模式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社会对其的认知度还较低,时间银行App初老志愿者的注册人数相比于广州的总人口来说也较少。因此,需要发挥媒体的影响力,结合传统媒体和数字媒体,一方面,宣传积极老龄化、“初老服务老老”的理念,让民众认识到老年人的作用;另一方面,对于初老志愿服务队伍的先进事迹进行报道,让社会真切感受到“老有所为”。

参考文献:

[1]解芳芳,朱喜钢.中日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对比研究——基于社会嵌入理论视角[J].中国名城,2016(11):75-82.

[2]李翔.社会嵌入理论视角下城市社区居家养老问题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4(04):

131-134.

[3]章萍.嵌入式养老:上海养老服务模式创新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6(06):64-66.

[4]李国雨.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模式问题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20.

[5]洪梅.“低龄助高龄”社区志愿服务可行性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2(33):160-161.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江东】

社科

最新期刊

第四期

江南论坛期刊2024年

在线预览

电话:0510—80908055  0510-80908053   邮编:214000   地址:无锡市滨湖区雪浪街道南象山路2号
备案号:苏ICP备12063891号-1 推荐使用IE9及以上浏览器 技术支持:无锡跨度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0510-85749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