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南论坛 》欢迎您!   2024-04-27 星期六   加入收藏 | 设为主页 联系电话:0510—80908055
产经研究 首页 >

以高质量发展促进产业转型研究

作者:周福勇 徐志海   文章来源:本站   点击数:2112   发布日期:2021-10-21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这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变化作出的科学判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把重点放在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上,把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按照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求,苏州市吴中区始终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开放发展导向,强化开放要素整合,拓展双向开放空间,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主动承接苏州自贸区溢出效益,以开放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提升高端产业的引领功能。

一、吴中区产业发展的现状

现代农业提速发展。按照“四化”同步要求,充分发挥太湖山水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集聚农业、特色农业、品牌农业,已形成了“中部高效农业示范区、西部林果茶生态种植区、东部水八仙传统农业发展区”布局。全区拥有国家级农业园区1个、省级农业园区2个,示范辐射区域11.5万亩,占全区农业耕地总面积的66%。深入实施农产品“6+1”产业化工程,新建高标准农田4000亩,永久划定水稻生产功能区2.6万亩,完成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1.7万亩,打造洞庭山碧螺春、吴中水八仙、太湖蟹、东山白沙枇杷等区域公共品牌。强化“农旅融合、接二连三”发展思路,开创苏式太湖共享农庄,建设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促进农业与文化、康养、旅游等产业深度融合,已创成7个市级共享农庄,2019年获评首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先进制造业提质增效。深入实施“实业兴区”战略,已初步形成以吴中经济技术开发区为轴心,胥口工业园、甪直中国模具特色小镇等一批先进制造基地为补充的先进制造轴。2019年,全区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1565亿元,新兴产业产值占比59.1%,两大主导产业加速集聚,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产业产值首次突破500亿元,生物医疗及大健康产业产值超100亿元。高新技术企业加速发展,汇川技术、辉瑞制药产业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盖睿健康、绿的谐波、安靠电源等3家入选苏州市独角兽企业培育库,拥有东山精密、科沃斯、江苏吴中等12家上市企业。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水平不断提升,8003家参评企业实现亩均税收19.9万元,“两化融合”深入推进,建成市级工业互联网平台3个,新增省级“上云”企业150家、工业互联网发展示范企业63家。

现代服务业提档升级。以检验检测、商务服务、信息技术服务为主导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态势良好,2019年检验检测实现营业收入10亿元、增长20%,拥有4个国家级检测中心,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9个省级检测中心。生活性服务业加速发展,利用吴中太湖文化旅游节、吴中“环太湖”国际竞走多日赛、苏州湾国际马拉松赛事、“今夜‘吴’眠,精彩‘吴’限”夜经济等活动项目,推进文、体、旅、商、农等深度融合发展。以“泛休闲、轻度假、慢生活”为主题,以全新化机制增强旅游活力,以全业态融合打造旅游产品,以全景化体验做美旅游环境,探索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吴中样本”。

二、吴中区产业转型升级面临的问题

近年来,吴中区始终坚持实业兴区、创新驱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不断壮大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持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但是,在转型过程中仍然会遇到产业结构层次较低、高附加值产品较少、自主创新能力较弱、要素制约比较明显、发展环境有待改善等普遍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在:

一是产业结构仍需优化。根据产业结构演进规律,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重心会沿着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逐步转移,服务业占比会逐渐超过工业,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第三产业具有较强的吸纳就业能力,对一、二产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同时具有环境友好性的特征,能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以上海、杭州等周边发达地区为例,第三产业的占比均已超过60%。随着经济总量的不断上升,吴中三次产业结构调整表现出与经济发展规律不相符的特征,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三次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二是发展质效仍需改善。吴中区两大主导产业中,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产业链相对完善,但真正能够带动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提升产业链竞争力的地标型大项目还不多;“吴中药港”品牌提出已经超过十年,产业规模刚过百亿,成色不足,面临苏州大市其他板块和长三角其他地区的强力竞争,支撑力亟待加强。工业企业大部分还是以传统的加工制造为主,包括东山精密等上市企业,主要还是依靠外企和国内大企业配套,绝大多数企业仍然处于产业链中下游,产品附加值不高。以民宿为代表的生活性服务业虽然形成一定规模,并发布省内首个区域民宿产业品牌——“太湖民宿”,但是,同质化发展比较严重,民宿品牌效应还有待进一步形成。

三是创新力度仍需加强。吴中区列2019年度中国科技创新百强区第十位,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3.3%,有效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超600家,入库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超500家。虽然拥有众多高新技术企业,但是与周边发达地区相比,除汇川技术、科沃斯、安洁科技、金螳螂等规模较大的龙头科技企业具有一整套完整的研发体系及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体系外,大多数科技型中小企业缺乏核心技术,关键领域掌握的自主知识产权还不够,缺乏原始创新和对于新技术、新项目和新产品的科研投入。同时,技术含量较高的如汇川技术、绿的谐波等在智能制造和工业机器人领域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提供的产品仍然是终端产品的配件,不在产业链的终端,难以成为行业龙头,带动产业集约集聚发展。

三、吴中产业转型升级的政策思路

虽然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但是更应看到,经济转型升级是大势所趋,是迈入高质量发展历史新阶段的必经之路。吴中区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把重点放在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上,把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要求,抢抓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叠加机遇期,优化“核轴带”功能区布局,重点培育壮大“2+2”产业,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引导企业深化创新驱动、加快技术改造,加速新旧动能转换步伐,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一)培育新兴产业、改造传统产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不断完善新兴产业重点行业发展指导目录,重点培育壮大“2+2”产业,加大金融政策支持新兴产业发展力度,建立新兴产业发展基金,支持重点产业、企业发展和重点项目建设,积极引导市场需求,为新兴产业产品进行市场培育。坚持“亩产论英雄”导向,加大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综合评价结果应用力度,用新的经营管理理念、新的科技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用重点信息技术推动生产和管理的数字化、智能化,坚决淘汰低端、落后产能,以存量提档促产业转型。持续升级产业层次。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以太湖农业现代示范园为引领,提升农业的科技含量,促进农业向集约化、高效化发展。围绕全区两大主导产业,重点实施“双千双百”工程,强化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头号”工程,优先保障5大产业园区生产要素供给,加速优势资源向优质项目集聚,以资源“大整合”促进园区“大发展”,以园区“大发展”带动产业“大优化”。全面落实智能制造行动计划,加快推进“机器换人”步伐,着力实施智能化改造,创建智能示范工厂(车间),推动传统产业优化。着力推动产业融合。聚焦智能装备升级、质量品牌提升、绿色安全改造,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依托360科技、微软中国,加快数据中心、城市大脑建设,加大5G融合应用。优化提升信息技术服务、研发设计、知识产权服务、现代供应链管理,推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实施120个智能化改造项目,新增15家省两化融合贯标企业、150家“上云”企业,促进“互联网+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办好太湖文化旅游节、运河戏剧节等活动,丰富太湖旅游总入口功能,推动“文化+”“旅游+”多产业融合发展。

(二)培育优质企业、淘汰落后企业,促进企业改造提升

做强高新技术企业。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围绕“高企培育一号工程”目标,实行区域联动,全面做好摸排工作,以提升高新技术企业研发实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提高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率为目标导向,支持有条件的企业更多地向创新型科技企业转型升级,保持高新技术企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重点扶持汇创技术、绿的谐波、盖瑞科技等拥有核心知识产权的企业,引导建设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推动这批企业做成行业标杆,以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育强潜在上市企业。把龙头企业培育放在重中之重,通过挖掘一批上市后备“金种子”企业、进行拟上市企业服务“流程再造”、优化上市工作“云”服务模式、提高上市企业奖励力度等措施,大力推进企业上市。以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为契机,重点挖掘和培育瞪羚、独角兽等高科技成长型企业,通过完善东吴创新创业引导基金、提供纯信用金融产品“东吴贷”、拟定奖励扶持政策等措施,为科创企业提供“一企一策”绿色通道,建立完善的后备企业库,扩大优化多层次“资本市场吴中板块”。扶强传统优势企业。鼓励企业加大传统技术改造力度,对技术改造项目制定出差别政策,控制低水平项目上马,防止非经济规模项目出现,使有限的资金集中于影响大、效益高的重点技改项目,提升整体的技术装备水平和产品品质,向标准化、高效化、高端精品方向发展。积极引导和扩大消费需求,大力推进电子商务专业市场建设,促进传统营销与网络营销相结合,引导住宿餐饮适度集聚,鼓励民宿餐饮企业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不断升级和改善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行业。

(三)支持大众创业、鼓励万众创新,激发社会创造活力

加快创新载体建设。紧扣“2+2”产业以及先导产业,加快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重点实验室等高端科研平台建设,扶持鼓励各类企业建立高水准的研发机构和公共技术平台,加快科技创业园和留学人员创业园等孵化器载体的建设,以这些载体、平台为依托,引导区内企业加大研发力度。完善风险投资环境,增强各类载体对高端人才和科技项目的吸附能力,抓紧出台创新载体的绩效评价方法,鼓励专业化运营商参与众创空间、孵化器建设,完善专业服务链。加大创新人才引育。围绕提升人才服务经济转型升级的能力建设,明确培育目标,实行分类培养,企业家队伍重点开展市场营销、品牌建设、技术创新等专业知识培训,创新型科技人才依托重点科技项目研究开发促进锻炼培养,高技能人才采取自办培训中心、与职业院校和中介培训机构联合办学、委托培养等方式提升技能,着力提升企业人才队伍的综合素质。紧紧围绕重点产业培育振兴计划,以两大主导产业的骨干企业作为金字塔的顶端,构建起初步的产业集群框架,加大人才需求调研力度,有针对性地分层次做好相应的人才服务和保障工作。加速创新氛围营造。深入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创新行动,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深化“放管服”改革,利用好“互联网+”打造政务平台,巩固形成公平透明的市场规则、稳定可期的经营前景、公正高效的制度环境,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加速向吴中集聚。加强宣传引导,组织开展人才工作集中宣传活动,通过各类新闻媒体,褒奖在服务当地发展、推动转型升级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弘扬创新创业精神,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科研、尊重创新”的浓厚氛围。

(作者单位:中共苏州市吴中区委党校)

【责任编辑:江东】

社科

最新期刊

第四期

江南论坛期刊2024年

在线预览

电话:0510—80908055  0510-80908053   邮编:214000   地址:无锡市滨湖区雪浪街道南象山路2号
备案号:苏ICP备12063891号-1 推荐使用IE9及以上浏览器 技术支持:无锡跨度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0510-85749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