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南论坛 》欢迎您!   2024-05-05 星期日   加入收藏 | 设为主页 联系电话:0510—80908055
新时代 新发展 首页 >

打造文化高质量发展的苏州典范

作者:王新华   文章来源:本站   点击数:1108   发布日期:2020-7-21

作为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文化一直是苏州的优质品牌和形象特色。近年来,苏州致力于打造古今融合的文化生态,凭借内涵和特色形成了优秀的文化形象,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很强的聚合力和辐射力。

一、苏州文化发展的现状

1. 突出地域特征和精致审美,彰显历史文化名城特色

一直以来,苏州通过传统文化资源和民间特色工艺的保护传承,使博大精深和厚重深邃的文化遗产更具有独特的魅力,古典园林、苏州丝绸已经成为苏州的“金色名片”,昆曲和“非遗”手工艺、吴门画派等特色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国门。在保护和挖掘历史文化遗存的基础上,打造了山塘街、平江路、民国风情街等特色街巷,保持了“小桥流水人家”的传统水巷风貌,结合旅游、非遗、传统产业业态的发展,沿街特色文化空间、绿化景观的设置,让苏州历史文化生动呈现在城市生活中。

2. 聚焦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打造现代文化品牌

近年来,苏州将公共文化服务改革纳入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总体部署,先后出台《苏州市关于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苏州市公共文化服务办法》《苏州市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服务规范(试行)》和服务指导目录等政策法规,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配置”的公共文化供给模式,苏州交响乐团、苏州芭蕾舞团、苏州民族管弦乐团的作品已成为苏州特有的文化符号。打造“世界遗产城市”“吴文化中心”“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等多个独特标识的苏州文化名片,建成苏州非遗馆等一批大型项目,“10分钟文化圈”在苏州已然形成。

3. 融合科技与金融,助力文化产业发展

围绕“产业文化化”和“文化产业化”,以文化与科技、金融融合为抓手,推动文化资源与市场整合,聚焦影视制作、动漫游戏、创意设计、文化“走出去”等重点领域,积极对接现代文化元素,借助高科技发展的技术和创意,以文体旅融合发展为重点,强化国际大都市和引领新潮文化发展的形象,实施文化产业发展质效提升行动,为城市发展注入可持续活力,促进文化创意与旅游、科技、商务、会展等融合发展,形成了有特色、有规模、有效应的多门类文创产业体系,并成为推动苏州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

4. 解码“三大法宝”,弘扬新时代创新文化精神

改革开放以来,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与改革创新为内核的时代风尚被苏州人民具体化为“爱拼”的“张家港精神”、“敢闯”的“昆山之路”和“融合”的“园区经验”等区域文明成果,被形象地概括为苏州发展的“三大法宝”。在新时代苏州开放再出发、挺进现代化的新征程上,“三大法宝”的精神传承成为苏州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过程中激情燃烧、干事创业的强大精神动力,成为苏州推动思想大解放的精神之钙和推动作风大转变的奋斗动力。“三大法宝”在各个领域、各个层面的弘扬创新,成为苏州高质量发展理念的精神动力和具体实践。

二、苏州文化高质量发展面临的短板

近年来,苏州在历史文化名城形象塑造、文化品牌建设、文化产业发展、文化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不少骄人的成绩,但对照国内先进城市文化建设的要求与国际化大都市的标准,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 内涵认知“不够深”

文化高质量发展要融合新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大势,立足于区域发展一体化大局。对于苏州文化高质量发展,目前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存在着对时代内涵和建设内容认知不足,对建设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够,尤其是如何从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战略提升、塑造等角度来推进文化高质量建设认识不够深。

2. 品牌载体“不够响”

一个文化内涵丰富的大都市,亟需有一些支柱性、代表性、创新性的活动品牌,尤其是享誉国际、国内一流的龙头产品、拳头品牌。然而从具体实践情况来看,苏州文化品牌建设存在科技含量不高、精品力作数量不多、国际辐射力不足等问题。

3. 功能服务“不够强”

文化建设既需要文化内容的支撑,也需要产业资源的助力。苏州承办的国际展览与国际会议数量不多,引进外资、融入跨国公司为主体的全球体系等方面的步伐不大,除旅游之外的会展、文体、金融等功能服务不强,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资源集聚的广度和深度。

三、打造文化高质量发展典范的对策思考

长三角一体化为苏州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提供了契机,作为苏州的新目标,“国际化大都市”要体现出苏州的特色、文化内涵、城市品位,在传承弘扬江南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和城市发展中展示“苏州精神”,打造高质量文化发展的典范城市。

1.积极保护与传承体现苏州文脉的江南文化遗产

苏州是江南文化的中心、江南文化的策源地和归属地,是长三角地区文化的源泉。要坚持整体保护与有机更新协调并进,做好古城保护这篇大文章,使历史文化街区、古建老宅、历史文物有机串联。像爱惜生命一样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系统梳理保护传统文化资源和民间特色工艺,让古典园林的“金字招牌”更加闪亮,苏州丝绸的“金色名片”更加靓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拿手绝活”更加抢眼。赋予新时代江南文化内涵,建设江南文化传承交流中心,弘扬书画、玉雕、铜雕、丝绸、评弹、苏帮菜等特色江南文化,促进江南文化与文化产业有机结合,促进文化设施和文化资源互补互促、共生共荣,促进传统文化资源的转化效益最大化,把苏州建设成为江南文化国际交流的中心城市。

2.强力打造提升城市能级的世界级文化品牌

把文化品牌作为苏州国际化品牌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历史文化名城优势,进行整体策划和宣传塑造,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并且独特有力的文化品牌培育。坚持整体保护与有机更新协调并进,高定位、高标准建设运河文化带,大力实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提升工程,全力打造“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世界遗产城市”“吴文化中心”三大品牌。加快推进部市共建匈牙利布达佩斯中国文化中心项目,力争江南水乡古镇和海上丝绸之路申遗早日成功,不断增强苏州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品牌竞争力,推动文化品牌的不断完善、创新,促进文化品牌实践的提升、飞跃,将打造世界级文化品牌及其核心价值,作为新常态下提升苏州美誉度和知名度的有力抓手和核心竞争力。

3.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名城

加强对优秀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促进城市建设与文化发展深度融合,让江南文化与苏式精致生活交融并进、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文明深度融合,把争先创优、敢为人先精神融入新时代发展,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古城之美完整留住,风貌韵味实现活态保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文化城市建设,成为新常态下提升苏州美誉度和知名度的有力抓手和核心竞争力。城市更新凸显匠心细节,拥有一流的社会文明水平及生活品质,镕古铸今的“双面绣”城市特质得以充分展现,在当代世界级历史文化名城中占据重要一席,成为充满人文魅力和水乡特色的国际休闲消费中心和全球重大影响力的世界文化名城。 

4. 积极推动文化产业国际化

突出文化产业供给侧改革,增强基于本源性的原始创新,以创意的高渗透性、高带动性推动协同创新,从大规模生产转向大规模定制,促使文化产业创新发展、融合发展、开放发展。推动园林、昆曲和“非遗”手工艺、吴门画派等特色优秀传统文化与产业深度融合,解决文化产业供给与需求之间的不平衡,促进传统文化资源的转化效益最大化。系统设计视觉识别系统,通过立体全方位宣传推介,让更多的中外游客更直接地认识苏州,提升国际化水平。推动文化设施和文化资源互补互促、内外交流,不断提升城市文化设施和文化景观的“产品附加值”。引进和培育国际一流的演艺经纪公司,打造和培育一批电视节、戏曲节、动漫节、音乐节、舞蹈节等重大文化活动,做大做强文化创意产业。以文化产业园区为载体,促进文化产业企业集聚发展、集群发展,建设文化产业生态系统,提升区域集聚功能。

本文系苏州市社科基金决策咨询课题“苏州、杭州高质量发展比较研究”(编号J2019LX005)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责任编辑:江知】


社科

最新期刊

第四期

江南论坛期刊2024年

在线预览

电话:0510—80908055  0510-80908053   邮编:214000   地址:无锡市滨湖区雪浪街道南象山路2号
备案号:苏ICP备12063891号-1 推荐使用IE9及以上浏览器 技术支持:无锡跨度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0510-85749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