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南论坛 》欢迎您!   2024-05-06 星期一   加入收藏 | 设为主页 联系电话:0510—80908055
实践思考 首页 >

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职能优化的探讨

作者:吴 欣   文章来源:本站   点击数:723   发布日期:2020-7-21

社会服务是高职院校的一项重要职能。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高等职业学校要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重点服务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加强社区教育和终身学习服务”。这为新时代高职院校服务社会提出了明确要求,高职院校应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在内涵拓展的基础上实现职能优化。

一、强化市场服务意识

现代高等职业教育虽属于高等教育体系,但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中,高等教育是从第三级教育开始,第一阶段(序数5,相当于本专科和硕士生教育)分为5A和5B两类。5A是理论性的,5B为实用技术性的。高等职业教育属于5B,它以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和高素质劳动者为己任,服务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这就要求高职院校树立市场意识和服务意识,把面向市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看作是推进高职院校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

首先,要明确高职院校在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角色定位。高职院校与地方发展是紧密相联的,高职院校需要地方为其提供发展空间,地方需要高校为其提供智力支持,从而构成了大学城市共同体。因此,高职院校要认真分析和研究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区域行业和企业的特点和需求,认清自己的优势和服务领域,可以和哪些行业企业进行合作,发挥自己的优势,实现双赢和多赢。

其次,通过走访调研、合作洽谈等多种形式,加强感情交流,扩大学校影响。为学校广大师生了解地方经济发展、企业需求,同时也为地方政府、企业了解学校,围绕“地方政府最关心什么,企业最感兴趣的是什么,老百姓最需要什么”,确定服务重点,发挥高职院校学科优势,促进学校科技成果的转化。要密切与社会联系,为建立校地合作、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创造条件,与社会各界建立各种形式的联盟式合作关系。高职院校要多形式、全方位地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着力提高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成为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培训中心、技术创新和转化服务中心及地方政府咨询中心。

再次,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面向地方行业企业办学。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学习德国“双元制”模式和美国社区学院,融入行业,服务行业,影响行业,引领行业,创新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如笔者所在的嘉兴南洋职业技术学院加强校企合作,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实践实训课程,共同建设实践实训基地,深化“产教融合”与“现代学徒制”,建立职业教育资源整合和产业增效机制,创新“技、创、工、学、辅”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嘉兴乃至长三角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二、完善评价激励机制

目前,多数高职院校的评价体系,如职称评聘、业绩考核和奖励政策,人才流动制度等基本上还是沿用旧的格局,亟待改进与完善。

1. 建立适合高职院校的评价制度。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高职院校建校时间相对较短,大多还没有自己的评价体系,但简单照搬普通高校的评价体系,显然是不合适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由参照普通教育办学模式向企业社会参与、专业特色鲜明的类型教育转变”,应该根据高职院校的实际和特点,建立适合高职院校的评价制度。对从事教学工作、应用研究和成果转化推广人员进行分类评价,将产学研结合与学校的发展、教师的职业发展和切身利益紧密联系起来。

2. 改革教师工作的评价机制。改变主要依据发表论文来鉴定科研成果和评聘教师职称的做法,注重培养人才的实绩、科研的质量和知识服务的实绩,在与生产结合紧密的专业实行服务企业机制,完善科研横向合作和促进成果转化的机制,横向科研经费成为年终考核指标,营造服务地方发展的良好制度环境,调动教学科研人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积极性。把教学科研人员服务企业以及取得的成果作为职务晋升和业绩考评的重要条件。

3. 完善产学研激励约束机制。高职院校应根据本校校情和当地经济、社会情况制定相应的利益分配机制、知识产权的分配和激励政策。如股权激励、工作量减免、编制保留、职称聘任等多方面的鼓励与扶持措施,吸引人才和鼓励人才流动政策。鼓励教学科研人员在保持原岗位、待遇不变的情况下到使用其科研成果的中小企业兼职;充分调动教职工社会服务的积极性,通过经济杠杆不断激发教学科技人员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不断推出适于市场的优秀成果,以取得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优化服务地方职能

高等职业院校办在地方,与地方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优化服务地方职能是其发展的核心要义。

1.加快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人才培养是高职院校的中心任务。建设现代化国家不仅需要大批高精尖专业人才,同时也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2019年国家提出高职院校扩招100万,2020年又继续扩招200万,这对高职院校既是发展机遇,更是社会责任。高职院校要适应新时代企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加强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训结合,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增加能反映最新科技成果的学科前沿性知识,按照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要求,根据生产、服务的真实技术和工作流程构建知识教育体系、技术技能训练体系和实验实训实习环境。建设一支适应产学研合作教育工作要求的“双师型”教师队伍,鼓励教师以各种形式到校内外产学研基地培训和锻炼,支持教师积极参与行业企业的技术开发与应用,增强其实践能力,努力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同时,要积极聘请行业企业和社会上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或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充实“双师型”教师队伍。实行“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切实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

2. 服务地方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在我国,除了少数央企,还有大量的中小微企业。中小微企业为国家贡献了税收,吸纳了大量劳动力,但是中小微企业技术力量相对不足,甚至缺乏技术研发部门,亟待提升。高职院校应加强与中小微企业的联系,深化校企合作,委派教师到中小微企业挂职和调研,了解中小微企业的技术难点,组织力量攻关,帮助中小微企业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

3. 加强社区教育和终身学习服务。如今,人类已进入终身学习的时代。那种年轻时学校学习,毕业后工作几十年,然后退休的人生轨迹已不适应当今社会。随着互联网技术、人工智能的发展,人人都需要随时随地便捷的学习,学习已成为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高职院校作为一种教育机构,在社区教育和终身学习中是大有作为的,它可以提供学习场所、师资力量、图书馆藏、实验设施、信息资源,既能满足青年人的考证考级、就业技能的提升,也能丰富老年人的学习和晚年生活。

4. 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政府应该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提高服务水平,如建立产学研信息平台和供需信息库,包括:人才、技术、可共同利用设备信息库,产学研合作项目库,合作中介机构库;建立产学研合作服务信息网,强化科技信息咨询和服务工作,促进科技与经济更紧密、更有效的结合。促进产学研各方之间的信息透明和流动。通过制定规划和政策,加强高职院校与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使高职院校的创新资源与企业的内在需求对接,加强信息收集,提高合作对接的针对性。加大对企业、高校项目技术信息的采集,建设技术需求库,高校科研院所专家库,建立经常性、长期性信息发布机制,对项目的融资和推介,提高产学研合作对接的实效性和成功率。鼓励本地高职院校、科研院所定期召开科技成果信息发布会和企业技术需求对接活动,引导本地高职院校、科研院所主动适应地方产业发展需要,加快科研成果延伸与转化。

高职院校在新一轮发展挑战和机遇并存的情况下,如何主动应对,坚持科学发展,特色兴校,服务地方,是一个值得深思和长期关注的课题。高职院校要抓住机遇,迎难而上,借势发展,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在服务中求生存,在贡献中求发展,进一步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积极为地方经济转型升级和增长方式的转变提供智力支持,不断提高对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

(作者单位:嘉兴南洋职业技术学院)【责任编辑:江东】


社科

最新期刊

第四期

江南论坛期刊2024年

在线预览

电话:0510—80908055  0510-80908053   邮编:214000   地址:无锡市滨湖区雪浪街道南象山路2号
备案号:苏ICP备12063891号-1 推荐使用IE9及以上浏览器 技术支持:无锡跨度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0510-85749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