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南论坛 》欢迎您!   2024-04-20 星期六   加入收藏 | 设为主页 联系电话:0510—80908055
文化繁荣 首页 >

“常州吟诵”的传承与保护研究

作者:陈 良 章曌杰   文章来源:本站   点击数:855   发布日期:2020-5-22

常州吟诵,附丽于唐诗宋词与古文,以乐音进行口头即兴创作,音乐风格多样且极具江南民间音乐特点,具有中国传统音乐和语言学等多方面研究价值,2008年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吟诵调”大项中的唯一子项。目前,我国吟诵保留尚比较系统的地区有江苏常州、福建漳州、广东广州、湖南长沙、河北河间、北京等地,其中又以常州吟诵水平最高、保护最好、文化底蕴最深厚。作为吟诵调中的代表,常州吟诵不仅是常州文化、吴地文化的瑰宝,同时也是全世界的财富,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在日本、韩国等很多汉文化圈国家饱受欢迎。

一、常州吟诵传承保护历史与现状

(一)常州吟诵传承与保护历史

据史料,常州吟诵始于战国时代,是吴地吟唱流传下来的一脉,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传承历史。“五四”新文化运动,提出了白话文取代文言文的倡议,传统吟诵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常州吟诵也不例外。解放之后,随着私塾被学校取代,通过吟诵古诗词进行教学的方式发生改变,传统吟诵弱化并逐渐消亡。所幸,一直有一大批传人和学者对常州吟诵进行无偿、自发的保护和宣传。语言学大家赵元任(常州人)是最先为“常州吟诵”灌制唱片、录音、记写曲谱的人。1925年,他首次录制了6 首常州吟诵诗词作品,是最早的吟诵音乐音响资料;1969年,他又录制了《静夜思》《枫桥液泊》《回乡偶书》等5首诗歌吟诵作品,并根据自己掌握的音调记写了22首乐谱,这些大都刊登在《常州吟诗的乐调十七例》中。之后,周有光、屠岸、钱璱之、羊汉、秦德祥等一批传人和学者,均为常州吟诵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二)常州吟诵传承与保护现状

近年来,常州吟诵整体传承与保护情况不容乐观,常州的专家学者对常州吟诵开始了广泛、有效的保护工作。2010年,由秦德祥、金丽藻等人记录整理,周有光先生作序的《赵元任程曦吟诵遗音录》出版,并附有光盘音频,为常州吟诵的传承提供了宝贵资料。同年,“常州市吟诵艺术协会”成立,积极开展交流推广活动,唤起了不同年龄层次的常州市民对吟诵的兴趣。2011年,开办“常州吟诵研习班”,邀请名家学者来授课,加强了从业人员的专业性和保护意识。2013年,在常州市文化馆和国家级传承人秦德祥的努力下,“常州吟诵传习所”挂牌成立。与此同时,常州教育界也开始探索将常州吟诵引入校园,龙虎塘实验小学、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常州第五中学、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等相继成为常州吟诵传习基地学校,逐步形成常州吟诵校园传承的良好局面。之后,常州工学院、江苏理工学院、常州第一中学、常州第二中学、解放路小学等学校均开始尝试常州吟诵的相关课程。除此之外,常州吟诵还利用节假日、庆典日搬上舞台演绎。2018年,在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举办常州吟诵诗会:传雅音儒风 承吟诵薪火;2019年,“春华秋实 四季流芳”诗会在常州工学院拉开帷幕,活动全面展现了常州吟诵近年来传承保护及传习基地建设成果,以“非遗见人见物见生活”的形式扩大了在广大市民中的影响力。同年11月,常州市文化馆获得常州吟诵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但常州吟诵属于“小众文化”,知之者甚少。在传承保护过程中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如传承人年龄结构偏大,老龄化严重,传承“后继无人”;方言不受重视,语言根基薄弱;政策性支持、经费扶持不够;专业人才缺乏等。

二、可借鉴的“非遗”传承保护措施

(一)苏州评弹

地方人大:通过《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项目和传承人、继承人、学艺者,明确资助、补助条件,并落实苏州户籍落户、社保等政策。地方政府:定期出资举办社区书场,成为社区百姓日常生活的娱乐天地,扩大了评弹的受众面和影响力。学校及教育基地:一是推出评弹社会考级,制定了公正的评估、评价体系,这一举措具有里程碑意义;二是首创大学生素质教育基地“吴文化园”,为学者、教师、学生开展“苏州评弹”研究提供平台,推动评弹的艺术研究和升级;三是开展“苏州评弹进校园”活动,引导更多青少年走进“苏州评弹”的艺术殿堂。专业团体:苏州市评弹团开展了“四进工程”,包括讲座“四进”(进政府、学校、社区、企事业单位)和舞台艺术“四进”(进社区、乡镇、学校、企业),对培养潜在爱好人群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同时紧扣时代发展,对评弹书目推陈出新,并适时开展夜场演出,吸引青年人的关注。媒体:苏州广播电视媒体推出“苏州评弹”电视书场和广播书场,开展评弹比赛和艺术论坛,使得评弹拥有更多的听客。

(二)无锡“锡剧”

地方政府:一方面,加大对无锡市锡剧团的财政支持,解除剧团吃饭难的问题;另一方面,制定《扶持艺术团体引进优秀艺术人才办法》,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盟锡剧事业。学校及教育基地:在高等院校组建锡剧社团,由专业人员教授,提高学生对锡剧的了解,扩大锡剧在年轻群体中的影响力;成立锡剧博物馆,使其成为大众普及锡剧知识的学习基地。专业团体:对锡剧进行剧目原创开发,使其更符合现代生活趣味;邀请锡剧艺术家为锡剧粉丝授课,增加公众参与机会。媒体:在广播电视中开设锡剧类节目,利用传媒来拓展锡剧的观众群体。

(三)南京白局

地方政府:推动白局艺术进校园、进社区,为白局的发展积蓄力量和储备潜在人才;充分结合旅游资源,开展白局展示演出,开发相关旅游纪念品。学校及教育基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承担南京白局表演艺术人才培训项目,培训教师、大学生展开白局学习;南京审计大学成立泽园书院,成为白局校园教育基地,将民间艺术引入高校。专业团体:白局艺人创新编排曲目,为白局焕发生机做出努力。地方媒体:南京电视台开创时事评论节目《听我韶韶》,用“南京白局”来说唱品评时事新闻。此外,南京学者编写了教材《家乡的南京白局》,为白局的学科化、规范化建设绘制了蓝本;南京公交地铁公司推出白局主题的公交地铁卡、公交车、公交车站,提升了民众对白局的熟识度和好感。

三、常州吟诵传承与保护路径

(一)加大政策、经费扶持

常州市委、市政府应积极营造支持性环境,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设立专门扶持经费。对吟诵表演者、从业者及传承人,给予一定的项目资助和生活补助;适当解决非遗传承人才的编制问题,鼓励中青年吟诵爱好者成为继承人、学艺者;扩大常州方言的覆盖面,鼓励中小学开展常州方言教学、用常州方言进行交流,稳固常州吟诵的语言根基。

(二)扩大宣传影响力

通过地方广播、电视媒体、公交电视,推出常州吟诵专题节目,充分运用微博、微信、微视频等媒介,扩大吟诵的听客群体;鼓励吟诵艺术进校园、进小区、进公园,或是舞台演绎、或是竞赛评比,让常州各界能够体会本地文化的魅力,争取更多的社会支持力量。

(三)培养传承人才队伍

应注重“老中青”三代相结合,对现有高龄常州吟诵传承人进行保护,给予足够的生活保障,通过师徒结对的方式,培养传承接班人;充分发挥常州市吟诵艺术协会、常州吟诵传习所的人才培养作用,提高中青年骨干人才的艺术理论修养和表演技巧水平,造就更多吟诵创作和演唱的生力军;发扬地方高校推动作用,利用公共选修课堂,进行常州吟诵的传习,发展后备队伍。

(四)建设传习基地

设立常州吟诵教育基地或常州吟诵博物馆,引导更多的青少年走进吟诵文化艺术,让更多人了解常州吟诵,成为常州吟诵的宣传者、实践者;进一步提升常州吟诵传习所的吟诵普及和文化传承功能,鼓励“吟诵俱乐部”“吟诵社团”等各类吟诵组织的创建,将理论讲解与现场表演相结合,打造成为群众易于参与、乐于参与的地方文化传播平台和载体。

(五)创新融合发展

首先,要对常州吟诵进行改良式创新,开创更多的音乐曲调,运用普通话与其他吴地方言吟诵,以迎合更大范围群体的观赏需求;拓展吟诵内容,不仅要吟诗、吟词、吟文言文,还要将吟诵引入现当代著名文学作品中。其次,要引导高校学者、教师、学生开展常州吟诵艺术开发研究,推动吟诵艺术升级和传承光大。再次,要推动“文旅+吟诵”的融合发展,结合当地旅游资源,将吟诵文化推广出去,或者“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与周边城市达成合作演出协议,共同推广地方文化。

本文系常州市第十五届社会科学研究课题立项项目(编号CZSKL-2019C184)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陈 良 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章曌杰 常州市新北区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江辰】

社科

最新期刊

第三期

江南论坛期刊2024年

在线预览

电话:0510—80908055  0510-80908053   邮编:214000   地址:无锡市滨湖区雪浪街道南象山路2号
备案号:苏ICP备12063891号-1 推荐使用IE9及以上浏览器 技术支持:无锡跨度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0510-85749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