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南论坛 》欢迎您!   2024-05-06 星期一   加入收藏 | 设为主页 联系电话:0510—80908055
新时代新发展 首页 >

县域经济环境下发展智能制造路径研究

作者:罗利行 高瑶瑶   文章来源:本站   点击数:768   发布日期:2020-3-23

当前,国家整体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智能制造作为“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核心要求,对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打造经济优势,尤其是打造制造业竞争新优势具有重大的意义。作为“中国制造2025浙江行动”首批县级试点示范城市,余姚在发展智能制造上虽已有一定的突破领域,但仍处于探索阶段。为更好地实现地区经济的发展,余姚应以更高的战略定位来谋划传统制造业的智能化改造,把智能制造作为推动地区经济的核心力量,进一步完善高新产业的培育和建设,凝聚高素质人才,推动智能制造迈入更高的水平。

一、余姚发展智能制造的优势

(一)传统制造业发展规模大,基础好

经过多年发展,余姚已经形成了塑料模具、电子电器、机械仪表(五金)这三大颇具特色、且竞争优势明显的支柱产业,同时还发展起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精细化工这三大新兴产业和以汽车配件、水暖灯具为代表的区域特色经济。在“工业立市、工业强市”战略的指导下,制造业已成为余姚当地经济的支柱产业,截至2018年底,全市有3万余家工业企业,对年度GDP贡献占比高达53%。

(二)高端人才集聚政策有保障

“平台引才,产业引才,政策引才,以才引才,赛会引才”是近年来余姚市政府在落实人才工作上的五大核心关键。2013年余姚市挂牌成立浙江“千人计划”余姚产业园,2017年又启动国家级“侨梦苑”揭牌仪式,依托这两个平台,截至2019年1月,余姚引育的“国千”和“省千”专家已经超过80位,投资数亿元的配套服务中心也已经开始使用。同时,余姚市还特别出台了“3个500万政策”“25条人才新政”以及“姚江英才计划”,以直接奖励的优惠政策吸引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及团队,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最高项目支持可达1亿元。

(三)制度上奖励与倒逼,转型两手抓

2014年,余姚市开始大力推行企业“机器换人”技术改造工作,在政府的鼓励下,金融机构对企业技术改造的信贷支持和相关部门提供的额外技术项目补贴高达50%。2017年,政府出台“亩产论英雄”考核细则,要求企业结合自动化和数字化,将智能化生产作为实现目标,培养企业自主创新发展意识。至2018年底,全市已累计实施智能化改造重点专项342个,改造环节生产效率较改造前提高129%。

(四)政府搭建信息平台,提供配套服务

近年来,余姚市先后成立智能产业园、智能研究院,举办机器人峰会,建造智能机器人小镇和长三角机器人博览城,依托主流媒体和高能级载体,为当地传统制造企业转型高新企业提供信息交流的平台,创造对外发展的机遇。同时,政府相关部门积极深化合作对接服务、要素保障服务,创新开展智能制造项目对接会及智能化改造“微论坛”等活动,提升项目合作成功率。此外,开通智能化改造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建立领导“一对一”联系、科室跟踪服务、专家协同破难的“三项机制”,截至2019年初,已有219个智能化改造项目纳入“绿色通道”,审批效率提升90%。

二、余姚发展智能制造面临的制约因素

(一)思维制约

作为县级城市,余姚当地制造企业受地理、交通、平台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对经济形势与市场把控相对滞后,尤其是中小企业作为县域制造产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智能制造转型中常存在两种思维模式。一是有资金无意识。一些县域家族企业经营状况良好,但不少管理者小富即安,加上传统的实体制造业利润微薄,转型智能制造需要在短时内大量投入资金,同时实施周期长,技术要求高,容易造成经营者的排斥心理。二是有意识但盲目。尽管智能制造理念已逐渐渗透各个行业,但县域制造企业经营者普遍存在专业知识有限、能力积累不足等问题,对智能化概念认识模糊,简单将智能制造等同于购置机器设备,缺乏制造、研发、物流、管理等方面同步智能化的认知。

(二)资本制约

智能制造要求企业在生产要素上由低级转向高级,这对于企业原始成本投入有了更高的要求。余姚当地制造企业通常以家庭企业为主,在资金储备上能力较弱,而我国企业融资模式相对单一,尤其在县级城市,主要以银行贷款为主,直接融资占比较低,金融机构在综合考虑企业的获利、偿还能力后,对传统制造业一般采取“慎贷”政策。同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占有大量的银行贷款,也对企业融资形成了一定的资金挤压,这无疑也加大了县域制造企业的资本压力。

(三)人才制约

智能制造的发展要靠人才。相比大中型城市,县级城市在高校园区建设上相对滞后,缺乏高新科技研究人才,同时城市发展水平对于技术人才的吸引度也不足。但传统制造业智能化的升级转型离不开技术技能型专业人才,人才是提升产业创新能力的基础保障,而创新是实现制造业智能转型的关键性因素。当前,由于余姚高新专业人才的缺乏,导致地区整体创新能力薄弱,制造企业的核心技术仍以引进为主,难以在市场中形成独特的技术领先优势。

(四)传统产业结构的制约

改革开放以来,余姚依靠区位优势发展传统制造业,门类较为齐全,但由于传统发展方式粗放,始终存在着单一地区行业规模和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传统的低端制造业发展基础好速度快,但技术含量高的计算机、通信设备制造业发展较慢,高新产业绝对规模小,地区产业内分工程度有限,制造企业多集中在下游产业,这造成了当前制造企业规模小、实力弱,产业链不完整,普遍缺乏龙头企业的现状;二是相比大中型城市,余姚制造产业园区的平台集聚程度较低,产业布局较为零散,由于制造项目雷同,错位发展不足,地区整体竞争优势不突出。

三、进一步发展余姚智能制造的路径思考

(一)明确智能产业发展方向

历史实践证明,一个县在经济产业上的发展要实现面面俱到有一定难度,但结合当地实际,因地制宜形成支柱产业则具有较高的可行性。由于各县域地理环境、历史人文和产业基础不同,采取的经济发展路径也大不相同,智能制造也同样如此。

县域发展智能制造的首要需求,应以本地先发优势为根本,明确战略部署,集中资源要素发展已有基础的县域特色产业智能制造,与周边形成优势互补,打造核心竞争力。以余姚市为例,早在2016年全市已形成了包括汽车、高端装备、电子信息、新材料和智能家电在内的五大主导产业,但由于在探索智能制造初期,招才引资之时忽视了原有的产业优势,导致部分引进的新兴企业出现“水土不服”,产品项目难以真正落地。近两年来,政府转变发展思路,聚焦目标产业,以新材料和智能装备为核心,进行集中开发。2018年,余姚市规上工业实现产值1616.5亿元、增加值336.8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占比过半,数字经济发展综合考评指数位居宁波首位。除提高竞争力外,优先发展重点产业的智能制造还有助于县域实现产业集群,将产业相关的包括土地、人力、资本等在内的要素汇聚至一定的空间内,使企业得以共享基础设施和市场规模效益,提升产业链价值,降低转型成本,提高创新效率。同时,也便于政府统一做好相关服务工作,最终实现一个地区智能制造的良性发展。

(二)集中打造高新行业龙头企业

尽管“十二五”期间,各地区部分优势重点企业快速发展,但对高新智能企业鲜有布局,“大而不强” 特征较为明显,普遍缺乏如深圳华为、佛山美的、青岛海尔这样大规模、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旗舰型龙头企业,这就难以为当地制造企业树立标杆样板,推动产业链的形成。因此,县域发展智能制造,在明确产业发展方向后,应在重点产业中发展重点企业,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打造行业龙头,并以其为引领,推动智能产业做大做强。

政府应率先对主业突出、带动性强、具有创新能力的骨干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进行全面梳理,通过出台科研激励政策、建立研发风险补偿机制、优化产业服务体系等措施助力企业发展独立技术创新体系,推动企业同时向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的两端延伸,并鼓励此类“准龙头”企业借助兼并或重组,发展核心关键技术,以智能制造为再发展路径,真正成长为行业龙头企业,以强劲的市场竞争力,跻身国内外一流市场,推动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而在鼓励龙头企业发展高新产品的同时,也要帮助其进一步剥离机械化水平高的零部件生产业务,形成外包与代工的生产模式,推动处于产业链末端的中小企业发展专业化零部件生产,提高地区产业配套协作水平,发挥技术引领作用,在县域范围内真正形成完整的核心产业链。

(三)孵化培育科技型中小微企业

中小微企业是县域数量最大、最具活力的企业群体,也是地区开展智能制造,升级传统产业的中坚力量。在加快智能制造建设前进的过程中,除打造产业龙头企业外,还应鼓励有制造基础的中小微企业进行智能化改造升级,孵化培育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为全产业智能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相比大型企业,中小微企业经营规模小,流动资金少,部分处于起步阶段的创业型企业在前期投入资金进行技术研发后,往往由于资金链的断裂导致高科技产品项目难以落地,这就对当前县域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机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政府应首先完善融资机制,以信用建设创新融资方式。在融资环节中,必须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通过利率市场化和市场化风险定价等手段实现融资成本的被覆盖,政府相关部门应出台对企业的政策支持,如担保、贴息等方面。对于大部分农村中小微企业,在其转型智能化过程中,政府还应搭建企业和当地银行、金融机构的沟通桥梁,组织多种银企合作方式,引导金融机构对智能转型企业信贷支持。另外,考虑到融资风险,为进一步提高融资效率,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还应加强中小微企业的信用体系建设,通过共享各部门的信用数据,建立企业诚信档案,实现智能制造转型过程中 “有投入有产出”。 

纵观当前县域制造业,大部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依旧薄弱,政府部门应建立产业创新联盟,积极搭建科技服务平台、产学研结合平台等,帮助中小微企业在智能转型过程中实现科技创新平台资源共享。如余姚市在近年来同时打造的“中国机器人峰会”信息交流平台和“宁波智能研究院”技术研发平台,不仅为当地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带来了信息上的便利,也带来了技术上的支持。另外,应加快提升企业孵化器的服务水平,为创业者和企业家提供土地资源、项目指导、人员培训、法律援助等服务,完善企业创新成果产权保护制度,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最终实现中小微企业的智能制造。

(四)引育产业所需的智能化人才

人力资源是实现中国制造的第一资源,但在县域城市中,人才缺乏始终是阻碍当地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相比于大中型城市,县域在生活条件、方式上对高科技人才的吸引程度总体不高,不少企业引入人才后受限于当地教育、医疗等公共设施,难以解决人才家庭生活上的问题,使得高端人才常常“引而不入”或“引得进,留不住”。因此,政府应率先在人才问题上出台政策,帮助当地企业吸引人才,发展人才,因地制宜地引入符合当地制造产业发展需求的各类人才,从工作环境到生活需求,通过建立完善的人才奖励制度来促进市场人才要素的合理配置。同时,还需积极引入高校资源,或支持科研院所与产业合作研究,形成从科技人才到开发落地产业化的创新生态链,在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基础上实现科技创新平台资源的共享,为本地区培育智能化人才,为经济智能化转型做好储备工作。此外,企业在扩大经营规模、开发核心技术时也可以考虑将研发中心转移至一、二线城市,以地理优势和公共资源吸引高科技人才,为企业发展智能制造提供技术保障。

就发展智能制造而言,除掌握核心技术的高科技人才,县域当前也面临着现代工厂中新蓝领人才的缺失问题。技术工人是支撑中国制造、实现中国创造的重要基础,对发展县域智能制造、实现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传统制造业的车间工人工作技术含量低、时间长、报酬少,因此在年轻一代中并不受欢迎,他们更愿意选择氛围好、内容少的工作。现代数字化车间中需要更多的是具备操控能力的高级技工,区别与传统工厂的普通工人,高级技工不仅机械操作水平要求高,且工作环境好、报酬高,是当前制造业智能化转型中有较大缺口的工种。考虑到社会对“高级技工”存在的普遍误解,地方政府应加大对该技能人才的宣传力度,在全社会范围内普及行业平等的理念,健全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制度,加大相应技工院校的扶持力度,发展技工教育,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加快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并鼓励青年择校择业时以实际情况出发,结合自身优点提高综合素质,激励他们走技能成才之路,为当地制造业的智能制造添砖加瓦,从而实现全行业、全领域的人才储备。

本文系2019年度浙江省党校(行政学院)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第二十一批规划课题“县域经济环境下发展智能制造的路径研究——以余姚实践为例”(编号ZX21046)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中共余姚市委党校)

【责任编辑:江知】

社科

最新期刊

第四期

江南论坛期刊2024年

在线预览

电话:0510—80908055  0510-80908053   邮编:214000   地址:无锡市滨湖区雪浪街道南象山路2号
备案号:苏ICP备12063891号-1 推荐使用IE9及以上浏览器 技术支持:无锡跨度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0510-85749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