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南论坛 》欢迎您!   2024-04-25 星期四   加入收藏 | 设为主页 联系电话:0510—80908055
调查研究 首页 >

高校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路径的思考

作者:周天竞   文章来源:本站   点击数:856   发布日期:2019-8-21

今年2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为《纲要》)正式公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抓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重大机遇,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作为世界城市群行列的“后来者”,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中出现了“对标三大世界级湾区”的表述。研究表明,以东京湾区、纽约湾区和旧金山湾区为代表的国际一流湾区存在一个共性特征,即高等教育集群优势突出。与世界级湾区相比,“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三种货币”的独特性,给大湾区高等教育协同发展带来了挑战。作为青年的成长基地,大湾区高校如何融入国家战略发展,备受关注。

一、粤港澳大湾区内的高校资源概况

粤港澳大湾区包含广东省的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等九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高等教育综合实力较强。据统计,广州市有80多所本专科院校,在校大学生数量逾100万名,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计划,拥有众多全国排名靠前的学科。深圳的高等教育虽起步相对较晚,但凭借与国外合作的先发经验以及大笔的教育投入,成果斐然。已建成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区)、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等10余所高校,在建10余所市重点高校,如天津大学佐治亚理工深圳学院、深圳墨尔本生命健康工程学院、深圳创意设计学院、深圳音乐学院等。香港高校历来实力雄厚,多所大学位列世界大学排名前100强。在过去百余年,香港抓住“西学东渐”的机遇,成就自身。接下来港校可成为内地高校联通世界的关键纽带。澳门的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等几所高校成立时间不长,但在政策与资金的扶持下进步明显,在部分学科领域如旅游服务等方面具有一定影响力,也是中国与葡语国家交流的平台。

二、高校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路径的思考

纵览粤港澳大湾区高校的合作史,在政府、高校、民间机构等多重力量的推进下,主要以学分和学历互认、跨境招生、合作办学、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四种形式加速高等教育资源的流动与融合。在新环境下,校际之间的合作可以在原有基础上尝试更多的可能。

1. 开垦“试验田”,校际合作向纵深发展,共享优质资源

粤港澳大湾区内差异化的治理机制孕育出多样化、异质性的学科资源,既形成了合作基础也造成了合作障碍。校际合作既需要“求同”,即秉承“湾区意识”,加强联盟,凝心聚力;也需要“求异”,重视保护湾区内多元高等教育资源,给予高校更大的宽容度,让高校明确各自定位和优势,使互补性合作形成良性循环。

粤港澳三地高等教育合作重点在于突破制度瓶颈,实现高等教育集群。互联网技术跨越时空界限,为共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提供了现实支撑。2018年11月,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等11所广州高校发起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在线开放课程联盟,随后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澳门大学等13所港澳高校相继加入。截至目前,课程联盟共有62所高校,首批上线课程398门,涵盖理学、文学、医学等多个学科。这种非营利性、开放性的“试验田”,不仅盘活优质教育资源,惠及更多学生,更以课程联盟为切入口,助推湾区内人才培养的全面合作。除共建共享课程,科研联合也是校级合作升级的体现。以暨南大学为例,自2007年以来先后与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5所高校共建7个联合实验室。其中,暨南大学—香港大学脑功能与健康联合实验室成功培育世界首例亨廷顿舞蹈症基因敲入猪,推动了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症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新药研发。

2. 打造“桥头堡”,精准对接企业发展需求,实现校企双赢

世界级湾区的成功经验显示,企业和高校的亲密互动为湾区吸引、培养全球性人才创造条件,优质人才是各湾区稳固金融、产业、科技中心地位的重要保障。如旧金山湾区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斯坦福大学等知名高校成为该区的“人才孵化器”,由此也集聚了苹果、谷歌等一批世界500强企业。东京湾区的佳能、索尼等大型企业与横滨国立大学、庆应大学等著名学府也建立了产学研用协作平台。湾区校企通过合作研究、共享资源、共建机构等,推动社会优质资源向育人资源转化,一方面有助于优化高校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模式,加快甚至超前培养新兴产业的紧缺型人才,另一方面为企业技术研发、创意策划等方面提供合适的人才储备,高校“桥头堡”作用尽显。

《纲要》中对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定位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这一目标是基于粤港澳高校、科研机构、高科技企业和国家重点科学工程的聚集效应,一方面,只有解决现实问题和推动社会发展为宗旨进行科研探索,才能有效提升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另一方面,高校科研成果只有进入生产与实践流程,才能检验出真实含金量,推动产业化运营。大湾区一些高校已结合自身的学科特色与优势,展开积极探索。如华南农业大学牵头的粤港澳大湾区生命健康研究院正处于筹备阶段,根据规划,该研究院由政府、企业、高校技术联盟组成,着重研究分子医学、现代中药、健康食品三大领域的核心技术难题。华南理工大学与华为、广汽、美的、碧桂园、中兴等国内500强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共建了一大批校企联合实验室,达成超300个技术合作项目,涉及通讯技术、智能制造、新材料、生物科技等新兴产业。

3. 占据“智高点”,建设高端智库和研究机构,提供智力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发展任务越是艰巨繁重,越需要强大的智力支持”,要“重点建设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和国际影响力的高端智库,重视专业化智库建设”。《纲要》提出:“支持内地与港澳智库加强合作,为大湾区发展提供智力支持。”近来,带有“粤港澳”头衔的智库和研究机构在学术研讨会、合作发展论坛的基础上,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如华南师范大学的教育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粤港澳大湾区中心、暨南大学的经纬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研究院、“一带一路”与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声誉研究中心、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等,均为决策层提供咨询服务和趋势预测,为实践层提供需求调研和操作指引。2018年,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发布了《粤港澳大湾区可持续发展指数报告:经济、社会、环境指数》《粤港澳青年内地创业:企业案例、创业者故事、政府政策》《粤港澳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升级版》等系列报告,从不同维度分析了大湾区建设的基础、优势、挑战,并提供相关政策建议。暨南大学经纬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研究院撰写的《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报告(2018)》构建了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用数据透视了大湾区的经济发展;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声誉研究中心发布的《2018年度企业声誉研究报告》,以近800个热点企业声誉事件为研究样本,分析了企业声誉管理的问题和趋势等。大湾区高校通过建设一批一流智库、研究机构、交流中心,占据大湾区“智高点”,担当起责任与使命。

4. 架起“连心桥“,促进文化深度融合,增强身份认同

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社会的价值取向。由于各种历史的、现实的原因,内地青年和港澳青年在不同的教育体制、社会体制、经济环境中成长,形成了不同的思维方式,但天然的地缘、血缘关系以及中华文化是三地青年的共同基因。今年3月,全国政协委员霍启刚在政协记者会上一句话被广泛传播:“(粤港澳)大湾区,是家的扩大和延伸。”由“家”衍生出“家文化”可视为粤港澳三地青年的共同记忆,即个人记忆和集体记忆。具体而言,个人记忆指港澳青年祖辈或自身在内地生活的经历,集体记忆指同根同源的传统文化记忆。

当前,以教育部门和高校牵头为主,围绕岭南传统文化,综合寻根之旅、风景名胜、粤剧艺术、民风民俗、工艺美术等内容,为三地青年结交新朋友、深度体验文化创造机会。如暨南大学牵头的粤港澳大学生岭南文化高级研修班、粤港澳大学生“岭南情、南洋行”一带一路研习营、华南理工大学主办的“粤学粤文化”粤港澳大学生寻找南粤文化之旅等活动均顺利开展多期。以文化人,粤港澳三地青年通过追忆祖辈的奋斗历程,成长为认同岭南文化的新一代青年,并明确自身在助力湾区建设的角色。

(作者单位: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责任编辑:江知】

社科

最新期刊

第四期

江南论坛期刊2024年

在线预览

电话:0510—80908055  0510-80908053   邮编:214000   地址:无锡市滨湖区雪浪街道南象山路2号
备案号:苏ICP备12063891号-1 推荐使用IE9及以上浏览器 技术支持:无锡跨度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0510-85749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