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南论坛 》欢迎您!   2024-04-27 星期六   加入收藏 | 设为主页 联系电话:0510—80908055
县域发展 首页 >

推进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路径研究

作者:沈晓红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509   发布日期:2019-5-30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各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扎实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更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习总书记的这一重要指示,将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凸显了基层舆论建设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的重要地位,凸显了县级融媒体在宣传思想工作大局中的重要地位。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又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发展的目标、方向和推进要点。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只有推进媒体深度融合,才能勇立潮头、加快发展。我们必须抓住历史机遇,跟上时代潮流,坚定有力地推进这场重大而深刻的媒体变革,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赢得战略主动,更好地适应形势和任务的需要,努力做好新时代的新闻舆论引导工作。

一、当前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存在的普遍问题是“缺人缺钱缺技术”

1. 融合程度不高。融合理念上,县级媒体从业人员,尤其是新媒体从业人员的互联网思维意识薄弱,不能熟练运用互联网思维和方式进行理念和技术创新,依然用办报纸、办电台、办电视台的思维办网站、做客户端、发微信、刷微博,只是叠加新闻,而非融合新闻。传播形式上,县级新闻单位主导的媒体融合基本以传统媒体为主,新媒体仅被视为传统媒体的延伸平台,没有作为独立媒体来管理经营,始终处于从属地位。传统媒体的微信公众号只是承担其电子版作用,原创性内容匮乏。

2. 融合人才短缺。在融媒体时代,县级媒体受制于资金、编制、待遇、政策、体制机制等问题,难以吸引和留住人才,全媒体内容生产、技术研发、经营管理等方面的高端人才更是寥寥无几。技术力量缺乏,新媒体的运营中,对于页面制作、功能开发、设计编程等专业人才需求缺口较大。目前,县级媒体前沿技术掌握相对薄弱,在人工智能、移动直播、大数据、云计算建设等方面没有专业团队,受制于提供服务的数据公司,自己没有主动权。

3. 资金短板问题。这几年县级媒体在融合发展上都进行了积极探索,投入大量资金新建了一批新媒体平台。报社、广播电视台各自为战,重复投资,不仅造成新的铺摊子和浪费,而且增加了各自的负担,影响了媒体自身的运行功能。由于新媒体运行至今没有找到很好的赢利模式,再加上近几年广告额锐减、盈利能力减弱,依靠媒体自我积累式的线性增长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新时期媒体融合发展的资金需求。

4. 经营空间有限。县级区域市场空间比较狭窄,对融媒平台持续做大做强制约比较大。县级报纸、广电作为末端媒体的地位及作用受制于本县的覆盖范围,导致其竞争力、吸引力、集聚力正在日趋降低,资金、人才、技术等加速向上级媒体靠拢,硬广阵地正在缩小,经营压力不断增加,创收的空间十分有限。县级媒体普遍面临着发行量下滑、收视率下降、广告额大跌、盈利能力减弱的严峻形势,迫切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

二、推进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基础和条件

一是宣传部门高度重视。中宣部在浙江省长兴县召开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现场推进会,提出2018年先行启动600个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2020年基本实现全国全覆盖。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推进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正当时,不仅有中央、省、市各级的行政推动,更有深度融合良好的基础和条件,以上都为组建融媒体中心提供了前提。二是市场机制为深度融合发展提供了环境条件。市场机制环境下,和全国的其他党报、广播电视台一样,县级党报、广播电视台已不单纯是宣传机关,而且还是重要的文化产业和信息产业单位;不仅具有喉舌功能,还具有产业功能。这几年县级党报、广电也经历了多轮改革,市场意识和改革意识比较强。三是全媒体格局为深度融合发展提供了平台基础。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全国各地已经基本建成了报纸、广播、电视、杂志、网站、客户端、微博、微信等全媒体平台,初步形成了广告、文化培训、出版、会展、演艺、网络信息等多媒体产业形态,为受众提供全媒体服务。四是融合机制为深度融合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各地县级新闻媒体为适应从内部机制体制上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加速生产、传播、管理、服务融合,形成了“一次采集、多元发布、互通共享”格局。

三、高质量推进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举措

1. 高质量推进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就是要下好一盘棋。即要着眼于构建全县域一盘棋的大宣传大新闻格局,整合所有报纸、广播、电视、网站、手机报等媒体资源,建设县委直属的正科级融媒体中心,实行干部职工集中办公、统一调度,信息内容、技术应用、人才队伍共享融通、融合一体,信息采制和发布无缝对接、有机衔接,构建起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化一流县域融媒体传播体系。

2. 高质量推进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就是要把最大变量逐步转变为最大正能量。要成立融媒体中心工作领导小组,强化融媒体中心阵地的监管。制定责任制考核细则,把融媒体中心工作纳入高质量发展考核指标,明确责任链、落实责任田。风险排查更广覆盖。要召开融媒体中心领域情况分析研判联席会议,全面排查融媒体中心领域风险点,开展融媒体中心净网行动清网行动,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打击网络谣言和不良信息,上紧落实融媒体中心意识形态责任的发条,确保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进一步建立健全考核评价体系,加强情况通报、督查整改等机制建设,严格落实主管主办和属地管理责任,加强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管理,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强化舆情监测研判和舆论引导,强化应急处置和督促考核,全面压降涉宜网络舆情的发生发酵。加强对全市新媒体、自媒体管理,加大对网络违法、违规行为的问责力度,加强对政治类有害信息的排查,坚决遏阻那些利用网络舆论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着力防止正面宣传被网民“选择性无视”,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让更多客观理性的声音化解网络戾气,推动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逐步转变为“最大正能量”。

3. 高质量推进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就是要加快融为一体、合而为一。一是建好一个融得进的中央厨房。 着眼于构建全县域一盘棋的大宣传大新闻格局,整合媒体资源,理顺体制机制,强化内容生产,拓展服务领域,全力推进融媒体中心建设,以中央厨房为核心,实现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全媒传播的运行方式,真正让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为一体、合而为一,构建起载体多样、渠道丰富、覆盖广泛的融媒体传播体系。二是推出一批叫得响的标识产品。围绕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实践高质量发展、迎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等重大主题,开展新闻舆论“融合年”活动,提前策划,创新宣传,增强报道的感染力和感召力。继续打造头版头条工程,精心组织好与无锡日报联合举办的“乡村振兴看宜兴”全国融媒体宜兴行大型采风活动、与新华网共同举办“飞阅中国——大美宜兴” 首届宜兴无人机航拍大赛、与新华日报共同开展的第十届国际陶瓷文化艺术节——“诗与远方在宜兴系列活动等主题外宣,开展陶瓷文化走出去、抖音宜兴等系列宣传活动,打造高显示度的陶都标识。三是建设一个讲得好的网络舆论场。结合融媒体中心建设,梳理宜兴发布两微一端管理运行和考核体系,全力打造权威高效的政务发布平台。强势推进网上主题宣传、成就宣传、典型宣传,力争在策划、生产、传播的全链条宣传上取得新突破。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建设“杜鹃花开——新时代文明实践在宜兴”网上平台,推进文明创建、志愿服务等信息资源的数字化、网络化,打造文明实践信息互联互通、资源共用共享的工作平台;以“杜鹃花开——新时代文明实践网上行”为主题,举办第五届网络文化节,通过线上线下互动,提供更丰富的网络志愿服务。试点推进网络社会组织建设,提升属地网络管理水平。

4. 高质量推进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就是要打出组合拳。要在融媒体中心建设上给予政策、资金扶持。推进媒体深度融合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级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在中心重组、设立,机构设置、编制管理、人才引进、设施建设、资源配置等方面给予充分保障;公共财政安排、国有资本投入、全面预算管理、税费政策扶持、薪酬绩效考核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县级党委政府要优先支持融媒体中心介入智慧城市建设、数据信息服务、文化创意领域,优选一批符合媒体发展趋势和自身发展战略,具有可行性、实效性、前瞻性的重点项目,驱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

(作者单位:中共宜兴市委)

【责任编辑:江东】

社科

最新期刊

第四期

江南论坛期刊2024年

在线预览

电话:0510—80908055  0510-80908053   邮编:214000   地址:无锡市滨湖区雪浪街道南象山路2号
备案号:苏ICP备12063891号-1 推荐使用IE9及以上浏览器 技术支持:无锡跨度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0510-85749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