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南论坛 》欢迎您!   2024-04-18 星期四   加入收藏 | 设为主页 联系电话:0510—80908055
绿色发展 首页 >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作者:李 垣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954   发布日期:2019-5-30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其中,我们党首次提出的绿色发展理念是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今时代发展特征相结合而形成的全新发展理念。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有利于我们深入思考:在当今国内和国际条件下我们将做出何种绿色选择,才能真正走向一个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一、生产力发展与生态危机之间的关系

就生产力发展与生态危机之间的关系而言,生产力发展构成了生态危机产生的客观历史前提,但生产力发展并不是导致生态危机的必然成因。人类要生存繁衍、追求美好生活、获得自身的解放和发展,首先必须解决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资料问题。马克思认为,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且,这是人们从几千年前直到今天单是为了维持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从事的历史活动,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这表明,生产力是人类社会生活和全部历史的基础,而生产力是指“人们在物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解决社会同自然之间矛盾的实际能力,是人类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因而,生产力是一个标志着人类改造自然的实际程度和实际能力的范畴,从根本上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现实关系。

生产力的发展既具有客观现实性又具有社会历史性。客观现实性体现在人们不能自由地选择生产力,现存的生产力是前人实践活动的客观结果,而它又构成人们当前实践活动的既定前提。社会历史性体现在生产力的发展是以人的需要为其内在动力,而人的需要又是不断发展的。“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由于人的需要在同劳动的相互作用中不断发展变化,因此,无论在劳动中形成的生产力如何发达,它总是具有继续发展的内在动力,生产力必然会随着人们需要的变化和劳动的发展而处于不断发展之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逐步扩大了与自然界交往的范围与深度,但由于环保理念的缺乏、科学技术水平的局限、追逐物质利益最大化的生产主义等因素,生态环境遭到了不应有的破坏,进而导致局部地区乃至全球性生态危机的爆发。

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彻底化解生态危机呢?马克思认为,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一种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这里,所谓“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即指的是依靠对自然资源最少索取、最小破坏的生产力发展以满足社会全体成员的基本需要,而这种“基本需要”也可以进一步理解为是一种“最少的基本需要”。唯有如此,才能实现马克思所说的人和自然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

二、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马克思的生产力理论同我国当前所倡导的绿色发展理念在内涵上是完全一致的。理念是理论的“头”,理论是实践的“头”,正确的理念能够引领正确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发展。在如何对待自然的问题上,早在一百多年前,恩格斯就深刻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这一远见卓识在相当一段时间没有被人们所重视。自然界一次又一次的无情报复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敲响了警钟,迫使人们不得不认真思考如何善待自然、保护自然,理智地运用科学技术的力量,在自然界允许的限度内实现经济与社会进步。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是值得自豪和骄傲的地方。但与此同时,我们也积累了大量的生态环境问题,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短板。习近平同志指出,绿色发展,就其要义来讲,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因而,人类的发展活动必须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自然观,否则便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需做到以下四点:

1. 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的“两山论”从不同角度诠释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既有侧重又不可分割,从而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具体来说,放弃“绿色”这一前提,所谓的“发展”便可能步入泥潭,造成现实的生态危机;而离开“发展”这一目标,所谓的“绿色”也就会失去方向。一方面,发展的目的是要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另一方面,发展应当是有限的发展,是在自然环境承载范围内的发展。所以,“绿色”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在于“经济发展不应是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竭泽而渔,生态环境保护也不应是舍弃经济发展的缘木求鱼,而是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2.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在资源利用上把节约放在首位,在环境改善上把保护放在首位,在生态建设上以自然恢复为主,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首先,“节约资源是破解资源瓶颈约束、保护生态环境的首要之策”。要在全社会、全领域、全过程加强节约,采取有力措施降低能源、水资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的消耗强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努力用合理的资源消耗支撑起经济社会的绿色发展。其次,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的保护力度,切实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习近平同志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因此,要从源头做起,加快治理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大气、水、土壤污染等突出的环境问题;要顺应自然,坚持自然恢复为主,减少人为干扰,把生物措施、农艺措施与工程措施结合起来,创建良好美丽、功能强大的自然生态系统;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积极参与推动建立公平合理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制度。

3.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

在践行绿色发展方面,习近平同志指出,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和草。在这样一种系统思想的指导下,必须按照生态系统的系统性、整体性、层次性及其内在规律,由一个部门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职责,对山水林田湖草进行统一保护、统一修复。基于此,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在此背景下,国务院新组建了自然资源部与生态环境部。自然资源部整合了原国土等8个部、委、局的规划编制和资源管理职能;生态环境部整合了原环保等7个部、委、办的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职能。前者将负责全国960万平方公里陆地和300万平方公里海洋上的所有自然资源的空间规划和数量监管;后者将主要负责生态环境质量的监管。

4. 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首先,就绿色与发展之间的关系而言,“绿色”是对具体发展方式的规定,“发展”则是践行绿色理念时必须要达到的目标。可以说,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相当程度上就是对以往“发展就是经济增长”这一发展理念的纠偏,而绿色发展方式的提出则将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深化与细化。其次,形成绿色生活方式的关键在于“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勤俭节约的消费观,树立节能就是增加资源、减少污染、造福人类的理念,努力形成勤俭节约的良好风尚”。这就要求我们应当广泛开展绿色生活行动,推动全民在衣、食、住、行、游等方面加快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式转变,坚决抵制和反对各种形式的奢侈浪费、不合理消费。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6YJC710023);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6E004);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RW170101)的系列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江知】

社科

最新期刊

第三期

江南论坛期刊2024年

在线预览

电话:0510—80908055  0510-80908053   邮编:214000   地址:无锡市滨湖区雪浪街道南象山路2号
备案号:苏ICP备12063891号-1 推荐使用IE9及以上浏览器 技术支持:无锡跨度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0510-85749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