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南论坛 》欢迎您!   2024-04-19 星期五   加入收藏 | 设为主页 联系电话:0510—80908055
乡村振兴 首页 >

苏南乡村人居环境重构及提升思考

作者:宋晓真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583   发布日期:2019-5-30

乡村人居环境的更新与提升是当前乡村规划建设以及留住乡村特有的地域环境、乡村文化、乡村景观风貌等方面的重要内容。本文选取苏州市乡村建设中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村落作为研究案例,对它们的现状以及乡村人居环境规划的实践探索进行了剖析。希望对未来江苏省乃至全国乡村振兴过程中景观规划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提供指导。

一、苏南地区乡村人居环境特征、成因及保护的必要性

当前,苏南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但乡村人居环境的严峻现实已经成为制约苏南地区甚至我国乡村振兴的重要瓶颈。

(一)各类用地布局零散,没有章法

苏南地区很多居民点面貌较差,内部结构松散,人均居住用地普遍超标。在布点时不能抓住主要制约因素,规划时在各个层面各自为政,无法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二)村庄地域文化特征辨识度低,景观、建筑同质化倾向严重

苏南农村地区在乡镇合并、村庄合并的过程中,新建成的乡村民居建筑都统一向城市看齐,在特色元素的运用以及表达的方式甚至是建筑景观的设计手法等方面存在相互模仿,以致逐渐趋同,传统农宅也被整齐划一、样式单一的别墅群代替。空间重塑过程中任意复制拼贴不同地域环境的建筑文化,自然村落中延续千百年的原生秩序在市场化、现代化浪潮中正在被逐渐瓦解。 

(三)人居环境建设目标较为单一,村与村之间建设水平差异较大

很多乡村聚落尤其是新建型村庄,正由“绿化、美化”向“香化、净化”方向发展,人居环境质量较好。但是也有大量村庄环境堪忧,依然处于粗放管理阶段。由于相关培训教育不到位,村民们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垃圾中转站形同虚设,乱丢乱放造成恶性循环;房屋建设很多时候也只按照自己的喜好、朝向进行,忽视了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

(四)策略建构不全面、不符合实际

目前苏南地区很多乡村研究策略建构不全面、不符合实际,难以从建筑学角度直接、扼要、系统地给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提供较完整而真实的路径。

面对新一轮乡村振兴浪潮所带来的巨大冲击,相对落后的人居环境建设应该如何在保存乡村特色、传承乡村文化的前提下满足富裕起来的苏南农村居民的生活和生产需要?

二、苏南乡村人居环境提升的实践探索

(一)吴中区东山镇陆巷村的村落发展实践

1. 村落概况

陆巷位于苏州吴中区东山镇,毗邻太湖,村内最大的特色是有众多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具有很好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被誉为“太湖第一村”。村落自然秀美,从保存完好的清朝遗迹到五六十年代的住宅,新旧彼此交融着,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发生着某种关联,掩映在一片片桔园之中,仿佛一幅历史画卷。2014年,陆巷入选第一批列入中央财政支持范围的中国传统村落名单。

2. 村落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

2006年,陆巷就开始了古村规划和环境整治工作,村内多处古建筑也得到了修复并投入到旅游路线和项目中。但是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如整体景观布局有点混乱不清,游玩景点与住宅聚集的地方缺少醒目的标识系统,易造成旅游路线的认知错误,从而带来不好的认知体验。旅游纪念品缺少当地特色,相关配套项目介绍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导致旅游品质大大下降。另外,由于缺乏保护经费,很多急需定期保护修缮和维护保养的地方都没有做到位。基础设施较差,管线乱扯,垃圾乱放现象还是比较严重。

3.景观要素模拟与重构的规划实践

陆巷古村可以通过对村落物质景观要素的治理,分层次与分级保护,加强对历史文化名村、核心保护区和历史文化遗存点三个保护层次,整体保护和提升村落传统的景观意向和旅游体验。

1)物质空间的组织重构

需要对村落以后的发展空间做整体的规划和引导,防止由于建设速度的加快而让传统的空间格局和文脉肌理消失殆尽。而控制的关键点在于对整体的环境风貌和“一街三港六巷”的布局进行整体的保护。

特色街道空间:主要是指一街六巷所构筑的系统,建筑高度是保护规划中的一条硬杠。街区内,建筑控高为1-2层,街道的高宽比( H/D) 1-2 之间,街道内聚,形成亲切宜人的人际交往空间;并把蒋湾渡渡口空间布局改造为公共活动场地。

空间节点:空间节点是把各级道路有序串联在一起的关键所在,又是承载乡村记忆,增强文化认同的村落标志。空间节点组织可以自由灵活,但要主次鲜明,强化空间序列,丰富空间感受;并完善标识系统,植入展示功能,实现对人流的驻足观望与引导。

传统庭院空间:根据实际情况加以保护、改善、改建等,一些传统特色,能较好反映村落风貌的庭院空间要加以好好改造,并且注重传统与现代元素的结合,让新旧之间能有较好的过渡并形成新的空间意向。

2)非物质文化功能重构——传统生活方式的继承和发展

村落是传统文化的载体,我们需要保护和传承的除了物质的空间要素之外,还有村落文化的记忆和传承。作为农耕文明的产物,其生产生活方式正是不同于现代生活的魅力所在,需要用活态的方式坚守、保留。

居住功能:一部分使用功能基本丧失,但其历史价值仍对游客有充分吸引力的历史建筑,可以修缮转型,作为旅游空间开放。对一部分少数本地居民使用空间进行改造时,要充分听取他们对住宅、生产建筑空间传统需求的意见,帮助他们改善生活设施,使其符合现代使用功能,让他们有归属感和安全感。其他的大部分居民可以考虑搬迁至新村。

劳作功能:陆巷传统的劳作方式有茶叶的采摘制作以及桔子等水果的种植售卖,可以对这些资源进行重新组合和规划。一方面可以大面积种植茶园和桔园,发展农业旅游观光路线,通过采摘和旅游品销售的形式增加村民收益,并适当结合文化创意产业研发旅游产品,生活用品工艺化、商品化,打造旅游纪念品品牌;另一方面对传统劳作方式的继承有助于对村落传统的文脉和生态进行修复和保护,也是留住居民、留住乡愁的一种有效手段。

交通功能:交通功能的组织主要考虑两大要素,一是满足游客游览路线的交通组织,二是满足村民便捷出行的交通流线组织。对于游览路线的打造,除了要延续古村原有的街巷空间和氛围之外,还要适当地和村民的出行路线既分又合,既不互相打扰,又能让游客亲身体验到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感受到原汁原味的古村生活。而对于居民路线的打造,除了满足正常的出行需求之外,还要适当考虑车行路线的组织。

3)内在气质的重构和提升

陆巷村作为有着历史性和现代性双重属性的古村落。除了具有本身的物质空间研究价值以外,需要以其发展的历史和所处的环境为线索,对村落的文化内核进行提炼和升华,让人们去感知、体验、认识它的气场,才能有助于村落整体内在气质的提升。

(二)苏州其他乡村文化景观建设的实践

1. 西巷村

位于吴中区东山镇杨湾村的西巷自然村,坐落在苏州南部,太湖之滨,曾经比较偏僻和落后。由于开发较晚,原本农村生产生活和人居环境条件极差。

2014年,借鉴台湾经验,由苏州杨湾三生三品农村建设有限公司携手台湾文创团队,依托西巷独特的自然条件和交通优势以及村庄环境整治的前期成果,将文化创意植入乡村改造工作中,民居改造成民宿,为了寻求与周边其他村落的差异,设计团队将主题锁定在青蛙上,以生态复育的方式呈现环境博览,形成环山、环水、环路的水陆两栖格局,打造出了倡导绿色生态、低碳环保的青蛙生态村。

2. 舟山核雕村

舟山核雕村位于苏州吴中区香山街道,毗邻太湖。作为传统文化产业,尊重市场规律是由其经济属性决定的。在村落建设中保留原生态的生产生活方式,延续家庭作坊-前店后坊-特色街-工艺村的格局层次,在引导核雕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建立完整的、与村落共生的空间发展模型。

在一系列的乡村规划和建设中,核雕村积极探索传统产业复兴、空间风貌提升和旅游市场突破等方面的内容,以产业带动的传承方式,通过建立传统手工艺基地,并与相邻村庄联合形成产业集群,这种保护和传承方式对同类村庄的建设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三、乡村人居环境有机更新的一些思考

(一)寻求乡村空间的多元化利用,格局集约优化

乡村人居环境从村落有机秩序的维护到现代功能的植入,都要运用传统观念对村落的主要元素,比如空间、人以及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全面把握,尽量寻求乡村空间的多元化利用。打造其应该具备的空间格局和风貌,给现代化农村的人居环境以新的定位。

1. 宏观:村镇布局的保护与整合

宏观上,在优化镇村布局的过程中,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地形,尽可能维系乡村与山水相依的空间格局和风貌特征。在明确关键地域的区域保护范围基础上,整合一些对地域文化特征有重要影响甚至是有决定性影响的特色元素和空间,连接分散的绿地空间,强化整体生态格局,打造连续的、统一的景观廊道。

2. 中观:公共空间的改造与更新

传统的乡村公共空间是人们生产、生活、交流和商业的重要场所,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很多时候除了其使用功能之外,还表达出一种文化的情怀及其生活生产方式。比如在农宅聚居的社区空间中通常存在着一系列微景观成分,包括小型广场、自留园边界、道旁绿化、小道铺装、宅间空地、水塘堤岸等,形态比较细碎,往往依附于主要的建筑空间存在。它们往往是最能体现社区亲和力和宜人性的地方,如果缺乏有效的设计和管理维护,会严重影响社区整体氛围的营造。对此,采用微改造、巧更新的策略,因地制宜地借设计将其活化,通过环境治理、空间利用以及美学品牌的孵化等,以集体建造的方式链接城乡共同体,与村民共建、共营,加强乡村公共空间的参与性与利用率。

3. 微观:农宅建筑的可持续性提升

对以住宅为首的乡村建筑的营造应该采取可持续性的弹性建造理念。比如很多住宅即使当初的完成度很高,也不能避免在后期的使用过程中村民对它们的改造,或者出于功能性需求的加建翻新,或者出于个人审美需要的添砖加瓦,都会偏离之前的样貌。因此不能单纯地强调设计与建成的一致性,那是对使用者实际情况的漠视。因此,要用一种动态的修复而非静止的理念和表达策略,将村民的自建自发的行为维持在一个可控范围之内,让其既延续了固有的地域精神,又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建成后的不确定性。

(二)以乡村美学的角度去考虑人的需求,抓住乡村特色

乡村振兴一定要遵循乡村美学的规律,保持乡村多样性。乡村美学的差异化、多元化,实质就是以乡村的生产生活为核心,以人的需求为核心。在乡村环境重构与提升的过程中,要从乡村美学的角度整体去考虑乡村空间的整体组合性,注重深耕所在地,充分了解乡村人居环境景观各个要素的基本特征,根据村庄类型、风俗民情和农村产业特点,抓住要素的突出特点,定位每一类空间所承载的功能与需求。深挖乡土文脉,把当地旅游资源、产品、服务突出差异化特色,打造地方特色的标志性品牌。

比如江大设计传播机构是依托于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和同济大学艺术设计研究中心等成立的创新创意服务机构。近年来,它们立足于乡村振兴,在传统乡村的基础上通过创意引入、主题植入、整体营造,倡导乡村定制,紧抓乡土文脉,打造品牌,设计兼具市场力与文化性的乡村特色产品,创新了既具有传统又有现代性的乡村生活样板。

(三)解读乡村空间蕴含的深层意义,重塑乡土文化氛围

乡村空间具有多元化和复合性的功能,它们或记录着村落甚至社会的历史发展,或彰显着乡村的农耕文化、生活特色,或承载着当地的人文理念。延续与复兴这些优质的传统文明可能更需要紧密地结合当代人的生产生活。在乡村空间规划的过程中,一定不能只看乡村空间的表象以及景观化、建筑化的东西,要最大程度地挖掘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将其有机渗透到现代生产与生活之中。一方面在景观文化延续继承过程中,要纵向地从传统文化符号内容中吸收养分,将传统景观文化的主题、内涵和外延进行充分表达;另一方面也要横向地体验其他文化内涵,充分挖掘乡村空间的功能演变及文化变迁,传承与发扬乡村在历史浪潮中形成的乡土风貌和文化资源,重塑乡土文化氛围。

四、结语

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与提升是实现新农村建设整体目标的一个重要方面。苏南乡村人居环境在改革发展的背景驱动下,从生产方式到聚居方式再到生活方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面临新的转型。乡村振兴是一个在极具吸引力的乡村景观环境的表象下,包含内容相当丰富,涉及领域极其广泛的课题。本文希望在已取得的实践成效经验的基础上,紧跟时代的步伐,着眼于乡村居民生活品质的提升和实际的需要,不断创新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思路,探索出构建理想乡村人居环境的有效途径,为乡村未来发展提供指导。

本文系2017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编号2017ZDIXM140)结题论文。

(作者单位: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    

【责任编辑:江辰】

社科

最新期刊

第三期

江南论坛期刊2024年

在线预览

电话:0510—80908055  0510-80908053   邮编:214000   地址:无锡市滨湖区雪浪街道南象山路2号
备案号:苏ICP备12063891号-1 推荐使用IE9及以上浏览器 技术支持:无锡跨度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0510-85749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