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南论坛 》欢迎您!   2024-04-25 星期四   加入收藏 | 设为主页 联系电话:0510—80908055
文化繁荣 首页 >

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挑战与对策研究

作者:奚炜菁 计小敏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648   发布日期:2019-5-14

常州是江南吴文化滥觞之地,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3200多年的璀璨历史积淀出常人尚德”“常人尚文”“常人尚学的深厚文化底蕴。近年来,常州秉持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坚持古为今用,不复古泥古,充分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以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及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实践中,常州坚持全民行动、干部带头,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全市社会发展方方面面,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提供了常州版本。

但是当今世界,社会思潮日趋多元,西方生活方式与价值观传入我国,造成了部分人群思想的迷惘和困惑,主流意识形态与多样化社会思潮长期并存、相互激荡的趋势更加显著。在这一大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是参与面断层问题日趋加剧。据本课题组调研反馈,整体而言,儿童和少年因中小学较为系统的思想品德和价值观教育,对学校组织的各种价值观主题活动多积极参加,长期耳濡目染,效果显著;老年人群体由于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较高,公园、社区和家庭的相关活动也多身体力行,参与效果尚可;相较而言,青年人和中年人由于思想偏爱新鲜事物,生活压力较大,多关心现实的生存问题,对精神层面的文化和价值观问题较为漠视,参与的效果一般。毫无疑问,作为社会中流砥柱的这一部分人群如果参与缺失,将导致整个社会价值观培育断层的严重问题。

二是宣传的合力不够,行动碎片化。目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两张皮”的问题,政府一张,民间一张,企业的缺位较为明显,重视程度也呈递减趋势,一些企业虽标榜企业文化,但更关心实际利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兴味较淡。此外,一些地区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重视程度不够,投入力度不大,局限于几个亮点,没有在面上推开,导致工作成效不明显,地区之间不平衡。

三是文化的仪式感彰显不足。就目前常州的仪式体系而言,国家性的、政治性的仪式占大多数,“八礼四仪”和部分道德讲堂课堂虽然融入了一些社会性、民俗性仪式,但仪式中过于机械化、程式化的表达手段也影响了活动参与主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效果。就全社会整体而言,仪式的缺憾和仪式感的不足也较为普遍。此外,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与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一些仪式活动的文化内涵被日渐淡化和曲解,许多仪式活动被人为地、过度地商业化包装与市场化运作,过于浓重的商业色彩与功利色彩抹杀了仪式活动原本的文化内涵与价值观意义,加之西方一些仪式近年来在社会上的影响与日俱增,也冲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仪式的融入效果。

四是城市规划中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元素较弱。从地理学和建筑学视野来看,要彰显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元素,城市景观的管理非常关键。随着这些年常州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和大量传统建筑的减少,这已经成为一个逐渐消逝的特性。目前常州从顶层设计上并没有相应的权力机构来规划和为这项庞大的运作筹措资金,从具体操作而言,主题公园和特色街道是常州目前好的做法,这是以点带面聚焦的做法,一方面受到其他主题的冲击,另一方面数量过少,并未嵌入到城市的肌理中去。

如何应对挑战,推进常州以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课题组经过充分的调研论证,提出如下对策建议以供参考:

第一,创新文化输出,培育中间人群。无论是传统文化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需要加大文化输出的创新力度。一方面要利用好传统的广播、电视、报刊、网站、微信公众号、APP等媒体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扩大正能量主旋律的发声渠道,将宣传工作阵地化、即时化。另一方面,要反思我们缺什么,寻找有力的抓手,针对性地改进。对青年人和中年人而言,日常生活与衣食住行、消遣娱乐息息相关,文化和价值观的入脑入心,文化的输出、价值观的培养必须借助一定的渠道和载体实现,这样的渠道和载体可以通过群众文化活动、体育竞技,智力游戏开展,也可以创编形式新颖、传承传统、格调高尚的动漫、广告、电影、电视剧、微视频,用诗教、乐教的形式,普及核心价值观。除了媒体和活动,文化的衍生品也是文化输出必不可少的手段,这需要从全社会集思广益,设计出带有鲜明传统文化符号和价值观元素的文创产品。

第二,政策制度引导,部门加强联动。从宣传倡导向制度引导作转变。引导全社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具有战略性的基础工程,在宏观层面要树立“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担负起“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对于政府部门而言,要从以往侧重于运用宣传系统的优势和手段进行宣传倡导,向通过抓好制度建设来加强工作保障的方向转变,确保工作走向制度化。一是要进一步加强联动。要以党委政府的名义印发关于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制度化文件,建立健全构筑道德风尚建设高地联席会议制度、突出问题专项教育治理联席会议制度等一系列地区联动、部门联动、内容整合的工作机制。在诚信建设、文明旅游、文明交通等工作中,通过建立联席会议、协调小组等形式,形成各地各部门立足自身、发挥优势、共同推进的良好局面。二是要进一步拔高位置。要把价值观建设成效纳入党委政府年度重点工程、年度综合考核等核心考评体系,赋予较大的分值比重,并加以责任分解、督查推进,逐步营造建立制度、落实制度的工作氛围,不断形成推动工作的有力杠杆。

第三,厚植风气氛围,注重常态长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最持久最深沉的推动力量,通过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宣传教育,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的价值追求,形成“尚德”“尚文”“尚学”的社会风气。以校园为核心,把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个环节,研究出承接传统习俗、符合现代文明要求的礼仪规范,结合“八礼四仪”的推进建立全市统一的校园礼仪体系。尤其要注重仪式场域的营造,声光电的运用,让每个个体进入一定的仪式场域能够直观感受到仪式所蕴含的特定文化内涵与价值观念。

在社会上,要紧紧扣住群众日常生产生活,推进覆盖全市的道德讲堂常态常新,在扩大覆盖和提升效果上双向发力,一方面要与群众举办结婚、祝寿、丧葬、升学等活动有机相融,一方面要与调解矛盾、建言献策有机相融,引导价值取向、促进敦风化俗。

第四,管理城市景观,舒展城市文脉。大力挖掘常州丰富的地方名人资源,改变目前较为集中于一小部分先贤的现状,尤其对明清和民国常州的研究要进一步整理、复原,改变其目前仍然薄弱的现状。推进名人故居开发和保护,结合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建设,做好传统名居、历史建筑、农业遗产、工业遗产保护工作,将城市的文脉舒展开来。同时要加强城市景观管理,提炼凸显常州独特城市文化特色的经典性元素,设计出具有美感创意和历史底蕴的标志性符号,纳入城市规划设计中;将先贤和地方传统文化以园林景观、广场雕塑、道路命名乃至艺术节冠名的形式,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加以阐扬。

在特色精品上,要加快常州青果巷的开发保护,综合整治周边配套环境,改变脏乱差的游客印象,在这一点上大做文章和做好文章,不仅要用纪录片的形式,更要在电影或电视剧上提供创意灵感,要以“永争一流,耻为第二”的常州精神建立江南第一名巷的品牌。对于散落在城市街巷中的较小的一些历史文化遗址,要推进城市修补、生态修复工作,设定定时开放制度,避免消极保护一味关门的态势。此外,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为重要节点,将遍布城市街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标语、立牌设立得有美感和设计感,不必求全,务必求精,力求能浑然天成地融入进去,最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渗入到城市的肌理中。

(作者单位:奚炜菁 常州工学院;计小敏 中共常州市委党校)

【责任编辑:江东】

社科

最新期刊

第四期

江南论坛期刊2024年

在线预览

电话:0510—80908055  0510-80908053   邮编:214000   地址:无锡市滨湖区雪浪街道南象山路2号
备案号:苏ICP备12063891号-1 推荐使用IE9及以上浏览器 技术支持:无锡跨度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0510-85749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