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南论坛 》欢迎您!   2024-04-27 星期六   加入收藏 | 设为主页 联系电话:0510—80908055
文化繁荣 首页 >

新时代家风家训传承现状与对策分析

作者:陈 娅  潘 婷  王 芹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580   发布日期:2019-5-14

家风家训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载体,新时代新形势下,却面临着传承难的尴尬局面。本团队以苏州地区为核心展开了家风家训传承调研和家庭档案宣传的实践活动,就家风家训传承现状与对策展开了深入探讨与思考。

    调查显示,当前拥有明确家风家训传承的为数不多,人们对家风家训及其传承的重视程度不一,在新时代,家风家训内涵呈现丰富,普通大众的家庭档案意识相对薄弱。本文从社会经济因素、人文环境因素、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等方面展开原因分析,进而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以期助力引领优良家风建设、加强家风家训文化的宣传,促进良好社会风气形成与和谐社会发展。

一、调研的背景与方法

    优良家风传承对家庭关系维系、社会稳定、国家治理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当代社会研究家风家训有其自身的独特价值与意义。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对家风家训的研究风生水起,从对其现状的实证调查和思考,到对其在各个方面的意义和作用的探究,都已经有了一定成果。国外的研究以日韩为代表,历史上日韩曾接受过我国的传统思想与文化,受我国的传统道德内涵影响比较大,因此,存在一部分家风家训的研究,但是总体情况也不容乐观。欧美国家的文化中家风家训这方面的概念不多,因此对其的研究较为罕见。

苏州地区自古以来经济发达、名人辈出,分布着众多具有丰厚家学渊源的大氏族,如潘氏、吴氏等,坐落着星罗棋布的名人故居,汇聚着政商文各界优秀人才,为优良家风家训的培育和传承提供了良好的人文环境。本团队在以苏州为出发点的基础上,同时广泛辐射和考虑其他地区,针对各类人群展开了调查与访问,对家风家训的传承现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探讨。

为保证数据的真实性与全面性,我们综合运用了问卷调查法、观察法、访谈法与文献调查法,在一般性抽样调查之外,针对一些领域的卓越人才进行了深度的访谈对话,广泛了解了各类人群家族中家风家训传承的情况,并运用SPSS进行了数据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严谨的讨论与思考,得出结论并提出对策。本次调研,共发放问卷200余份,收集到来自十多个省市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者的有效问卷143份;深度访谈对话了各行业卓越人士近十人左右;随机街访被调者近百人;探访名人故居十余处。调研所得各项数据,为本项研究分析提供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二、 家风家训传承的基本现状

(一) 拥有明确家风家训传承的家庭比重较小

对于调查的第一个问题“您的家庭有传承独特的家风家训吗?”,36.3%的调查对象给予了肯定的回答,并能够明确地讲出家族家风与家训。这主要是那些历史悠久、支族众多或是家学渊源深厚的大家族,其中多数拥有自己家族编写的家谱、族谱等传承载体;但其余63.7%的被调查者表示没有家风家训的传承该地区不重视家风家训、没有明确的传承和发扬,推而广之,可见家风家训的传承在目前阶段还没有引起社会的广泛重视。

(二) 人们对家风家训及其传承的重视程度不一

主体的受教育程度、工作性质、家庭结构等因素,对其于家风家训重要性的认识有重要影响。通过对问卷和被调查者横向分类,各类数据呈现出的信息显示:被调查者的受教育程度与对家风家训的重视程度呈现正相关趋势,学历相对高的被调查者更倾向于认为家风家训对于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应该被传承和发扬。由于问卷受众群体的特殊性,70%左右的被调查者是学生,其他已经就业的被调查者分别就职于事业单位、政府机构和私企等。其中就职于家族企业的人数较少但却具有很好的代表性,这类人对家风家训的重视程度较高,因为对于传承悠久的家族品牌,家风家训不仅是对于子孙的训诫和期望,更是企业精神传承不息的内核,巩固内部团结和产品信誉的一大法宝。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就职者因其所处的环境和接受的教育与文化熏陶,也相对重视家风家训的传承。

我国古代“人必有家,家必有训”,以各种形式流传下来的家风家训可谓是汗牛充栋,例如周公旦的《训伯禽书》、诸葛亮的《诫子书》、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朱伯庐的《朱子家训》等等,构成了传统文化的一大瑰宝。但究其内涵,则摆脱不了儒家道德礼义的范畴,而且由于时代的局限,部分传统家风家训中仍旧存在陈规陋习与歧视妇女等思想。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当代的家风家训则展现出更加多元开放的内涵。通过对被调查者的反馈进行关键词分析,可以看到,不仅存在“爱国报国”“勤俭持家”“诚实守信”这类传统美德,更有着“开放包容”“敢为人先”“自由自立”这样富有时代创新气息的精神,此外,也有受访者表示自身家庭的家风更为活泼新颖,脱离传统局限范围,如“撸起袖子加油干”等。这也使得我们有理由对家风家训在新时代的传承前景保持乐观,家风家训自身也在衍生出一种更为轻松活泼、贴近生活的内涵,更容易为年轻一代所接受和传承。

(三) 普通大众的家庭档案意识相对薄弱

家庭档案(诸如家庭影像档案、家书家谱、日记书信等)是传承家风家训的重要载体,此次实践调研中,当受访者被问及“您是否有注意了解和保存家庭档案”这一问题时,多数人表示诧异,“档案”这一词汇也许大众仍觉陌生。但实际上日常生活中,人总会与档案产生密不可分的联系:户籍档案、学籍档案、人事档案等等,形形色色的档案伴随着一生的发展,家庭档案亦然。调查显示,31%的受访对象了解并注意留存家庭档案,这类受访对象主要是工作中与档案有一定接触者;而21%的受访对象了解家庭档案,但并不留心保存;其他48%的受访者则完全不了解家庭档案。近年来,档案界对于家庭档案的重视有所提高,但大众家庭档案意识仍相对薄弱,有待进一步宣传和普及。

三、 影响因素分析

总体来讲,社会大众对于家风家训的重要性普遍较为认同,但落实传承和弘扬优良传统依然任重道远。纵观家风家训的传承历史和现状,其影响因素大致可从四个方面分析:

(一) 社会经济因素影响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良好的经济基础是精神和道德层面发展的基石。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国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提高,东部地区尤为明显。这使得大家在满足自身基本的生存和发展需求之外,有了足够精力与经济能力关注精神风尚。近年来,大量家族开始发起续编家谱工程,寻根溯源,亲近宗族,这亦是家风家训传承的优良载体。但导致大多数受访者表示自己家族“没有”或“不清楚”家风家训的真正原因,其实在于家谱的“断代”和混乱,续修困难重重。

(二) 人文环境因素影响

家风家训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其发展状态和当今社会的人文大环境息息相关。一方面,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以来,社会各阶层对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家庭是一个人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基础环境,是培育和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不可少的部分,因而家风家训的重要性也逐渐为大众所认知;另一方面,在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尤其是国学大热的今天,家风家训也是一种重要的传统文化,一个家族的精神内核通过代代传递和完善发展,已经成为传承传统文化的一种优良媒介。当然,在总体形势乐观的背景下,重物质、轻文化的落后观念也不容忽视,而这种观念正是造成家风家训传承难困境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 家风家训自身内在因素影响

当前,在农村,大多数人对家风家训的概念模糊,认知呈现“平面化”和“碎片化”,而且家庭、学校和社会在家风家训建设中存在一定的脱节甚至矛盾。很多家长忽视了家风家训中包含的家族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处事方法等内涵。这种现象在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身上更为明显,他们游离于对户籍地和居住地的认同感之间,对家风家训的认知呈现更加明显的“碎片化”。

家风家训既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又是一种社会道德契约,对人们的行为有着一定的约束力;既有值得弘扬光大的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也有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不宜传承的消极内容。人们在认识和对待家风家训传承问题时,往往会片面强调它的负面消极内容,或为了摆脱它的某些行为约束,而不予认可和传承。

(四) 西方思潮的外部因素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在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的同时,精神与文化领域也受到西方思潮一定程度冲击,西方的自由主义思潮、“以个人为中心”的观念等,对现代国人尤其是年轻人产生了很大影响。西方社会思潮含有大量人类文明的积极成果,对我国思想文化建设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但一段时间以来,有些人单纯追求时髦或经济效益,对西方社会思潮不加选择地广为传播,有时则盲目崇拜、生搬硬套、把糟粕当精华,在思想领域造成了不良的社会效果,一度曾将家风家训等传统文化视为过时的老古董,而对西方的文化则趋之若鹜。

近代以来,家族传统观念往往被看成是一种桎梏,加之受西方思潮冲击,家训遇冷,特别是在“文革”“破四旧”中被视为“毒草”而受到批判与摒弃。而现代家庭结构中也有一部分人脱离家族保持独居,社会上的“利己主义”盛行,“听长者言”逐渐为“绝对自由主义”与“叛逆标签”所替代。

以上种种均对家风家训在现代的传承形成了重重障碍。

四、 新时代优良家风家训传承的对策思考

(一) 宣传家风家训,从思想上重视

因为家风家训而约定俗成,形成社会公德力量,进而补充和发展国家法制,这种相辅相成的模式,是无可置疑的。要传承和发扬优良家风家训,首先应当从公众思想上引起重视,从而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其中。从社会整体角度来讲,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引领,加强优良家风家训的挖掘整合与宣传,以名人家风家训带动社会公众更多投身自身家庭的优良家风建设。在家庭伦理、行为准则等方面,要充分发挥舆论宣传的影响作用。从个体的家庭角度来讲,家风家训作为维持一个家庭乃至家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内核,应该更多地融入日常行为教导,特别是父母的言传身教之中,而不再是空中楼阁。

(二) 构建家庭档案,从政策上扶持

家风家训的代代传承离不开家庭档案的管理,而要做好家庭档案管理工作,社会与政府的重视以及相关政策法规的扶持不可或缺。首先,政府应当积极发挥引导作用,为家庭档案构建、服务模式、平台建设和教育推广等提供大力支持,通过政策引导、群众落实、典型示范等方式,唤醒和贯彻优良家训传承,发扬家风魅力。其次,家庭档案作为家风家训的重要传承载体,有赖于政府与大众媒介、学术界共同携手,助力家庭档案的观念养成、家庭档案的构建以及基础保护与管理。

(三)开发多种载体,从技术上加持

信息时代,新型载体形式的家谱与家庭档案已然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家风家训传承载体。传统纸质家谱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基本传承载体,客观真实地记录了家族兴衰变迁和较为明确的家风家训。而近年来兴起的电子书形式的家庭档案与家谱,则很好地顺应了时代潮流,其便捷性、易扩充性与开放共享性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传统形式的弥补与优化。而随着家庭生活与家风内涵的日趋多样化,家庭档案的形式也更加丰富,这就要求提供多元的档案载体,如口述档案、影像档案、电子家谱,与传统形式并进才能使得家风家训在信息时代获得更长久的生命力,传承不息。

(四) 弘扬优秀文化,从素质上提升

家风家训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不可少的精神依托,更是法律之外的道德准则,增强文化自信的必要媒介。以优秀传统文化滋养优良家风家训,同时以家风家训反哺当代精神文明和社会主义特色文化建设,这不仅要求家风家训为大众提供行为上的准则与指引,更要注重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从点滴教育中潜移默化地提升大众的人文素养。

(五) 自体与时俱进,从内涵上更新

新时代弘扬良好家风、中国传统道德规范,就要与时俱进,融入时代元素。在良好的家风家训培育过程中就应该积极引导,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进去,才能更好地体现时代精神。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思维、价值观等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出现了不少新的社会问题,现代的家风家训,也应当不断推陈出新,提升自身的生命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开放的体系,既吸收了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又涵盖了时代精神,是继承传统和与时俱进的系统科学,能够成为当今社会构建新家风的价值源泉。通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把社会倡导的精神追求以及对公民的普遍性要求,通过每个人渗透到新家风的塑造和培育过程中。唯有与时俱进,才能使优良家风家训绵延不息,发扬光大。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社会学院)

【责任编辑:江民】

社科

最新期刊

第四期

江南论坛期刊2024年

在线预览

电话:0510—80908055  0510-80908053   邮编:214000   地址:无锡市滨湖区雪浪街道南象山路2号
备案号:苏ICP备12063891号-1 推荐使用IE9及以上浏览器 技术支持:无锡跨度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0510-85749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