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南论坛 》欢迎您!   2024-04-25 星期四   加入收藏 | 设为主页 联系电话:0510—80908055
产经研究 首页 >

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指导 争当江苏高质量发展领跑者

作者:沈 建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475   发布日期:2019-4-2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以下简称“习近平经济思想”),是我们党领导经济工作需要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也是指导地方改革发展的根本遵循。宜兴争当江苏高质量发展领跑者,最关键的就是要把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的主要载体,作为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主要抓手,作为破解难题制约、厚植发展优势的重要实践,持之以恒、一以贯之,确保中央、省、无锡市的决策部署在宜兴落地生根,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能。

一、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宜兴高质量发展实现良好开局

1. 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关键是把握其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习近平经济思想内涵丰富、理论精深、辩证统一,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理论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成果。一是体现了鲜明的实践性。习近平经济思想之所以是科学理论,首先是因为这些理论顺应时代要求、反映实践事实,是在实践中完善和丰富的科学理论。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就是要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出发,更好地领会其实践品质和最新要求;同时结合实践来衡量和检验学习成效,真正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发展。二是体现了深厚的人民性。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内在价值取向。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通过更加平衡、更为充分的发展,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在新时代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三是体现了科学的指导性。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深入贯彻五大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把过去对经济增速的关注,转到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上来、转到让人人都享有绿水青山上来、转到促进社会公平、增进民生福祉上来,真正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

2. 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宜兴产业强市主导战略深入推进。一是把稳增长摆在首要位置。通过召开千企大会、领导挂钩联系、集中调研服务等举措,力促企业平稳运行;通过项目跟踪服务、责任落实到人、分片专题协调等机制,狠抓项目开工率和投入进度,无论是省级、市级还是本级重大项目,数量和投资额、开工率和投资进度都好于同期,项目建设三个一批态势持续巩固。二是把促转型作为根本路径。制定促进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30”“深化推进资本经营工作”“陶都英才新政21等一系列政策,系统性开展表彰奖励贡献突出企业、优待贡献突出企业家、工业企业资源利用绩效评价等工作,牢固树立“看投入产出比、讲财税贡献率”的发展导向,企业转型动力显著增强,质量效益稳步提升。三是把优环境作为重要保障。制定实施新的金融机构考核办法,扩大信贷投放力度,不折不扣落实“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政策,为发展营造温暖的小环境。

3. 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宜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成效。乡村振兴战略五年行动计划加快实施,设立了薄弱村脱困转化综合奖补和竞争性立项专项资金,从制度上解决了薄弱村脱困转化问题。“263”专项行动强势推进,实施无锡市太湖治理“1+4”工作方案,加快推进控源截污行动,大力实施减化和散乱污企业整治,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狠抓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坚决打击恶意逃废债务行为,建立健全新出险企业协同处置机制,金融生态不断优化。民生支出始终占到财政支出的75%以上,突出抓好教育、医疗两大民生事业,切实兜牢特困群体深度救助、精神病患者医疗补助的底线,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

二、精准把握宜兴发展的阶段特征和瓶颈问题

1. 从经济增长规律看。1977-2010年的30多年间,宜兴经济年均增速保持在10%以上,长期处于高速增长阶段,这一阶段,劳动力、土地资源、改革开放等方面红利相互交织,推动了经济爆发式增长。但近年来,受宏观形势、产业结构、动力要素等因素影响,宜兴经济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2010-2016年,GDP增速以每年近1个百分点的速度回落。为此,宜兴从2016年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确立并大力推动产业强市建设,围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步伐,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益的发展。

2. 从资源环境承载看。根据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随着经济发展步入一定阶段,经济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将从矛盾越来越大转化为良性协调发展。从宜兴看,近年来单位GDP能耗呈逐年递减趋势,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更加友好,已经进入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良性互动期,走环境优化增长、生态促进转型的绿色发展之路成为必然选择。

3. 从群众需求升级看。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发展,宜兴城乡居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恩格尔系数呈逐年递减趋势,群众消费需求由单一性、基础性向多元性、服务性转变,特别是2016年起,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开始低于30%,表明宜兴群众生活达到富足水平、消费形态将加快由物质型向服务型转变。满足宜兴群众消费升级、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对加快改善供给结构、推动高质量发展形成了倒逼。

三、瞄准目标定位,全力推动宜兴高质量发展

1. 全力争当全省高质量发展领跑者。当好全省高质量发展领跑者,是省委对无锡的殷切期望,要求无锡当标杆、作示范,做好领跑者。宜兴作为无锡一体两翼的重要一翼,产业、城市、生态、文化各项工作协调发展、相对均衡,拥有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条件,能够也必须为无锡当好全省高质量发展领跑者作出更多贡献。经济方面,宜兴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始终位列全国前十,线缆、节能环保等特色产业优势明显,线缆产业年产销规模达千亿元,在全国四大电线电缆生产基地中排名第一;环保产业拥有国内唯一以环保产业为主题的国家级高新区——环科园作支撑,水处理设备占据国内市场半壁江山;新能源、集成电路、旅游等新兴产业蓬勃兴起,产业的规模和质量加速提升。生态方面,不仅具有“三山两水五分田”、生态禀赋优越的先天条件,而且在践行生态理念、加强环境治理、推进绿色发展等方面起步早、标准高、抓得紧,被确立为全省生态保护引领区。文化方面,宜兴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崇文尚教、文脉厚重,历史文化、陶瓷文化、书画文化、名人文化等资源丰富,特别是紫砂文化享誉中外、紫砂产业繁荣发展;现代文化设施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全省乃至全国同类城市中首屈一指。区域与空间资源方面,宜兴地处沪宁杭几何中心,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宁杭生态经济带、锡宜一体化等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宜兴将加速融入沪宁杭1小时都市圈,区位优势更加彰显。作为苏南区域面积最大的县级市,宜兴土地开发强度不到20%,远低于苏南地区30%的平均水平,发展空间和潜力巨大。宜兴将充分利用这些优势,加大固优固强、补短补弱力度,在解放思想、争先领跑中体现担当、主动作为,为无锡当好全省高质量发展领跑者多作贡献。

2. 深入实施产业强市、乡村振兴两大战略。这是宜兴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必须始终坚持的重大战略,是争当全省高质量发展领跑者的主要支撑。一方面,以产业强市为载体,推动经济发展高质量。宜兴将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推进产业强市主导战略,把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作为主攻方向,把项目招引建设作为主要抓手,把做好产业转型加减法作为主要路径,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坚持以项目建设为龙头。发挥产业基金、重点园区、闲置资产、龙头项目等作用,加强集成电路、新能源、旅游等产业链招商,推动新兴产业集聚壮大;针对环保、线缆等传统优势产业,分类制定转型规划,研究支持政策,挖掘一批技改、扩能、转型项目;大力发展物流、城市经济等现代服务业,加快构建以新兴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坚持以企业转型为支撑。大力弘扬“比质态、比效益、比贡献”的企业发展导向,坚持年初召开“企业发展大会”、年终召开“重点企业座谈会”等做法,落实表彰奖励突出贡献企业等政策,探索完善更多优待企业家的措施,激励企业竞相发展、争作贡献;扎实推进工业企业资源利用绩效评价,加快制定差别化政策,推动企业提高质量效益。坚持以优良环境为保障。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调整优化宜兴高质量发展意见,增加“降成本”政策含金量,研究制定更多务实管用的政策举措,让企业安心舒心发展;正确把握“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大力实施“暖企”行动、“政企”对接活动,完善模拟审批、全程代办等机制,全面提高行政审批服务效率,始终在营商环境建设上走在全省前列。另一方面,以乡村振兴为动力,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坚持“乡村振兴就是宜兴振兴”,大力实施“乡村振兴五年行动计划”。围绕农业转型升级,变“增产”导向为“提质”导向,持续壮大稻米、蔬菜、水产、竹制品加工、休闲观光等10亿级特色产业规模;大力实施百企建百园工程,推动农业园区、基地提档升级,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强化农业技术装备支撑,推广农业物联网应用,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围绕提升环境面貌,高标准推进农房建设试点任务,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计划,让乡村更加美丽宜居。围绕规范村级管理,落实村账镇管、村务公开、工程代建等制度,切实把农村三资管好管到位。

3. 一着不让、持续打好三大攻坚战。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是当前制约宜兴高质量发展的首要瓶颈,必须集中力量、全力解决,为高质量发展扫清障碍。一是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把加强诚信体系建设作为治本之策,依托一库一网一平台,加强信用信息征集和结果应用,健全守信示范企业动态评选机制,探索在荣誉激励、行政许可、政府采购、信贷支持等方面给予倾斜和支持。优化完善金融机构考核办法,多渠道开展银企对接活动,大力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全力争创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为绿色产业发展提供更强金融支撑。二是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全力推动经济薄弱村脱困,继续运作好脱困转化、竞争性立项两项资金,既强化财政兜底作用,又鼓励薄弱村自主“造血”,同时,加强村级考核管理、健全村干部队伍建设机制,推动村级创业致富、竞相发展,确保所有经济薄弱村和未达标村脱困转化。针对低保、因病致贫返贫等生活困难群体,稳步提高城乡低保标准,深入开展“阳光扶贫”,持续优化特困群体深度救助、精神病患者医疗补助等相关政策措施,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不少、一户不落”。三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推进“263”专项行动,突出治水、治气、治固废、减化等重点,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努力建设全省生态保护引领区。

(作者单位:中共宜兴市委)

【责任编辑:江辰】

社科

最新期刊

第四期

江南论坛期刊2024年

在线预览

电话:0510—80908055  0510-80908053   邮编:214000   地址:无锡市滨湖区雪浪街道南象山路2号
备案号:苏ICP备12063891号-1 推荐使用IE9及以上浏览器 技术支持:无锡跨度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0510-85749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