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南论坛 》欢迎您!   2024-04-17 星期三   加入收藏 | 设为主页 联系电话:0510—80908055
新时代新发展 首页 >

上海漕河泾开发区公共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发展对策研究

作者:张仁开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811   发布日期:2019-4-23

一流平台成就一流园区。公共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是指依托园区产业集群或优势产业,专门为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提供技术研发、试验研究、产品研制、工艺验证、检验检测、设备共享、信息咨询、节能环保、投资融资以及教育培训等科技创新服务的实体或支撑系统,是园区公共服务的重要载体,具有公共性、开放性、专业性、综合性等基本特征。

当前,上海正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迫切需要打造若干面向行业关键共性技术、促进成果转化的创新功能性平台。作为上海科创中心的重要承载区,漕河泾开发区(以下简称漕河泾”)依据园区产业特色和优势资源打造一批公共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不仅可以为全市创新功能性平台建设提供重要支撑,也是漕河泾打造科技服务示范区、众创空间集聚区、成果转化先行区、新兴产业引领区和城市更新标杆区的重要抓手。

一、漕河泾公共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发展现状

1. 平台类型多样。目前,漕河泾共有专业技术服务平台、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50多家,其中专业技术服务平台21家,约占全市的11%;市级工程中心27家,约占全市的11%;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家和市级重点实验室4家,分别占全市的4.3%3.4%。另外,漕河泾还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34家,分别占全市的4.4%(全市68家)和6.1%(全市553家);81家世界500强跨国公司在区内设立的131家高科技企业,其中研发总部31家、约占全市的6%,包括思科系统(中国)研发有限公司、百事亚洲研发中心有限公司等世界500强企业研发中心。

2. 建设主体多元。参与漕河泾创新平台建设的依托单位既有高校和科研院所,也有行业龙头企业,还有第三方社会组织(如漕河泾仪器平台依托开发区企业协会),平台依托单位呈现多元化态势。据统计,在21家专业技术服务平台中,依托企业建设的有7家,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的14家。在27家工程中心中,依托企业建设的20家,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的7家。此外,一些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和院士专家工作站,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公共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也具有整合产学研用各方创新要素、促进协同创新的功能作用。

3. 行业分布广泛。漕河泾公共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的行业分布比较广泛,几乎涉及各个行业和产业领域。例如,专业技术服务平台主要涉及的行业有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占52%)、制造业(占14%)、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占29%)以及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占5%)等行业(图1),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与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为漕河泾专业技术服务平台的主要服务产业。工程中心主要分布在制造业(9家)、生物医药(2家)、建筑与环境保护(2家)以及能源与交通(3家)等领域(表1)。

4. 特色优势突出。漕河泾纯技术(硬技术)研发平台建设虽然存在薄弱之处,但在知识产权、检验检测、科技金融等软技术平台方面则具有其他区域无可比拟的独特优势。例如,在知识产权方面,漕河泾集聚了各类知识产权服务机构150余家,其中,20家服务机构获国家品牌服务机构等荣誉,占上海同类服务机构的六成以上。在科技金融方面,漕河泾于2009年建立了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平台,采用了当时国内少有的双信双无模式,并于2014年获批成立张江科技融资服务平台(漕河泾分园)试点,如今已经构建了具有特色的“1+4”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即以上海金融服务业集聚区为中心,为企业提供信贷服务、投融资服务、上市服务和诚信服务。

二、漕河泾公共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发展的不足及问题

1. 高端功能型平台建设亟需加强。当前,漕河泾的知识产权、科技金融等软平台明显优于技术平台;现有的专业技术服务平台,也多以条件资源服务、成果转化推广服务、检测检验服务、人才培训和行业服务为主,真正开展行业新技术、产业共性技术、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服务的平台比较少。在全市创新功能性平台布局中,漕河泾尚没有平台纳入市级平台建设规划。

2. 平台与产业的对接度有待提升。漕河泾现有的公共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与园区功能定位和优势产业的对接度不高。园区定位于科技服务示范区,但缺乏服务科学及相关技术研发的综合性功能平台。园区部分优势产业领域,尚缺乏有影响力的公共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如生物医药、核电等。一些平台服务面较窄、规模偏小,行业影响、服务质量、辐射力等都需进一步提升。

3. 平台发展的宏观环境尚需优化。漕河泾在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都拥有一批行业的龙头企业,但一些龙头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和民营企业对服务行业发展和中小企业缺乏足够的情怀,专业技术优势不明显,对建设高端的专业技术平台形成制约。与其他园区(如张江、中关村)相比,漕河泾开发区总公司不属于政府派出机构,在推进公益性高端平台建设方面存在短板,缺乏有效集聚资源、争取政策扶持等机制和抓手。

三、漕河泾公共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发展的对策思考

各类创新平台的建设和发展,对提升园区创新系统效能、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产业技术的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进一步推进漕河泾公共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要聚焦有限目标,明确总体思路,把握工作重点,强化功能提升,以功能性平台建设支撑科技服务示范区发展。要突出“高”与“新”,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服务为根本、以效益为核心、以协同为保障,着力打造“高端的平台”“平台的平台”“创新的平台”,加快构建功能性、全链条、全域化的公共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体系。具体的对策如下:

(一)政府管理部门:营造环境与重点扶持并举

市、区政府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公共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的规划引导和政策激励,营造有利于公共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发挥应有功能作用的良好环境氛围;同时,在科创中心建设的整体格局中,要根据漕河泾的科技优势、产业特色、创新禀赋和功能定位,在创新功能型平台布局建设方面给予漕河泾重点扶持。

1. 优化平台发展宏观环境。政府管理部门要改革财政投入机制、实施突破性的政策措施,为各类公共技术功能型平台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宏观环境。一是探索更加符合科技规律和平台需求的财政资金投入机制,实施以结果为导向、激励与约束并重的政府科研经费投入模式,为公共技术平台的发展提供第一桶金,改变传统的单个科研项目申请、评审方式,通过与平台组织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探索采用固定投入与配套投入相结合的方式,给予平台稳定支持。二是给予突破性政策扶持,支持公共技术研发功能型平台用足用好现有的人才、成果转化和税收优惠等方面的改革政策及突破性举措,优化运行机制,提升核心能力,增强服务功能。

2. 加大综合扶持力度。结合漕河泾在全市科创中心建设中的功能定位,将漕河泾公共技术平台建设纳入市、区政府重点支持范围。鉴于漕河泾目前还没有市级创新功能性平台,建议市、区两级科技部门加强沟通协调,支持开发区建设1-2家功能性平台,近期可将核电产业创新服务平台纳入市级研发与转化功能性平台规划建设范围。同时,支持漕河泾引进1-2家市级功能型平台,鼓励已布局的市级功能型平台在漕河泾设立分支机构,或与漕河泾的科研机构和龙头企业开展协同创新。

(二)开发区:规范管理与优化服务并重

漕河泾开发区总公司作为整个园区的“管理部门”,既要做好管理者,更要当好“店小二”。要在加强对园区公共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整体规划引导和规范管理的同时,更加注重为各类平台及机构发展提供优质服务,助力公共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真正成为行业共性技术的提供者、先进技术成果的转化者和优质技术服务的供应商。

1. 抓管理,构建全过程的管理链。在前端,抓好建设标准,紧密对接产业需求和园区优势资源布局建设公共技术平台,严把质量关,做到宁缺毋滥,没有市场需求的坚决不建,缺乏优势资源基础的坚决不建,可建可不建的坚决不建。在中端,加强过程管理和信息沟通,跟踪掌握公共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动态,收集平台建设和运营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在后端,建立周期绩效考评制度,依据绩效考核结果给予平台相应的资金支持,提高平台服务行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 抓服务,完善全方位的服务网。一是融资服务,根据公共技术平台提供公益性服务的情况,给予其相应的配套经费支持或运行补贴。二是配套支持,对平台建设发展给予土地、人才引进等配套支持服务,依托平台培育特色产业创新集群。三是政策协调及服务,开展精准化的政策培训,探索点对点、一对一的政策培训模式,设立政策导师,动员和组织科技、税务、财务、金融等方面的专家参加导师团,对公共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及其依托单位和工作人员有针对性地辅导和培训,提高政策实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四是宣传推广服务,加强对优秀平台的宣传,树立典范,汇编优秀案例,通过宣传示范,引导更多平台提升自身服务能力,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开展平台建设和运营的交流会、研讨会,积累和推广成功经验,提高全社会对公共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共建共享重要意义的认识,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公共平台建设。

(三)平台及依托机构:技术创新与机制创新兼顾

平台及其依托机构是平台建设和运营的天然主体,是平台能否持续发挥应有功能作用的“内因”。要鼓励和引导公共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在提升技术研发、专业服务等综合能力的同时,更加注重建设模式、运行机制等方面的探索实践,既要成为行业专业服务和高端服务的策源地,更要成为推进科技管理机制和行业服务机制改革的试验田。

1. 提升行业共性技术研发服务能力。平台及依托机构要紧跟相关领域的世界科技发展和产业技术进步前沿,积极争取政府科技研发项目支撑,加强与相关领域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的协同创新,着力突破并掌握行业中的关键、核心技术,积极应用新技术、新模式和新设施,为相关行业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及产业孵育提供条件支撑和专业服务。

2. 探索多样性建设模式。充分发挥现有各类创新载体的作用,集成创新载体的优势资源。要根据不同领域的创新特点、发展需求和建设基础,合理选择建设方式。一是一家为主、多家参与。以领域内最具创新能力、创新资源集聚、创新要素完备、创新载体齐全的创新主体为核心,通过产权入股、项目合作等方式,吸纳相关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创新主体共同参与平台建设。二是多家共建。由领域内多家创新能力强、优势明显、互补性高的创新主体,共同组建公共技术平台,形成人财物相对独立、开放发展的研究开发实体。三是联盟组建。由领域内创新资源丰富的骨干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共同牵头组织,以联盟形式建立资源共用、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形成以联盟决策机构和常设执行机构为中心,以各家实体运行的分基地为网络节点,地理上相对分散、体系上高度统一的协同创新平台。

3. 健全持续性运营机制。平台应重视和加强运行管理,建立健全内部规章制度,积极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一是探索企业化、实体化运作机制。各平台要积极探索企业化的实体运作机制,对标相关领域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研发机构,在组织架构、机制体制上创新突破。二是构建多元化资金筹集机制。各平台要大力拓展融资渠道,积极扩大社会化、国际化基金的投入,提高经费使用效益;通过提升核心服务能力、强化行业服务,尽快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自我造血能力。三是优化开放式人才管理机制,平台要结合自身功能定位与发展需求,探索实施社会化招聘、企业化管理的人才机制,引进国内外一流人才,打造多元化人才队伍,探索建立有利于人才良性流动、合理考核评价的管理机制,强化平台建设的核心动力。四是健全合作交流机制,平台应结合各自发展战略,树立国际化视野,积极开展多种形式国内外合作与交流,掌握相关领域的国际规则,学习国外发达国家在相关领域积累的理念、方法和知识,提升国际影响力。五是优化行业服务机制,平台要注重为行业企业提供优质公共服务,并保持在行业的中立性地位。平台通过行业服务的盈利不得用于分红,可用于平台可持续发展的后续投入。平台在剥离竞争性成熟技术成立衍生企业的持股比例不超过20%

(作者单位: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

【责任编辑:江民】

 

社科

最新期刊

第三期

江南论坛期刊2024年

在线预览

电话:0510—80908055  0510-80908053   邮编:214000   地址:无锡市滨湖区雪浪街道南象山路2号
备案号:苏ICP备12063891号-1 推荐使用IE9及以上浏览器 技术支持:无锡跨度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0510-85749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