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南论坛 》欢迎您!   2024-05-02 星期四   加入收藏 | 设为主页 联系电话:0510—80908055
新时代新发展 首页 >

安吉鲁家村发展对乡村振兴的启示

作者:刘正武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485   发布日期:2019-2-25

乡村振兴是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实施的国家战略。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城市化发展迅速,但截至2017年,中国乡村常住人口依然保持在5.7亿人,广袤辽阔的国土面积绝大多数属于乡村。中国的乡村如果没有较大的发展改观,如果没有现代化的乡村,就没有现代化的未来中国。那么,乡村振兴战略如何落实呢?从安吉鲁家村田园综合体的发展,给我们带来很多启示。

一、实现乡村振兴需要建构区域发展总体规划

安吉是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两山”理念的诞生地、中国美丽乡村发源地,以先发优势走在了美丽中国建设的前列。鲁家村是距离安吉县城不足10公里的山村,全村人口有2099人,区域面积16.7平方公里,由13个自然村组成。村庄坐落在山地丘陵之间,并不具备先天的自然资源优势和先进产业发展优势。2011年之前,村里大部分劳动力以外出打工为主,不少农田山林被荒废弃置,是远近闻名的落后村、空心村。到新的村支部书记上任的时候,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不足两万元,账上只有6000元钱,还背负着150万元的外债。

农村的适度规模化经营和特色化经营,是解决农业生产效益低的有效手段。鲁家村村委根据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发展家庭农场的号召,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子,出资 300 万元,聘请高校高端的专业团队,按照4A级景区标准对全村进行规划设计。先期规划设置了18个家庭农场,按照区域功能划分,量身定制了每个农场的面积、风格、位置、功能等。其中中心村规划建设核心农场,其余 17 家农场错落有致分布在一万余亩山地缓坡上。18家农场的主要生产经营也大致有主导性方向:分别以野山茶、特种野山羊、蔬菜果园、绿化苗木、药材为主,各具重点和特点,互相不重复。为了游客观光的需要,设计出一条长4.5公里的环村观光火车路线,18个农场由一条火车线路串联了起来。

鲁家村7年前华丽变身的起步阶段并不具备发展优势,但是由专业团队来充分分析论证,紧紧抓住时代的要求和市场的需求,量身订做规划出一条发展的路子才能从落后面貌实现大跨越大发展。

每一个乡村都是一个自成体系、独具风格的发展区域,每一个区域发展都需要根据自身特点、结合周边市场特点和发展阶段,为村庄发展进行宏观缜密的规划。既要有科学的发展规划引领,又要有埋头苦干的精神,乡村振兴建设才能事半功倍,走上发展的快车道。

二、乡村振兴的支点是产业兴旺

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中国农村表现最为突出,这一方面是由于农产品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农业农村对市场供给的质量、供给的渠道、供给的模式亟待提高,农民适应市场竞争能力不足;另外一方面是资本对农村的投入和经营不足,农村限于自身土地产权和一家一户小农经营的传统模式,工商资本不敢甚至不愿走下农村。资本、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不能走进农村,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是空话。因此,积极组织整合乡村资源,权衡保护农民利益和吸引工商资本下农村的两方博弈,实现双方共赢,是乡村振兴最繁难也最重要的焦点。解决好这个焦点问题,才能够发展乡村,实现农村产业发达。

乡村振兴的重心虽然在农村,但是消费群体和主体还是在城市。适应市场的发展变化和需求,必须由工商资本引导下才能实现乡村振兴。安吉鲁家村是一个没有名人也没有名人故居、不是古村落、也没有风景名胜和现代产业基础的贫瘠山村。如何定位产业发展方向以及产业发展模式,利益分配中还要保护农村权益,这些都是棘手的难题。鲁家村村委聘请的专业团队为乡村发展规划了一条发展道路,即“公司++家庭农场的模式(简称“1+I+P开发模式),实现一产和三产叠加发展,既保留农业发展本色,进行适度规模化经营,又发展旅游产业,进行第三产业在农村的创造性开发,利用火车、特色化的农场、极具吸引力的农业观光等等进行开发。

把农民的土地流转归集体所有,然后再流转给工商资本农业用地8000亩,用于打造家庭农场和农业旅游项目。村委向社会招商,18家工商资本携带20亿元资本进入鲁家村开发现代化特色农场,形成统一规划发展的田园鲁家综合体。全村620户村民中610户参与土地流转,以土地入股,农民集体改变身份为股民。村集体通过财政项目资金转化为股本金,统一规划、统一平台、统一品牌,共建共营、共营共享、共享共赢的三统三共思想作为整个开发系统的指导,保证鲁家村原产地品牌的统一性和市场经营的灵活性,尤其是保护了失去自主经营土地的农民的利益。

18个风格各异的农场组成的田园鲁家景区年接待游客八十多万人次,收入达到2000多万元。农民从田园综合体发展中获得三种收益:土地流转年租金、农场工作的工资以及股份分红。鲁家村村民在短短七年时间里,人均年收入由1.47万元提高到3.56万元,村集体资产也从30万元增加到2亿元。目前鲁家村还在吸引着来自全国动辄上亿元的社会资本投入,络绎不绝的投资考察团队来到鲁家村,希望获得投资机会。鲁家村已经实现由招商选商跨越。

鲁家村成功的经验很多,产业兴旺发达是关键。而发展产业,需要整合乡村资源,实现资源重组和利益分配协调。解放农村和农民的生产力,就要善于引进工商资本,引进技术和人才,最大限度地放大自身优势,实现农民以集体土地作为资本参与市场竞争、改变身份以股权保护自身利益、以农业农村的特色吸引城市市场消费的三种转变。当然,不是每个乡村都可以发展旅游,乡村旅游不可一哄而上。发展特色农业,生产优质农产品,发挥高效益农业经济的作用,是广大农村实现乡村振兴最根本的途径。

三、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起点和基础

2011年鲁家村在安吉美丽乡村建设中的村级卫生检查中,曾经排名全县倒数第一。新组建的村委班子下决心要把全村的人居环境、生态环境、卫生环保工作做好。

农村拥有更加广阔的自然生态空间和绿色空间,但是如果不积极健全农村环境卫生治理长效机制,创新工作思路,建立多途径治理污染,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农村并非天然就是山清水秀、美丽风光。相反,今天有很多乡村面临“垃圾围村”“脏、乱、差”现象。尽管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方式也在发生转变,但是农村垃圾处理和污水排放问题也日益凸显。一些不重视公共环境卫生工作的农村,塑料袋、农药瓶、化肥袋、破衣烂鞋随处可见,甚至生活污染波及周边的池塘、水库、饮用水源地等等。农村沿袭历史传统,村民环境卫生普遍意识淡薄,垃圾随意乱扔现象长期存在。农村露天简易厕所建在房前屋后、马路边,粪便随意处置,夏天蚊虫满天飞,臭气难闻,甚至存在安全隐患。一些商业广告也不断充斥农村公共宣传环境,一些商家在农村墙上、电线杆上乱贴各种广告,严重影响环境整洁,也破坏农村的形象。总之,农村的生态环境是乡村振兴的基本保障。

安吉是中国美丽乡村的发源地,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为确保“建有规范、评有标准、管有办法”,安吉制定实施了一系列“三农”标准细则,通过明确设定建设规范、通用要求和实施标准,全方位编织定量及定性指标系统,构筑规划“中国美丽乡村”建设标准体系。早在2008年县委县政府就作出决策,请浙江大学编制《中国美丽乡村总体规划》,出台实施《建设中国美丽乡村行动纲要》,按照全县一盘棋的大乡村理念,先以点带面、示范引领、逐步推开,拉开了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序幕。政府对于乡村振兴的总体思路具有顶层设计的意义。安吉的乡村振兴从美丽乡村做起。每年县政府都要修订出台用于考核农村的《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意见》,并相继出炉《中国美丽乡村考核验收办法》《安吉美丽乡村长效管理办法》《安吉县经营乡村行动计划(2010-2012)》等一系列重要政策文件,指导美丽乡村建设的具体工作实施。

2011年开始担任村支书的朱仁斌,面对村级卫生检查全县排名倒数第一状况,下定决心要改变现状。首先村庄整治需要经费投入。村集体经济账户上只有6千元,负债150万元。村庄道路狭窄泥泞,垃圾遍地,如果没有建构环卫组织,是很难改变的。如公共垃圾桶,朱仁斌自己先拿出8.5万元,带领村委一班人从借款购买分发垃圾桶、清扫村内道路开始,聘任保洁员,清理村内河道,开始逐步实施环境整治,使鲁家村迈向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到2014年年底安吉县全县187个行政村卫生评比,鲁家村逆袭成为全县第一名。鲁家村生态宜居的优美环境,成为乡村振兴的保障和基础。

四、治理有效和乡风文明是乡村腾飞的两翼

乡村治理有效,一要靠坚强有力的党组织领导,二要依靠“三治”融合,发挥乡风文明的积极效应。鲁家村的乡村振兴之路,首先是在党的基层组织中,选出了致富带头能人朱仁斌。朱仁斌原是党培养多年成长起来的致富能人,在外经商多年的他,当选担任村支书后,迅速投入工作。朱仁斌采取多种方法筹资:盘活土地资源筹措500多万元,召集乡贤捐款获得300万元,积极申报争取上级支持项目,获得美丽乡村建设补助金和各项涉农项目资金600万元。在发展缺资金的最困难时期,朱仁斌以个人名义为村集体担保借款,甚至个人垫资先拿出60余万元。现在鲁家村通过规划发展,已经建立起规模较大的田园综合体,走在乡村振兴的前列。

乡风文明、充分发挥“三治融合”是鲁家村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依托。自治、德治、法治在农村效力,体现在自治建设提升社会治理“内生力”,通过基层群众组织、社会组织、各行各业和公民个人进行自我管理、教育、服务等;法治建设提升社会治理“硬实力”,运用法治理念、思维和方式解决乡村矛盾和各类问题;德治建设提升社会治理“软实力”,发挥村规民约的作用,乡风文明建设,增强道德在规范社会行为、调节利益关系、解决社会问题中的作用。

在田园综合体建设中,鲁家村也特别重视把农业文化体现在景区建设中。回归乡村的传统和本真,就需要不仅仅停留在浮光掠影的乡村原野风光。鲁家村对自身的乡土文化和民俗做了深度的挖掘和开发,展示了木艺文化、红妆文化等特色文化内容,还打造了万竹、蔬菜、果园、葡萄、高山、蝴蝶(野猪)等等特色化的主题农场项目。让游客既能够看到原始的乡村风貌,也能体验真实的乡村生活。而一辆小火车,连接了村里18家差异化发展的家庭农场,马路边设置了24个碑亭,每个碑亭以24个节气的名字命名,并且详细介绍每个节气对于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的意义。代表着工业文明的火车疾驶而过,路边依旧保留着24节气——中国农业文明的痕迹。这种文化的交相融汇,充分体现了乡村在留住乡愁、记住历史、走向未来的意蕴。

五、提升素养、实现农民增收是乡村振兴的根本

充分激活农村要素资源,提高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富裕程度,是乡村振兴的根本。鲁家村在发展进程中,非常关注农民权益,将农民集体转化身份为股民,以股份制方式参与资本开发建设农庄,保障了农民长期的经济收入。

提高农民收入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为什么农民收入不高?除了农业农村产业特性的原因之外,还有农民文化素质和知识结构、信息渠道不畅、生产要素制约等等许多因素。因此,要提高农民收入,必须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找准问题症结,是实现乡村振兴中要牢牢把握的根本问题。中国绝不能出现拉美式的贫民窟和巨大的贫富分化。鲁家村不仅在发展模式上充分考虑到了村民的权益,还积极为农民的文化素质提升和改变知识结构而努力。20188月,村委出资兴建的鲁家村两山学院正式开班,首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家开发银行联合举办的脱贫攻坚领导干部培训班100多人,在这里接受了培训。同时,这些学员也为鲁家村带来了外部世界的更多精彩信息。两山学院是田园鲁家田园综合体核心项目之一,项目总投资约1200万元,占地面积2400平方米,含会议室、展示厅、贵宾接待室、多功能室、茶歇间、序厅等功能区,最大的多功能厅可容纳200余人同时学习。这里既是外来参观学习者考察求知的地方,也是农民学习提高自身文化素质的学校。两山学院与浙江省委党校、湖州市委党校合作,借助省市委党校的师资力量,充实了课程深度和内容。村里还组建了一支草根讲师团。讲师团成员既包括了县内有关部门专业领域的专家,也有鲁家村的村干部,课程内容更加接地气。课程内容除了专业理论知识,也涉及乡村旅游发展、村级项目申报、台账管理等等方面。两山学院既接待外来的参观学习的游客团队,也对本村的农民进行能力知识业务的培训,正在悄悄地改变着村民的文化知识结构。

富裕起来的鲁家村还投资兴建了党员使命教育馆,寓意牢记使命,不忘初心。党员使命教育馆位于鲁家村旅游集散中心,核心馆区约300平方米,展示内容有使命起航、使命聚力、使命传承三大部分,详细介绍了鲁家村在安吉县美丽乡村的建设情况、生态战略的实施以及鲁家村发展历程,以及乡村振兴的未来发展规划。不断强化党员先锋带头作用和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领导作用,突出抓好改变农民知识结构、增加收入富裕起来这个根本,鲁家村再次走在了前列。

鲁家村的乡村振兴实践表明,新时代农村这片广阔天地,同样大有可为。

(作者单位:中共湖州市委党校)

【责任编辑:长弓】

社科

最新期刊

第四期

江南论坛期刊2024年

在线预览

电话:0510—80908055  0510-80908053   邮编:214000   地址:无锡市滨湖区雪浪街道南象山路2号
备案号:苏ICP备12063891号-1 推荐使用IE9及以上浏览器 技术支持:无锡跨度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0510-85749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