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南论坛 》欢迎您!   2024-04-25 星期四   加入收藏 | 设为主页 联系电话:0510—80908055
新时代新发展 首页 >

思想大解放引领发展高质量

作者:彭 雷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882   发布日期:2018-12-17

今年4月底,江苏全省党委中心组举行学习会,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思想进行学习交流。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强调,要动员全省上下兴起思想大解放的热潮,以思想的大解放引领发展高质量,为加快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而不懈奋斗。

解放思想是指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用发展变化的观点创造性地改造客观世界。思想指导行动,思路决定出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进程就是一个不断解放思想的过程。改革开放40年来,江苏紧紧把握每一次发展机遇,积极应对各种严峻挑战,把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与优秀厚重的人文传统结合起来,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思想大解放,推动改革大突破,促进经济大发展,实现社会大进步。

思想大解放的历史前提

纵观江苏40年风雨历程,主要经历了四次思想大解放:

第一次思想大解放,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当时,如何冲破两个凡是的思想束缚,尽快把全党工作中心转移到正确的轨道上来,是摆在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面前的一个棘手问题。1978511日,《光明日报》头版发表了以江苏学者胡福明为主要作者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掀起了一场全国性的真理标准大讨论,拉开了全国思想大解放的序幕。真理标准的确立,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恢复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人们的思想从长期的禁锢和教条主义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江苏也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春天,苏南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冲破了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迈出了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步伐;苏北激活改革基因,实行“包产到户”向贫穷宣战,“江苏农村改革第一村”——泗洪县上塘镇垫湖村,在全省率先揭开农村大包干的序幕。这次思想大解放推动了生产力解放,全省实现了由农业经济向工业化迈进的历史性转变。

第二次思想大解放,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在党的十四大精神指引下,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针对长期以来把市场经济看成是资本主义特有经济形式的观念,中国突破性地选择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创新理念, 打破了姓的思想束缚,从此中国的经济体制由之前的计划经济逐步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阶段,江苏经历了由市场调节为主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放型经济发展取得突破,实现了由两头在外到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这次思想大解放推动了工业化和经济市场化、国际化进程。

第三次思想大解放,始于上世纪90年代末。党的十五大把放手发展民营经济摆在更加突出位置,鼓励民众创业,探索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推进国有企业、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调整完善所有制结构,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江苏经济呈外资、国资、民资三足鼎立之势。这次思想大解放推动了苏南模式的创新,促进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完善,同时涌现出华西经验、张家港精神、昆山之路等一批先进典型,开创了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

第四次思想大解放,始于新世纪之初。如果说前三次思想大解放主要解决“要不要发展”“能不能改革”的问题,这次思想大解放就是把“如何发展”“怎样创新”作为重点,根据发展阶段的新变化,着力解决发展中思想观念、体制机制等方面的突出问题。江苏省委、省政府坚定不移地调结构、抓创新、促转型,加快“三个转变”,即发展动力由依靠投资、出口向创新驱动转变,增长方式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化发展转变,发展格局由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发展一体化转变。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江苏不仅经受住了考验,而且赢得了新的发展机遇,综合竞争力显著增强,经济社会发展释放出新的活力。

可以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革故鼎新、开放包容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精神,塑造了一个时代,构成改革开放这个时代的哲学精神。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原理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在改革开放实践中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些思想理论创新,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境界,指引“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

思想大解放的时代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因循守旧没有出路,畏缩不前坐失良机。改革开放的过程就是思想解放的过程,没有思想大解放,就不会有改革大突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思想大解放的根本遵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中始终坚持解放思想,着力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继续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践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在中国改革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不松懈、不停步,随时倾听基层呼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以强烈的使命意识和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不断解放思想,把改革引向深入,引向新的起点。

辨证唯物主义认为,存在决定意识,意识对存在具有能动作用,通过把握客观存在事物的规律性和内在联系,指导我们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娄勤俭同志指出,当前最大的问题是一些同志头脑中的惯性思维和路径依赖仍在持续,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就是要学习新思想,突破旧思维,步入新境界,以新思想定向领航,从新思想中寻策问道。我们光埋头拉车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新思想、新判断,把党的创新理论成果作为行动指南,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就是要从国情、省情的深刻变化出发,立足现实突破发展老定式,放眼未来打好战略主动仗,对比分析,找差寻误,从发展短板中找出问题,以问题为导向,解放思想,有的放矢。目前,苏南苏北区域发展不平衡、产学研用不融合、企业核心竞争力不过硬、生态环境不达标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江苏建设发展。推动发展高质量,亟需我们着力破解这些难题。一方面,解放思想要立足现实、以我为主,改造我们自己的主观世界,提高自身的觉悟和素质,使思想观念冲破旧势力的禁锢和束缚,把主观世界的思维意识与变化了的客观实际结合起来,破除传统观念、习惯做法、路径依赖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解放思想不能坐而论道、纸上谈兵,要始终坚持实践指向,由思想层面向实践层面延伸,最终目的是着力研究解决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深层次问题,聚焦制约“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的主要方面和重点领域,把准脉、开好方,拿出实际举措,将蓝图变为现实。

江苏一直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1984年,南通、连云港获批国家首批经济技术开发区,自此开始,江苏人民以敢为人先的智慧和勇气,在全国率先探路,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叫得响的江苏首创40年来,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在2018年县域经济100强榜单上,江苏包揽了前四名,更是以25个上榜城市,独占榜单四分之一。40年间,无论是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还是外向型经济迅猛发展,无论是民营经济不断壮大还是创新型经济蓬勃兴起,每一次重大转型跨越都首先得益于思想的大解放。江苏的过去,是在解放思想中不断奋进的;江苏的未来,也必然在解放思想中砥砺前行。江苏省委之所以决定在全省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就是要通过思想的大解放,推进改革再深入、实践再创新、工作再抓实,为“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凝聚磅礴的精神力量。

思想大解放的现实路径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江苏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新境界,全省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娄勤俭同志多次强调,要在经济发展、改革开放、城乡建设、文化建设、生态环境、人民生活六个方面实现高质量发展。这是推动江苏实现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跨越的新目标,也是今后一段时期内江苏各项工作的指南针和风向标。

年初以来,江苏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围绕打好三大攻坚战,加快改革步伐,经济运行稳中向好,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对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举措有了更为系统的谋划。苏州市聚焦“经济高质量运行、社会高品位发展”,无锡市聚焦产业强市等七个方面工作,南通市争当“一个龙头、三个先锋”,泰州市跳出“城河思维”、跨过“长江天堑”、激活“大海基因”,盐城市聚焦更好接轨上海、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连云港市聚焦“高质发展、后发先至”……全省各个地市都进一步深化细化了工作重点和思路举措。在各项事业取得新的成就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结构性深层次问题。

从经济发展来看,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投资需求放缓,金融和经济循环不畅,“结构不优”“发展粗放”问题突出。江苏制造业的总产值约占全国的1/8,全球的3%,总体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比重偏低,重化工业比重居高不下,外贸出口缺少新的支撑,等等,这些问题长期存在、日益突出。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尽快腾笼换鸟,以亩产、绿色、环保论英雄,为优质资源创造空间。把生产性服务业作为主攻方向,既要做好面向本地企业的江苏服务,也要提升面向国际市场的全球定位。加快两化融合步伐,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在产业布局时,要尽可能地围绕重点打造制造业集群,从现代物流、工业设计、金融服务、知识产权保护等各个方面,科学设计,务实推进。

从自主创新来看,江苏是工业大省,工业门类齐全,企业数量众多,体量大、实力强。但是,也要清醒地看到,江苏对外技术依存度约占60%左右,自主创新力量薄弱,许多关键技术、关键设备主要靠引进,省内企业有高原没有高峰,缺乏具有引领性、地标性的国内外著名企业,拥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产品很少。富民强省,科技是先导,创新是驱动。要解决这些问题,关键是建设好自主可控的制造业体系,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在源头上激活科研院所的创造力,注重培养吸纳尖端科技人才。着力构建知识产权优势,通过品牌连锁、跨国兼并等方式,提高品牌价值和市场占有率,鼓励企业在核心技术领域加大海外PCT专利布局(PCT是专利合作条约的缩写)。提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外销产品比重,降低来料加工、来件组装等低端产业链的比重。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和质量,在对外开放中做好吸收、引进、集成。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抓好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培育,创造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产品。

从生态环境来看,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土地大面积开发建设,人口向城市集中,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经济增长方式没有从根本上转变,治理的进度赶不上污染的速度,生态系统退化、重点水域变质、雾霾天气增多、大气污染严重,全省生态资源形势严峻,环境治理迫在眉睫。建设生态文明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道路。要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从源头上减少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严格控制高能耗、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淘汰落后产能。严格实行环保和节能准入制度,将环境影响作为建设项目审批、核准的前提条件。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着力打造新能源设备制造、技术研发、开发应用基地。

从社会民生来看,教育、科研、就业、医疗、养老等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痛点”。江苏高校、科研院所虽多,但形成合力并不强。苏南地区产能过剩,供过于求,资源浪费,产业和劳动者素质亟待提升。苏北地区城乡收入差距仍然很大,相对贫困问题依旧突出,脱贫攻坚还面临许多难啃的硬骨头,农民群众住房水平普遍不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推动产学研深度合作。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破除妨碍劳动力、人才社会性流动的体制机制弊端,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的就业。实施健康江苏战略,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为群众提供全方位健康服务。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建立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养老投入,因地制宜建设一批社区养老服务站。脱贫攻坚要吹糠见米,落实落地,做到责任到人、工作到户、效果到位。

从工作推进来看,各级各部门能聚焦发展短板,积极回应社会关切,着力解决事关老百姓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但不可否认,许多好的决策、政策,在落实中仍不同程度存在落地见效慢、程序环节多,甚至层层衰减等问题。一些地区的同志存在一好百好、盲目乐观的错误认识,有的基层主官在工作抓落实上还有“打折扣”现象。苦干实干是江苏优秀的人文传统,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在提振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上解放思想,切实加强各级班子建设,压紧压实工作责任,在全省上下营造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浓厚氛围。结合地域特点,落实好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更加有效地调动和保护干部的积极性创造性,让他们面对任务不畏难、不回避、不推卸,真正把解放思想的成效落在解决干部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上,增强内生动力,推动基层干部做改革的促进派、发展的实干家,形成激励担当作为的良性机制。

(作者单位:中共江苏省委研究室社会处)

【责任编辑:江民】

社科

最新期刊

第四期

江南论坛期刊2024年

在线预览

电话:0510—80908055  0510-80908053   邮编:214000   地址:无锡市滨湖区雪浪街道南象山路2号
备案号:苏ICP备12063891号-1 推荐使用IE9及以上浏览器 技术支持:无锡跨度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0510-85749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