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南论坛 》欢迎您!   2025-05-09 星期五   加入收藏 | 设为主页 联系电话:0510—80908055
卷首语 首页 >

弘扬“四千四万”精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实践

作者:本刊评论员   文章来源:本站   点击数:827   发布日期:2023-6-30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江苏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良的工商传统,“踏尽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历尽千难万险”的“四千四万”精神在这里孕育形成,发扬光大,成为推动苏南乃至江浙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

新时代弘扬“四千四万”精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实践。围绕这一主题,本期策划推出“四千四万”精神的研究文章。“四千四万”精神具有历史性,武力在《“四千四万”精神:中国式现代化中的农民贡献》中梳理了“四千四万”精神的内涵和形成原因,指出“四千四万”精神是我国农村经济持续改革发展的强大驱动力,也是高质量发展中砥砺前行的强大精神动力。“四千四万”精神具有传承性,王刚、王朝庆在《“四千四万”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苏南的生动实践》中,从哲学方法论的范畴阐述了“四千四万”精神具有超越时空的价值穿透力。“四千四万”精神具有实践性,杨大鹏、王凌聪在《“四千精神”引领浙江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探索》中指出,“四千精神”(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吃尽千辛万苦)形成和发展于浙江民营经济的探索与实践,在推动产业转型、企业创新、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创造力。四千四万”精神具有现实性,周海江在《红豆集团对“四千四万”精神的传承和弘扬》中总结了苏南乡镇民营企业代表红豆集团对“四千四万”精神的现实践行。“四千四万”精神具有时代性,梅亚萍的《新时代弘扬“四千四万”精神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一文,强调“四千四万”精神与“四敢”之时代要求、推进“四个走在前”之实践担当相互贯通。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四千四万”精神不断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与使命,新时代“四千四万”精神应运而生,即积极适应时代的“千变万化”,主动经受创新的“千锤万炼”,在发展的前沿展现“千姿万态”,在新的征程上奔腾“千军万马”。当今世界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机遇和挑战并存,必须充分认识并深入挖掘“四千四万”精神的时代价值,让中国式现代化在长三角乃至全国充分展现可观可感的现实图景。

社科

最新期刊

第四期

江南论坛期刊2025年

在线预览

电话:0510—80908055  0510-80908053   邮编:214000   地址:无锡市滨湖区雪浪街道南象山路2号
备案号:苏ICP备12063891号-1 推荐使用IE9及以上浏览器 技术支持:无锡跨度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0510-85749979